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策略分析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6 08:58 热度: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和多元内容的体系,施工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标准、操作是否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是否严格和全面,企业是否有创优和评优的竞争文化都对建筑工程的质管理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验收以及创优和评优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键策略

  创优是企业树立信誉、占领市场的途径之一,评优标准是为了鼓励企业创造优质工程。每项工程是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评优的标准不能单纯以一个指标来界定必须通过验收对设计、土建、装修等进行专项评优或评优要与工程质量等级区别开来。工程质量的等级是与工程投资、工程功能要求相联系的,因此在合同中就应将工程质量等级具体的要求标注出来,而不是工程竣工以后才来确定质量的等级,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1]。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如同比赛规则,保证公证、各方利益不受到损害;施工工艺标准如同教案,是参赛队取胜的法宝,也是比赛是否精彩的决定因素;评优标准是观众对参赛队表现的鼓励。“施工管理”、“质量验收”和“创优评优”与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评价三大体系相呼应。“施工工艺”是指导企业具体操作的,与质量保证体系相呼应;“施工质量验收”是有关各方实施监督验收的依据,与质量监督体系相呼应;“评优”是社会中介机构对工程评定优质工程的准绳,与质量评定体系相呼应。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及质量验收的相关体系并鼓励企业积极创优争优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策略。

  一、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

  施工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管理等涉及施工过程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严肃对待。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分析,整个质量控制可分为管理工作质量控制、政治工作质量控制、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控制四个方面。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工程的施工组织和协调,有效调动施工部门、施工人员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政治工作质量则主要是做好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心理培训和质量重于一切的工作理念,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工作[2]。技术工作则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科学论证,严格把关,做工工艺流程化、系统化和标准化。后勤工作则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以及人员的后勤生活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必须具有满足下道工序相应要求的质量标准,工序质量决定工程质量。从工程质量目标可分解为人员、材料、机械、工艺和环境五要素。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项目施工程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控制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

  对工程质量问题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主动的对事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要素进行控制和消除。要构建起涉及所有工程人员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严格落实项目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监理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目标。

  二、质量验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工具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两个方面。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认项目能否投人使用的重要步骤。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个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往往是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要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所引起,必须对质量问题的特征表现,以及其在施工中和使用中所处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就是要全面检验这些产品特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用户使用的条件。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就是要对建筑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严格和细致的检验。对建筑的结构功能、使用功能、美观功能进行适用性检验。对工程的使用寿命进行综合评估。检验建筑在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人民防空的抗辐射、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达到特定的要求。对建筑在使用上的可靠性做出检验,如工程的防水隔热、恒温恒湿措施、工业生产用的管道防“跑、冒、滴、漏”等。此外还要综合评估建筑工程的经济性指标是否满足,包括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采购(材料、设备)、施工、配套设施等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和工程使用阶段的能耗、水耗、维护、保养乃至改建更新的使用维修费用[3]。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工程在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个方面是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达到最优。

  工程质量问题是由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工程质量缺陷引起,在任何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在验收中出现不合格项或质量问题往往难以避免。当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判断其严重程度。对可以通过返修或返工弥补的质量问题可签发《监理通知》,责成施工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原因分析是确定处理措施方案的基础,正确的处理来源于对原因的正确判断。只有对调查提供的充分的资料、数据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后,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找出质量问题的真正起源点。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应以原因分析为基础,如果某些问题一时认识不清,且一时不致产生严重恶化,可以继续进行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和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找出起源点,方可确认处理方案,避免急于求成造成反复处理的不良后果。

  三、创优评优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手段

  创优评优旨在宣传和落实国家的行业政策及质量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务实、创新转变施工理念。通过创优评优倡导工程项目的系统性管理,建立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科学和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和谐行业相关方的关系。

  创优和评优的主体内容就是要从保证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评审,表彰参与建设的工程建设企业。从政策、工程项目、企业管理层面引导企业务实、创新进行质量管理。务实和创新是关键。务实就是基于客观事实,满足不同业主,不同工程和投资差民对工程技术和质量的差异化诉求,落实合同条款,使为主满意度最大化[4]。创新是一个多元化的内容体系,管理、技术、工艺和经营等各方面都可以做为创新的内容。追求创新就是要通过革新技术,管理等,从而达到效率最高,效益最好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合同内容实施有效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累能力。

  对于参与创优和评优的企业就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要求策划和管理工程质量[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有效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投资、质量和效益最佳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为了创优和评优修饰工程施工质量。在创优和评优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能回避。而且不能仅从施工质量找原因,而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强调各工程建设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金.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2] 程景瑞.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在QTC学院比邻楼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 郝晓鹏.面向建筑工程质量的进度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 李宗录,朱世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7):66.

  [5] 郭正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104.

文章标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策略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55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