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鸡足山景区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未来景区发展目标与规模,提出景区入口服务区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入口景区景观三方面的规划内容,总结出风景名胜区入口服务区详细规划设计应研究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入口服务区,规模
1、规划背景与规划概况
1.1景区入口服务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鸡足山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预计在2010年景区接待人数将达到105万人次,未来几年之内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随着景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团队旅游将作为未来景区旅游接待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目前,景区入口现有的简单旅游服务设施已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成为制约鸡足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瓶颈。
景区入口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1.1.1.景区现有停车场规模不足。
根据《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鸡足山详规》),景区内外交通将进行重新梳理,未来景区游览社会车辆(自驾车、大巴车)将在山门外统一停放,景区内交通改由专用游览车系统解决。目前,鸡足山景区自驾车游客比重较大,景区内已有的石钟寺停车场、山门内停车场容量均有限,已不能承载景区停车需要,尤其是春节等旅游高峰日的停车问题矛盾突出,亟待解决。
1.1.2.景区内游览交通系统急需建立。
按照《鸡足山详规》,与山门外景区入口停车场相配套,为建立安全有序的游览交通。景区内部需建立专用游览交通系统,包括专用游览车停车场和专用游览车道路两部分。
1.1.3.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急需建立。
按照《鸡足山详规》,旅游咨询、导游、文化展示、餐饮接待、旅游纪念品销售等配套功能需建立齐全,以保证景区未来发展。
1.1.4.旅游团队接待能力急需解决。
按照《鸡足山详规》,团队旅游是未来景区旅游发展的重点。目前,鸡足山内旅游住宿主要靠山上寺院、鸡足山宾馆解决,规模有限,不具备接待大规模旅游团队的能力。所以,需在山门以外,鸡足山镇范围内选址建立具备相关条件的酒店宾馆。
1.2场地现状
现状基址以农田为主,种植水稻、油菜花、烟草等农作物,基本无其他人工建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台地式错落分布,其间分布灌渠数条。海拔高程最高点1885m,最低点1861m,高差24米,平均坡度6%左右。
2、目标与规模
2.1规划目标
针对以上景区入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次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
1.健全入口管理与服务功能:建立满足景区入口需要的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
2.完善入口交通组织:建立满足景区交通需求的停车场和相关道路;建立与景区内交通旅游相配套的专用旅游交通系统。
3.突出景区旅游形象:建筑与景观环境设计采用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手法,提升服务区环境品质。
4.协调并带动镇区旅游发展:建立具备团队接待能力的旅游宾馆酒店。
2.2入口服务区规模测算
本次规划采用《鸡足山详规》中景区游人发展规模为依据,取2025年景区游人规模228万人为依据,进行景区入口服务区规模测算,包括停车场规模测算与游客中心服务区规模测算两部分。
根据景区以往数据统计,鸡足山旅游高峰日如:春节、国庆等,游客规模较平时有大幅度提高,2008年春节期间车辆达2000辆左右,而日常停车辆仅为200辆左右(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提供数据)。为应对短时间、集中高峰客流需要,停车场规划设置常设停车场与备用停车场两部分,常设停车场满足景区日常停车需求即可;高峰时期启用备用停车场满足景区游览需求。以此控制景区入口停车场规模,
常设停车场规模测算——按景区一年有效游览天数为300天取值,预计至2025年,平均日游人量为7600次人/天(见公式)。
其中,团队旅游比例为40%、自驾车游客比例为60%、长途车散客为10%。按团队旅游、自驾车旅游周转率为1次/日,散客旅游周转率为2次/日取值,可计算出:景区常设停车场需大巴停车位57个,私家车停车位1140个,长途汽车停车位19个(见公式)。
高峰日景区入口停车场规模测算——按景区日最大容量13500人次计算,景区在高峰日需大巴停车位100个、私家车停车位2025个、长途车停车位84个。本次规划在常设停车场以南、洗心桥东北规划了备用停车场,解决高峰日停车问题。(详见停车数量预测统计表)
大巴车平均停车面积80㎡/辆,自驾车30㎡/辆,长途车80㎡/辆计算,可计算出景区入口需常规停车场总面积40280㎡。其中大巴车停车面积4560㎡、自驾车停车面积㎡,长途车停车位1520㎡(注:长途交通由大理交通集团车站解决,在景区服务区内不作考虑),景区所需停车场面积40280㎡,实际所需停车面积38760㎡。(详见停车场规模预测统计表)
鸡足山景区入口停车数量预测
鸡足山景区入口停车场规模预测
3、服务功能与空间布局
景区入口服务区功能布局可分为游客中心服务区、停车服务区、旅游接待区三大部分。停车服务区居外,解决景区与外部的交通联系,包括旅游大巴停车场、生态停车场、服务区内道路三部分;游客中心服务区居内,完善景区入口导游、展览、餐饮接待等服务功能,包括游览专用车换乘站、专用车停车场、游客中心服务建筑群及周边广场三部分。旅游接待区位于最西侧,解决景区急需的旅游住宿接待问题,包括旅游接待酒店及周边环境。
4、道路交通规划
4.1车行道设计
新规划车行道分服务区内部道路、镇区道路两种。镇区道路由鸡足山镇西三环至萝卜地,长966m,宽12m;服务区内部车行道是连接各停车场之间的道路,共长543m,宽7m。
4.2步行道、广场设计
车行道两侧均设置2m宽步行道,组织快速、便捷的人行交通,实现人车分离。广场设计步行道与广场面层采用生态透水材料(如生态透水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
4.3停车场设计
停车场设计以生态停车场为理念,以5A景区停车场要求为标准,降低对自然环境人为干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体现:
1.布局结合地形地貌采用台地式,减少对原自然地貌的破坏。
2.增加停车场内绿化。停车位之间保留1.5m绿化带,停车场与人行道之间保留3m宽绿化带。即为停车场增加遮阴效果,又降低对景区入口整体环境的景观效果的影响。
3.停车场面层采用新型的高承载植草地面材料,将绿化与硬化地面完美结合,保持地表完全覆盖绿色,形成真正的绿色交通通道。
5、入口景区规划
5.1植物景观规划
植物景观规划与《鸡足山详规》植物景观规划相协调,尊重原场地植被生态系统,不引种外来树种,减少对景区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尤其是人工建设区域以外注重保护原场地植被原貌,保育野生植被生态系统。
乔木层:黄连木、清香木、滇青冈、滇朴、滇润楠、滇无患子。
灌木层:紫薇、杜鹃、四季桂花、油茶、碧桃、云南樱花。
地被层:引种当地野生自然地被。
5.2景观小品规划
本次规划中包括的景观小品有坐凳、垃圾桶、雕塑、景观照明灯具、停车场挡土墙等,小品造型设计注重体现鸡足山与当地白族文化,与周边人文环境相协调;注重乡土材料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体现浓郁的乡土风格,与周边建筑形式相统一;注重生态设计的应用,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
结语
成功营造风景名胜入口服务区,重点从景区未来发展规模入手分析,合理组织景区入口游线,使道路交通、游客中心、餐饮接待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合理。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条件,才能做出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大理风景名胜区鸡足山景区详细规划(2008-202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