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周边商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目前高校周边商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对某市高校周边商业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高校周边商业的现状,运营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应采取政府、高校、企业、社区等多元化治理方式来解决高校周边商业问题。
关键词:高校周边,商业圈,消费圈
高校周边商业环境主要指的是处在校园边界之外,且依附高校师生消费为主的一种特殊城市商业周边的社会环境。随着台湾大学黄世孟教授关于校园周边“隐形空间”的提出,高校周边区域开始被大家所关注,而商业活动是校园周边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对高校周边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自身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环境的塑造,因此,针对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环境的研究对于研究高校周边整体环境大有必要。
一、高校周边商业经营结构和特征。
高校周边商业依托高校而存在,其主要经营内容涉及到高校师生日常生活及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业、生活服务业、餐饮业、文体用品业、娱乐业及其他商业等商业服务业态,高校周边商业作为城市商业的一部分,具有与城市商业相同的共性,但是因其消费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其消费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高校周边商业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 消费内容齐全。
经过近几年的高校新一轮扩招之后,校园人数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坐落在城市之中,由于其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很快便会发展成为区域中心,这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需求群体,消费内容包括餐饮、购物、娱乐和各项服务业等组成,只是在某些商业项目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无论从服务内容、产权还是从商业构成、消费原因等方面来看,它们商业构成都具有明显多样化特征,提供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服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特色。
2. 消费群体较为稳定。
高校周边商业中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高校附近的居民,他们与高校师生生活在同一城市区域内,其与周边商业经营者互相熟悉,彼此信任。第二类为高校学生,他们消费心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就近原则,高校周边商业依附于高校周边,学生到此的可达性大大提高。而且学生消费人群相比城市流动人口来说更加固定。
3.消费心理倾向明显。
高校周边商业网点的主要消费对象为其校园大学生,而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消费行为特色,他们往往追求新颖,崇尚个性,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从重心理明显。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支出仍然来自于父母,经济上并没有独立,消费行为与消费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校园周边商业网点在自身经营上也会主动迎合大学生的特殊消费需求。
4. 商家竞争激烈,经营存在周期性。
高校周边商业众多,许多经营业主为了招揽生意开始采用薄利多销的原则,降低了商品价格同时也符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但是商业利润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商业经营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相似,所以彼此的竞争较激烈。同时,高校每年都有寒暑假期,这对周边商业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假期来临,高校周边商业大多数也人走楼空,关门歇业。但是随着开学学生的到来,各个商铺又开始开门经营。形成了有趣的城市“潮汐”现象,这也是高校周边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 高校周边商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周边地区处于城市和校园的交汇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所忽略,形成了双重边缘区域,所以其周边商业多半都属于自发形成的,并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在长时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慢慢暴露除了一些自身问题
1、认识上的缺位导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当前,高校周边商业地区仍然被高校规划设计所忽略,从北大南墙的一拆一建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周边商业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学校发展因素,那么将导致校方对其的遏制。同时,在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由于高校周边经济对本地区的作用始终被忽视,从而没有将高校附近区域纳入特殊区域经济规划中,使得政府在规划、管理及服务意识的缺位。所以直接导致企业化的投资在高校周边并不多见,大多数商业设施还是以小商贩为主,他们往往只是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其长远发展规划。
2、商品质量的劣质性和服务理念的缺失。
由于高校周边商业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学生,其经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很大的针对性,受其学生消费特点的影响,高校周边商业经营中所能产生的利润相对较小,服务产品的档次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经营劣质商品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高校周边商业缺乏政府的规划与管理,造成绝大多数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长远规划和远瞻性,导致缺少服务意识,这些伪劣的商品和低端的服务既给师生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也影响了高校周边商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3、经营环境相对较差,管理难度大。
高校周边商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发形成的,其商业格局布置随意,各个店铺相互交叉布置,随意性很强,并没有形成同类商业聚集的形象。所以整体环境和卫生条件都很差,给周边居民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其并没有经过系统规划,所以在管理上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高校周边商业环境的治理与发展策略
1、 加强对高校周边商业圈的规划与管理。
首先,政府各部门要提高认识,要将高校周边商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源,营造和谐的周边商业氛围; 其次,做好高校周边商业的合理规划工作,建立科学、合理、高校的商业布局。根据高校的特点、高校的优势资源,对高校周边的城市地产、房产项目进行长期的、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2、 高校应主动出击,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化经营。
首先,高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衔接,配合并参与到政府对高校周边商业的规划和统一安排中,在结合自身学校校园内商业现状、学生及社区特色的基础上,对周边商业发展提出一个准确的定位; 其次,要发挥高校优势,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经济形态。高校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地带,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科技资源丰富,只要高校发挥其自身优势,认准高校自身在商业圈中扮演的角色,注重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把应用研究与市场结合起来,提升商业圈的品质内涵,让高校经济与社会经济进一步融合,从而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就能在整个城市或区域产生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城市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3、企业和商家应充分进行市场调查,明确投资方向,创新经营模式。
高校确实是蕴藏着潜在的商机,是有着巨大丰富人群资源的好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有利可图的。因此,企业和商家要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好前期调查规划,摸准学生的消费特性,做好科学定位,明确投资方向。积极推进高校周边商业中心的营销组合,快速形成强势品牌,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要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与众不同的模式,要通过优质的经营品质和服务态度,培养、吸引并长期稳定自己的消费群体;要及时把握大学生这种特殊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流行趋势和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使尽可能多的高校周边商业发展都处于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秦皇岛市政府. 2010 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2. 司林波等. 高校经济圈调查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09
3. 王明星. 对高等学校建设新校区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