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23 09:30 热度: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建筑施工领域,建筑施工管理的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供业界探索、研究。

  关键词:施工管理体系,建立,运行

  众所周知,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工程。施工管理从微观上看是针,对施工过程而言,对整个施工过程各方面作到有效控制的活动。其目的是高效率的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使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自身体会,提出自己粗浅意见,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在建筑施工领域,各企业管理体系呈多元化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呈多元化,多态势发展。随着企业成立的历史条件。组织框架,经营理念不同,采取了多种管理模式。市场经济、地域因素、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因素等也影响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行业指导意见等,大部分企业也经历了多项改革,适用于企业在市场环境竞争的管理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国家政策在体系建立中起了推手作用。如国退民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等。对企业所有制形成、企业各项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组织结构层面看,扁平式、矩阵式管理模式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层、决策层分离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体系。历史上看,企业经历了全面质量管理,鲁布革经验引出项目管理,加入世贸后引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阶段,在企业管理体系总也烙下了很深的印记。

  二、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1、管理体系建立的首要原则是适用性。

  无论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必须适用于本企业并能有效运行。企业生存于大的社会环境中,只有适应社会发展,企业才能生存有发展,内部环境看,每个企业中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层次不一,只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系才能有效运行,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对体系进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因素,不同阶段企业追求的目标不同,配合企业中短期的发展目标,适时调整体系,使其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企业提升实力。

  3、管理体系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一手段

  管理体系只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手段,它和企业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是企业战略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说明企业在各个方面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通过运行体系,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管理体系的组成

  根据施工企业和项目的特点,管理体系一般有以下系统组成

  1、技术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3、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4、成本控制体系

  5、进度控制体系

  6、合同管理体系

  四、管理体系的运行

  管理体系的运行体现在企业各个层面,从决策层提出战略目标,经营层提出管理体系到执行层运行体系。涉及企业全方位,可以说是全员的行动准则。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各个工程项目是体系运行有效与否的真实验证。本文以项目为例,提出几个关注点,供大家参考

  1、技术方面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等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对一些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近期屡屡更新的各种规范标准看,从设计规范看含钢量更替的很快,必然给施工环节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高、大、难精尖工程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施工企业出了很多课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集中优势力量,预见性地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增加技术储备。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同类部位的工程做法,针对某些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企业自身特色的作业指导书、工法等,积累经验,持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2、质量方面

  搞好工程质量的前提是在承接每一项工程项目时,针对项目特点,在技术支持满足的条件下,做好质量策划,突出项目特点和质量亮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项目内部“三检制”和重点部位由企业组织的分部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随之对完成效果好坏要采取经济措施、奖优罚劣,充分和监理单位、建设方、行政主管部门一起齐抓共管,充分沟通。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在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3、安全方面

  以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主导方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有预见的编制工程遇到的问题的专项方案,并按照相关要求需专家论证的通过专家论证。对于项目中易出现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按照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减少甚至杜绝事故发生。

  4、成本控制

  企业的特性是追求施工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中心在项目,因此成本控制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成本控制的内容很多,牵涉面很广。从时间上可以分为投标阶段及合同执行、施工过程、竣工,结算三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控制重点有所不同,投标中标价及合同签订阶段,相关人员要测算分析,提出计划利润,施工过程中要抓住先算后干,干了再算,两个数据,分析对比,杜绝过程中的损失。竣工结算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避免丢项拉项,保证干了的项目包括签证变更等不遗漏,能全部要回来。

  5、进度控制

  项目开工时,项目有关人员应认真按照合同,编制总控计划,根据总控计划和里程碑事件,分解总控计划为月旬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安排组织人员、机械、材料各分项计划。这样就可以便于施工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施情况检验对比实际和原计划的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解决问题,减少误差。进度控制就可以满足要求。

  6、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内容包括建设方和承包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也包括承包方和分包方、供应商、劳务队伍等签订的合同,是合同双方履行的依据。要有专人管理,依据合同,有理有据的要求对方履行合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工程管理的过程就是签订各种合同并按合同履行的过程。这就充分体现了合同的重要性。合同管理除专人负责外,项目和企业要针对合同的重要性与否建立不同级别的会签制度,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漏洞。

  总之,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要根据企业实际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并运行,形式多种多样,关注的焦点也各有不同,只有几个子系统协调联动,才能使工程项目有序进行。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及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前进。

文章标题:浅谈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575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