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探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4 09:36 热度:

  摘 要:建筑施工是一个比较容易群死群伤的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持续发展必须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是一个比较容易群死群伤的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持续发展必须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风险控制与风险评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消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害健康的危险源,使全体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实现降低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风险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复杂、庞大的特点,建筑施工项目正朝向环保化、综合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机械化等现代化方向发展,施工单位从参加招投标与签约、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到竣工交付使用,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风险,如政策性的风险、可预料的风险以及其他类型的风险等。

  风险也就是将来可能发生,但是不在计划内或不期望发生的事件。风险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损失和不确定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一般包括人们的非正常行为、外界的干扰、事件的偶然性,为消除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风险的代价,二者权衡的结果,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差距而造成。有学者研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人才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资金风险、标准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

  一些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进行风险分析,也就是一种特殊的规划方式。对于任何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可以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也应当做好最坏的准备。因此,面对风险管理低下和险恶的风险环境,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风险知识培训,强化风险意识。

  2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责任不明确,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相关文件、规范、法规、法律等了解较少,也没有把一些信息进行及时传达,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建筑施工的安全重要性,从而导致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的一些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从而很容易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也没有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制定了一些风险管理措施,但是也只是一些建筑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明确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只是分布于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风险管理,忽视施工技术管理,仅仅是注重业务量。

  2.2 风险管理机制还需要完善

  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风险管理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位,在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没有考虑风险管理部门职能,缺乏专职人员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机制还有待健全,造成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较差,增加了企业的运行风险。

  2.3 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已经颁布很多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已经初步构建了劳动保护、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体系,对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缺少建筑施工安全保险实施细则、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监督管理措施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手段落后,监管力度不够,资金不落实,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4 安全防护设备有待于提高,施工方案不合理缺乏针对性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也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一些建筑施工项目,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管理结构混乱,施工现场组织混乱,缺乏必要的蓝图和计划书,专业施工方案缺乏针对性,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不合理。一些典型的弊端例如悬挑架未按设计要求搭设,结点设置无详细图纸,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安全防护设施一方面设施简陋,没有真正起到防护作用,另一方面设置不齐全或没有按照规定设置。个人的安全防护服装、防滑鞋等设备质量低劣和严重不足。

  3 加强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应当采取的一些对策

  3.1 建立和健全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已相继颁布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规、法律,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提高了建筑企业施工水平。但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不断的发展,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相关的法规、法律及制度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主要是针对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工程担保制度和工程保险制度。要研究合理的工程保险收费标准、工程费用计入办法。

  3.2 做好内部合同管理

  在合同签订以前应当掌握和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合同文本、认真研究条款,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避免存在损害自身利益条款存在,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风险责任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归类为时效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等。例如业主利用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和有利的竞争地位,把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承包人。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要善于在合同中转移风险和限制风险。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采用施工合同批准权、审查权、洽谈权三权相互制约,相对独立的方法,尽量避免合同中的漏洞。对于分包商、劳务层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仔细,注意将双方的利、权、责交代清楚,尽可能地约束各自的行为,有必要时将违约金、罚款写入合同。对于遇到的质量劣、量不足的情况,向对方索赔,扣压货款。对于设备、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纠纷处理、违约罚款、交货日期付款方式、包装、价格、数量的协定。

  3.3 选择风险管理工具,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对冲就是承担多个风险或引入多个风险因素,采取各种手段,使风险的影响相互抵消,使风险能够相互对冲;风险控制就是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环境、动因等,来达到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风险补偿就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偿;风险转换也就是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风险程度降低;风险转移也就是通过签订合同把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不再直接承受风险;风险规避也就是退出、停止或回避蕴含较大风险的环境或行为,从而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风险承担也就是为了换取收益机会,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接受,承担风险后果。

  3.4 规范劳动保护,严格施工方案预控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也是规范管理和工程项目有序施工的基本依据,要把好三个方面的关口:一是前期现场调查论证关。二是认真落实技术领先的基本原则。三是严格执行审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要制定过程优化管理和现场执行方案,确保每一个细节、每道工序都能留下方案预控记录,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点都能严格按方案实施预控,从而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对临边、洞口作业应规定由专人负责检查与搭设,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安全可靠。对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细心保养,及时的向施工人员发放清洁有效的、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设立专人来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永录.浅析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5).

  [2]吴秀国.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3]何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文章标题: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552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