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是对独立机构或单位的经济业务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与分析。它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促使被审计的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本世纪初,审计的目标逐渐由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公允性转向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在经济活动中,因决策不周、管理不善而造成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等问题,其危害性有时并不亚于贪污腐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股份制银行自身发展客观需要。
银行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当前,股份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不能再拘泥于简单的对单项业务或部门进行审计,而应发展到为银行整个管理目标提供服务;不能再局限于对操作层风险的审计,而应更注重效益的审计,审计并不只是揭露案件,更重要的是促成整改,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一、对银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认识
股份制银行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法人组织。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很多,开展银行内部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推进股份制银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促进股东资产保值与增值,其次,经济效益审计是银行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银行找漏洞、挖潜力,加强管理,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
二、做好银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条件
经济效益审计应以股份制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前提,建立在传统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基础之上。因此,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完全真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不存在违纪违规、有意欺瞒现象。目前银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会计核算系统使交易数据等高度集中,各分支机构在非授权情况下不能修改运算参数和交易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被审计单位往往会利用上级行无法控制的环节,进行违规操作,使审计人员做出错误的审计评价。
2、被审计单位管理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提升的空间。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十分完美,也就没有必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相反,如果被审计单位在管理上明显有违规操作、故意浪费、低效、营私舞弊等行为,也没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因为数据的不真实,会使审计人员做出错误评价;
3、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不因经济效益审计难度大、要求高而有畏难情绪。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需要搜集的信息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更全面。其次,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第三,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第四,审计报告采取详式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四、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在借鉴了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还吸收了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1.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
⑴审计查证法。包括常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常规方法借鉴了财务审计的有关方法,如审阅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函询法、盘点法和抽样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借鉴了现代管理的技术方法如:①与预测相关的方法。定性的如集合意见法;定量的如回归分析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②与决策相关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等。③与计划、控制相关的方法。投入产出法、项目评估技术等。
⑵审计分析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联动分析等。
⑶审计评价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成功度评价法,它是依据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结论,也即通常所说的打分制。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差额评价法,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2.重点方法、程序介绍。
综合评价法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以构造不同层次的统计指标体系,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指标赋值并确定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进行排序和评价。综合评价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六个连贯步骤进行:第一,明确评价的目标,建立一个能合理反映被评价系统描述的模型;第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复杂对象系统常具有系统规模大、子系统和系统要素多、系统内部各种关系复杂等特点,因而这类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呈现多项指标、多层次结构、需要按照从全局到局部的分层递阶方法,明确评价的目标体系,选用合适的指标体系,明确指标间的隶属关系;第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参与的综合评价人员,选定评价原则及相应的评价模型;第五,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不同评价指标属性值的量化,评价主体对不同目标(指标)子集参数进行赋值,逐层进行综合;第六,输出评价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五、经济效益的审计结果评价
评价银行经济效益需要一套指标体系,此体系由多个具体的指标所构成,包括综合性指标和单项指标两大类。综合性指标主要是资本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等。资本收益率是从股东获取净利润的角度评价银行的经济效益状况;资产报酬率是从全部资产的运用角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考核经济效益的单项指标主要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由于各银行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考核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银行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
股份制银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审计理论和方法有待创新和完善。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任重而道远。
一是内部审计理念要创新。随着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完善,以经济资本理念拓展银行业务和加强银行管理是历史的必然。而经济效益审计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经济效益审计人员来讲,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股份制银行加强人员培训。
三是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业务时,要注重对那些看似无违法违规实则效益低下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从体制上、机制上查找原因,着力抓好整改规范工作。
四是与组织部门的考察任用干部结合起来。组织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来制定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并把经济效益审计的结果以及审计建议加以采纳,作为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和重要的用人导向,确定干部的去留升迁荣辱。效益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部门要依据审计结论,界定性质,明确责任大小主次,并根据有关党纪法规,进行问责。经效益审计确认的造成巨大损失浪费的决策者,就应该让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等,通过问责制来进行处理。
五是与规章制度的完善结合起来。目前,银行管理人员的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都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惩戒,但管理者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却缺少约束和惩戒的规范性条文。这个法律真空亟待填补,以使各级管理者象敬畏其他法律一样,在损失浪费问题上同样谨慎对待,时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而以法律的普遍约束力,来遏制日益蔓延的损失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