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尽地介绍了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几个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TU
1引言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技术原理和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对于建筑企业最大化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应重点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等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
2影响工程造价的几个问题
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2.1.1建设立项和报建报监问题。有的建设工程直至竣工验收也未办理建设立项和报建报监手续,有的边建设边办理手续。工程完工了,却办理不出竣工验收报告,建设产权不明,以致不能出售转让或用作银行抵押贷款凭证,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益。
2.1.2勘察和设计问题。有些建设工程基于种种原因,上马仓促,急于完工使用,结果造成勘察、设计达不到应有深度。
2.1.3招标和投标问题。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搞假招标,联手暗箱操作,这样出来的所谓中标造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1.4工程承包合同问题。有的工程项目合同格式过于简化,条款不严密,不规范,不完整。如工程范围比较笼统,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和费率不作详细约定,工期、质量、违约责任不清等。
2.2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2.2.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经建设单位审定的。它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关系到质量和工期,还将直接影响工程计价的合理性。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往往变化很大。但一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区别具体情况,均取自于电脑文本的雷同内容,缺乏针对现场实际的施工措施,最终是给工程造成损失。
2.2.2工程层层转包问题。这是建筑市场存在的最大通病。层层转包,管理费加码,给建筑承包商可乘之机,也是造成腐败的主要根塬之一。其结果是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造价也居高不下。
2.2.3监理单位管理上的问题。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不仅取决于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严格管理,较大的建设工程一般还委托监理单位以期进行有效的监督。但如果监理单位作风不正,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存在职业道德和技术业务水准不高的问题,为了个人的一些私欲和物质利益,对质量问题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两面讨好,甚至搞虚假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监理资料,这就有可能使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2.2.4建设单位管理上的问题。有些建设单位在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的同时,也派出自己的人员进行双重管理,这同样需要管理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准。假若缺少其中一方面,都会给工程带来损失。
2.3竣工验收结算阶段
2.3.1竣工验收把关问题。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国家和地方都制定有一套完整的验收标准,定性定量地分项查验。但有些工程的验收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敷衍了事。
2.3.2竣工结算资料问题。竣工图、结算书、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单是竣工结算中最为重要的资料。有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常常只在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而忽略把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中结算时,就容易导致竣工图的工程量和设计变更签证工程量重复计取。
2.3.3工程结算的计价问题。工程结算计价中,常会发生两种故意行为:一是高套取费标准。现行的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是根据单位工程的类别划分的。施工单位常常高套工程类别编制结算;二是高取材料市场价调整差价。
2.3.4工程造价咨询问题。工程竣工结算最后大多经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价。这里涉及造价咨询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问题。如果思想素质不过硬或业务水平不高,则会损害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或难以在结算审核过程中发现高估冒算并加以审减。
3工程造价控制的应对措施
针对前述影响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提出控制工程合理造价的对策和措施。
3.1重视建设工程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3.1.1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办理好规划用地手续。尤其是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整顿土地市场,搞建设项目更必须合规合法,不可先斩后奏,也不宜边建设边办理用地手续。另外,要及时办理好建设立项和报建报监等手续。
3.1.2要加强勘察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推行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内容、勘察设计范围和深度,以及质量要求等。要严格审查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杜绝无证设计和出卖图签的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以充分发挥和挖掘设计的技术经济潜力,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1.3要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增大招标投标的透明度,坚持严格优选施工单位的原则,严禁暗箱联手操作。
(4)要重视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注意条款的完整性。对争议较大的材料市场价调整和取费标准,在签合同时就给予明确,不留后遗症。
3.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
3.2.1要坚持按基建程序和规章办事。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加以认真、详细的审查,并履行申报和审批手续,以明确双方义务和责任。
3.2.2严禁建设单位的层层转包。要加大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严格建设程序和各项资料的审查手续。
3.2.3对建设工程监理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不仅从监理人员素质上,更要从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来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合法地进行。要实行隐蔽工程验收会签制度,杜绝掺假和漏洞。
3.2.4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要严格坚持对施工程序的有效监督。除了随时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严把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关外,对于施工图纸以外发生的工程内容,重点抓住对隐蔽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核,进行数量、质量的会签,以求隐蔽工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加强对竣工验收与结算审价的审核管理
3.3.1严把竣工验收关。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先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自验报告,确认符合验收条件后再组织正式验收。要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质量标准,作定性定量的核验记录,不可随意漏项,以此做出正确的评定等级结论。
3.3.2严把资料审查关。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各项结算资料是否完整、真实,竣工图纸是否以将设计变更签证内容修改进去,所有资料的签字盖章是否有缺,结算书是否有高套取费标准和高取材料市场价的情况。
3.3.3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可通过招投标,挑选有良好信誉、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造价咨询单位和造价咨询人员实施造价跟踪控制。
3.3.4积极主动参与结算审价。在结算审价阶段,建设单位除了向造价咨询单位提供完整、真实的结算资料外,另应提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动态情况报告,积极参加审价会审,了解审价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正确把握工程结算审核的原则,以此求得工程造价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兑现。
4结语
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引入全过程管理理念,结合实际实施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