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成因,然后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加强互联网、软件等信息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在计价方面,具有单件性、多次性(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工程预算、竣工结算)、方法的多样性及依据的复杂性等特征。二十一世纪,社会步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信息时代。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必将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
一、工程造价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成因。
(一)尚未形成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预结算上,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
(二)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至75%,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至25%。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于是有的结构设计过于保守,以至出现肥粱,胖柱,厚板;有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系数过大;有的漏项、错位等问题大量存在。
(三)施工阶段对设计变更的随意性过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四)监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现场签证问题多。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签证由施工单位填写,不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自动压价。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现场签证,施工现场的乱签证,扰乱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五)虚报工程造价,在结算时过高估算。
1、加大工程量。主要对单位造价高,计算复杂的项目。例如钢筋抽料,钢筋混凝土梁,外墙块料面层等。有的利用签证,多计工程量。
2、巧立名目,高套定额。①把定额中已综合考虑并包含在综合单价里的内容单独列项。例如:混凝土路面的定额单价中已包含了地基夯实的内容,有的施工单位又把夯实的台班单独列项计算;②把费率中包含的内容另外列项计算,例如,预算包干费已包含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有的又把雨季抽水费另计;③利用定额单价的换算抬高项目单价。
二、信息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已涵盖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领域。以传统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手段为例,多年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均有深切体会:早期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完全靠纸笔、计算器和定额本,从工程量的计算→手工套定额→工料分析→材料调价差→费用计算,整个程序必须花费较长时间,不仅计算量大,而且过程繁琐容易出差错。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应用不断深入,预算软件逐渐代替以往手工计算,但由于技术相对还不成熟,大多以Dos操作平台,人机交互极不方便,最终的报表形式也比较单一,不能随意变换格式。但应该肯定的是,计算机已逐步把人们从枯燥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并且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九十年代后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方面是计算机硬件以摩尔定律的速度高速发展,使个人拥有低价、高性能的电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配套软件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展,不仅预算软件的计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的用户界面也更友善,操作也更方便直观。一个熟练操作预算软件的专业人员可以把原先整个过程的工作缩短到一两个小时即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预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组合,以此来全面反映工程造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计算条件,提高了信息流通速度,推动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深入化和多样化。反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两者互相影响,互动发展。
三.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加强互联网的应用
无论是工程造价的控制,还是其他诸多方面的控制,归根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方便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的藩篱,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充分性得到了保证,同时,作为“中介人”,促使施工企业与相关部门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密切合作。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互联网整合无疑将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质的飞跃和发展。传统的计划式的管理模式将被变动的市场的新型模式所取代,实现工程造价的协同控制也将成为必然。固然,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做出以下的努力。
(一) 建立与完善相应专业网站。
1、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网。工程造价信息具体指的是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价格调动文件、造价报表、指标等影响工程造价的信息。目前,已有很多的地方政府建立了价格信息网,但其现状不太理想。突出表现有二:一是网页上的数据大多数是整张的固定数据卡片,没有可变性,只不过是把纸式文件放在了网上,并没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也没能起到快速查询、协助分析的功能;二是各地政府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信息的分类格式,缺乏统一口径,使用者很难通过互联网直接引用多家网站指标,更难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起统一的造价信息网,不但有利于使用者查询、分析和决策,更有利于国家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的管理与协调,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统一化、规模化、有序化。
2、建立和完善材料价格信息网。材料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预算和决算,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的许多材料价格信息网大多数只是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等大致情况,缺少价格和相应的可比较的参数,更谈不上材料质量等更详细的信息。
3、建立企业各级的工程信息网。施工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是很繁琐和必须的,而目前的会议、文件、电话等传统的方式很难达到随时互通的目的,建立相应的企业网站已迫在眉睫。首先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构筑起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到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计算机控制,其次,若有条件,则建立各项目的局域网,做到工程进度控制的信息化,同时与企业网站共同构筑沟通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让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为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铺平道路。
(二)加强信息网、软件间的相互整合。一是加强信息网与造价软件的整合。当前市场上的造价软件中所需的材料价格大多采用人工录入价格的形式。有的是整体的引入,有的则是一个个输入,大大影响了快速报价的进程,同时也不能及时与市场接轨,无形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信息网与造价软件的整合将消除这一矛盾,在造价软件中直接点击相应引入按钮,输入要引入信息所在地点的详细资料,即可随时得到相应材料的价格,若所引入的材料价格有所变动,软件中的预警系统将自动提醒操作者更新价格。这不但缩短了录入材料价格的时间,还达到了随时更新的目的。二是加强信息网与进度控制软件的整合。大家知道,工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在无形中又影响着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同时市场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着投入的成本和资源的分配,而这必将导致工程进度的变动。所以,工程项目现场的进度控制也应通过成本控制时刻反映着市场的变动。信息网与进度控制的整合也将成为必然。
固然,软件与信息网的整合比起信息网的建立有更大的难度,但这确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必将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而Internet的发展将使之缩短到最小,同时,各种网站的建立与发展也必将给传统的密集型的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为其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打好坚实的奠基。当然,工程造价的管理并非孤立的,它同时与合同、财务、材料等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站在各方面的立场上,做出全局性是思考与探索,才能在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彻底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两方面的实现:一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数据处理;二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和资源共享。今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必将更深层次地推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事业的发展。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