论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7 10:58 热度: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实践,主要从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投资效益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措施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对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费用严格控制在工程施工合同、计划施工成本之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支出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施工投入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至项目工程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投标报价、地质条件变化、合同信息管理、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等。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计划管理,杜绝工程施工返工情况的发生及其他损失浪费现象。
  为了取得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良好成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可采取以下有效管理措施,即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不仅是专业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施工管理人员都负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责任,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应该是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全员活动。因此,必须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计算施工计划成本,严格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明确各级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实际任务、职能分工、权责范围。
  组织措施要求编制工程造价控制计划、工程成本控制计划,认真做好事前控制、事中(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工作,确定详细合理的工作流程等。做好施工设备与材料采购安排计划,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与配置,合理安排使用有效资源。实行动态控制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和实际施工成本。加强施工计划的合理安排,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加强流水作业和工序衔接的计划安排和管理,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施工而造成窝工、施工机械使用效率降低及物资材料积压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增加施工成本。总之,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组织措施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具有合理适用的经营管理体制,完善的各种管理制度,稳定合理的工作秩序,才能取得较好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成效。
  工程造价控制的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种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运用得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工程造价控制的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降低工程造价、工程计划成本而采取的技术方面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工艺、施工方法,对施工用料进行比选,在满足工艺、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材料的代用,改变施工配合比等方法来降低材料消耗费用的支出;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类型、使用方案,降低使用费用的支出。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现场情况,合理组织材料采购供应与运输,降低施工用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积极采用技术上先进适用的,经济上又合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达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过程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纠正施工计划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利用技术措施是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关键,一是必须对同一问题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措施;二是对不同的技术方案措施要组织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人员,对技术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确保技术措施方案在技术上先进适用,施工上方便,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造价控制的经济措施
  采用经济措施控制工程造价是很多施工企业常用的方法,也是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管理措施。首先,施工合同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应编制投资使用、工程造价控制计划,确保分解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目标合理。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对不能利用合同条款转移的风险应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认真安排好投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开支。对于工程变更、设备、材料差价的可调部分要及时向业主或监理办理签证手续,及时结算工程进度款,按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采用经济手段,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对那些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奖励,以鼓励他们做好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工程造价控制的合同措施
  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合同的备案审查,审查其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是否一致。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企业对招标投标中的要约和承诺任意变更,私下签订价款结算办法、施工工期、供应材料范围等条款。这些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就是产生违约责任。所以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合同履约跟踪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巩固招标投标的成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以施工计划成本为标准,围绕如何降低工程成本造价这个目标,从预算合同收入和实际施工成本支出两个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利用合同措施搞好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贯穿于整个合同期,包括从中标后开始进行合同谈判到施工合同标的完成终结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在合同谈判中,要争取选用适用于工程规模、性质及特点的合同模式;在合同条款中应仔细分析、考虑一切能影响工程造价变动,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要利用或增加合同附加条款,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通过合同条款的方式,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不利风险因素转移。在合同履行期间,要加强对合同和相关工程建设合同及信息的管理,认真执行合同条款,在防止被合同对方索赔的同时,应对对方执行合同条款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找合同索赔机会的出现。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并按计划目标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合同文件和计划成本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因此,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标准、责任制度及考核等。只有做好以上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才能有效地使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及成本,取得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五、工程造价控制的其它管理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的其它管理措施主要有工程变更管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等。在施工阶段,除了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有效的工程造价主要控制措施以外,施工企业还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涉及工程变更的事项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生工程变更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些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较大的影响。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图纸)变更、工期计划变更、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不管出现上述任何一项变更,都会使得工程量、工期、工程成本造价发生变化,从而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与复杂,弄得不好,必然会影响到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个成果,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变更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应通过对工程变更当中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分析,随时掌握工程变更的情况,包括对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工程量变化,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变更或因变更可能带来的工程索赔数额,对工程控制造价带来的相关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做好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工程成本造价,达到既定的目标,即在造价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提高施工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并按计划目标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合同文件和计划成本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因此,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标准、责任制度及考核等。只有做好以上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才能有效地使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及成本,取得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论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23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