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质量管理问题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3 10:41 热度: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工序配合复杂、机械化程度高,其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难度也明显高于一般多层建筑。在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人、机械设备、材料、方法四方面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思路,以保证高层建筑产品的形成过程全面处于受控状态。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1年,我国建筑行业产值由5880亿元增长至117734亿元。其中高层建筑(含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并已成为当前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其他多层建筑施工相比较,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工序配合复杂、机械化程度高、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及安全防护要求严等明显特征,对安全生产及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这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坚持关注与落实的重要问题。

  1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1.1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的自身特征和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首先,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建筑特征,其施工过程中必然存在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具体表现为:

  一是高层建筑作业高,大量的施工作业是在5O米以上的高空进行的,这与普通建筑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也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二是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垂直空间内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交叉作业极易引起伤亡事故。三是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一般都在2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3至4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如高层建筑电缆磨破发生火灾,脚手架倒塌等等,都会成为诱发施工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其次,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经验日益丰富,安全设施配置不断强化,但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诸多潜在安全管理漏洞亟待整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高层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存在人员缺编、缺少经费来源,或建筑安全管理机构被撤销、合并等问题,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落实不到位,以致多数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自我防护能力极差。二是高层建筑施工承包单位较多,民工的流动较大,整体素质差,且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这也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三是建筑市场低价中标制度的施行导致施工单位间互相攀比,竞相压价,恶性循环,往往采取安全费用的方法,这种做法给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实施带来了重要隐患。

  1.2 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要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尤其需要注意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1)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严格审核用工手续、上岗资格证明,按照安全教育计划大纲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2)明确安全施工的承诺与目标,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网络。

  (3)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巡查工地,检查安全防范措施与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落实到位情况,对安全隐患要及时指正,限期整改。

  (4)依照工程进度,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提醒与督促相关单位注意安全防范设备设施的到位情况,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特别要注意应力支撑系统如井支架、脚手架的验收工作,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还需要依照安全计算的模式组织搭建,严禁发生违规操作行为。

  总体来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细节,激发与调动起施工队伍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促使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抓住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效益间的平衡点。

  2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思路

  任何控制活动都是有其特定目标取向的,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就必须将各种有关资源、业务活动等均纳入控制范畴。概括而言,就是人(man)、机械设备(machines)、材料(materia1s)、方法(methods),要使高层建筑产品的形成过程全面处于受控状态。

  2.1 人的控制措施

  重视“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引导全体职工形成质量责任感的企业价值观,明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其次,领导者的决策力、技术层的整体素质直至班组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都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特殊工种、关键工序操作者还需要持证上岗。对此,项目部引入竞争机制,把住用人关,让项目施工工序中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科学调度并依照人的因素最终实现质量目标。

  2.2 材料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物资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材料的采购验收制度,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符合工程需要。

  (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与高信誉度供应商保持稳定供货关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采购应严格执行《采购工作程序》,避免出现舞弊现象的发生。

  (2)严格进场材料验收程序,对采购文件资料中的质量、规格及申请计划进行验证,抽检进场材料的品种、计量、质量,自检完成后报监理单位验收,对需要送检的材料严格按照规格要求见证取样、送检。

  (3)进场材料要依照现场平面布置图存放,保证区域存放的整齐、牢固,避免出现进场材料库存品种、规格的混串。施工现场细料应注意在库房内的防护、保养,库房地面要依照建设规程进行防渗漏处理。

  2.3 机械管理措施

  高层建筑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远多于一般多层建筑,现场施工时必须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台账,操作处应悬挂操作规程牌、警示牌,严格执行“三定”规定(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督促操作班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尤其需要注意塔吊的基础施工和装卸,全面验收后才能准许塔吊投入使用,塔吊安全装置(包括力矩限制器、超高超重限位、吊钩防脱钩保险等)应测试确定其安全性和灵敏度。信号指挥工须专职负责信号指挥工作,并佩戴特殊标志;注意经常性检查吊索具使用情况,选择确定吊运路线,防止吊运过程中对建筑体构成损坏。

  2.4 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施工方案的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其中工序质量作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能否顺利达标也是影响到工程产品验收交付的关键问题。具体来说,在工序管理方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应当科学地设置质量预控点,严格质量检查和成品保护措施,通过获取准确详细的检验数据并加以比对,才能对关键工序或薄弱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和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

  (1)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各道工序或分项、分部工程应于施工前组织样板施工,由项目监理、质检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验收,达标后全面施工。关键工序的样板还应由项目部或公司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后才能施工,比如:人工挖孔桩工程质检就要对每根桩做好施工记录,预留混凝土试件并送样试验,确保挖孔桩施工偏差在正常范围内,桩身直D为+100、-40,垂直度容许偏差为l/200,桩中心位移偏差为D/20且<50mm。

  (2)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工序的连续性。其中,流水段划分就应当考虑到流水段物资、工程量的均衡程度,以及塔吊操作班组的工作效率,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配置数量、周转次数及日浇筑量。

  (3)严格检查制度。坚持自检、专检与交接检相结合的操作规程,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队专职质检员复核并提交自检单;在自检确定达标的基础上,由项目专业质检员与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复查,获取检验数据,确认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达标情况;最后再由上下工序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接验收,办理手续。

  (4)组织专人负责成品保护。项目部应统筹安排多作业面的工序执行情况,避免出现工序施工期间出现相互损坏或污染的现象;对于已完工的分项、分部工程,要严格执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护、包、盖、封”,由专人负责巡查保护。

  3 结语

  在逐步开放与发展的国内外建筑市场中,国家、区域对于建筑企业的保护必然会逐步弱化,高层建筑作为企业建筑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其建筑质量的优劣必然需要接受国际市场的评判。同时,能否形成一个持久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甚至超越建设方对于工程项目质量的预期要求,并将人本管理理念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相融合,这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向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样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赋予企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馨.浅析高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 ,2011(11).

  [2]李刚,辛可夫.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1(12).

  [3]陈瀛勋.高层建筑外整饰工程排栅脚手架施工方案及其安全管理[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09).

  [4]徐军.高层建筑钢管柱内C60高强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筑施工,2007(11).

  [5]朱学文.浅析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11).

文章标题: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质量管理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420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