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资源,而且也能实现对资源的利用及再生。本文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探讨土木工程在材料和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资源节约,施工控制
一、可持续发展与土木工程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作为一种资源管理理念,最初只应用于生态学领域,如渔业和林业。其主要内涵是,在有限的全部资源里,仅对其中的部分资源加以收获利用,对剩下的资源加以保护,然后通过新生资源对原来收获利用的资源加以补充,以确保资源不受到破坏。这此基础上也衍生出可持续发展产量这一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得到极大延伸,并可被应用于土木工程之中。为实现土木工程中的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我们可以从土木工程的原料及施工控制等两个方面来研究探索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原料的可持续利用
土木工程中原料的正确选择使用对于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原料的选用要遵循选用生态建材这一根本原则。生态建材不仅可以达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而且还能保证更好的使用性能。
举例来说,由于地震对土木工程建筑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考虑建材的抗震性、结构跨越及高层稳定性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迫使土木工程建设钢材向着专业化、低屈服点、极厚化、高强度等方向发展。为提高钢材弹塑性,更多的吸收地震时的震动能量,SN系列钢材应运而生。与传统的5S、SM钢材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收缩率、屈服比。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通常需要高强度钢材,传统方法是在添加碳元素当量,但是这会造成焊接性能的降低。为克服这一问题,基于造船钢材生产技术开发的TMCP钢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高强度稳定性及焊接性能,还可以保证焊接箱型断面柱的焊接要求,这种钢材广泛的应用于大于40毫米的钢板上。
另一种应用最为普遍的生态建材是高性能混凝土。这中高性能混凝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才被人们所发现,虽然传统的混凝土在考虑加强强度的同时,耐久性、抗冻融、抗渗漏等性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施工环境的要求不断加大,传统的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环境恶劣、施工困难的工程中,混凝土除了要具备高强度之外,还必须具备恶劣环境下寿命长、体积稳定性好、工作性能优良的特点。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必然性。
2、施工阶段中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是施工准备阶段,二是施工进行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为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获得施工准许的法律文件及依据,对施工将用到的原材料的调查及检验工作,对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考察及施工条件的确认工作,掌握完整的施工流程及关键点、统筹安排施工现场、设备、人员、资金、物流、技术等资源,保证一切就位,同时应该对施工进行阶段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及风险做好评估及预测,做好应对措施方案。
施工进行阶段:施工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根据冻结的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有序的开展施工工作。在施工进行阶段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及预期计划,要对施工的质量、成本、工程进度进行不断跟踪,对偏离施工计划及质量不达标的项目要进行及时反馈纠正,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交付使用。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由承包商和设计单位对施工场地内自然存在的构建物、文化特征、自然风貌进行识别,然后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对这些自然存在的特征进行保留,不予以破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为做到上述要求,合理的可持续的场地设计必不可少。承包商应该根据设计单位对施工场地使用方法的具体要求,再基于自己的工程经验,有效结合制定出满足设计单位要求,并且尽可能破坏场地规划的施工方案,方案中应该明确以下内容:施工场地中必须保护的植被区域或者构建特征、如何进行这些保护的措施方案、基于满足经济、设计、施工的条件下,如何避免破坏规定的区域、如何最优化的安置施工设备及施工管线等。为做到施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①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为控制水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我们可以使用流量较小的设备来控制水资源,在施工场地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实现废水资源的再利用及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
② 避免电能的浪费。施工中对电能进行监测利用率,通过安装声控或光孔照明工具或者节能灯具实现对电能的控制,以减少成本。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来进行控制。
③ 合理控制原料的控制。为降低施工所需原料的库存成本、周转人工成本及降低原料在周转中的消耗率,必须对采购、仓库保管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以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及库存时间。
④ 注重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利用。这是施工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原料中尽量是可再生的或者是含有可再生成分,这样可以不仅减小了对资源的破坏,而且可以将可回收部分回收再利用。二是提高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比如,可以在施工场地内建立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系统,通过对可拆卸的原料进行分解,保留可利用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所需原料的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因处理废料而带来的费用。
结语:
土木工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施工所需的原料生产使用、施工作业、报废拆除等各个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作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大力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不断进步,本文在基于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上,探讨了如何在材料及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白延涛. 土木工程建筑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J]. 科技风, 2009(21): 89.
[2] 黎飞雄. 探讨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前景[J]. 科技信息, 2010(17):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