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论略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6 12:05 热度:

  [内容摘要]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交往理论、总和理论、休闲理论、离开理论、生活方式理论、访问和消遣理论、经济理论。因此,本文从文化学、旅游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综合把握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重要,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旅游文化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旅游文化学;内涵;基本特征
  
  目前学术界在旅游文化的具体定义上的纷争越来越明显。为此,有学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对旅游文化作何理解?是旅游过程所涉及的文化现象?是以旅游作为生活方式而创建的文化模式?抑或是旅游主体“人文化成”过程加上旅游目的地文化冲突与涵化的过程?是旅游中介体文化?诸如星级宾馆、现代交通和旅行社管理文化?凡此种种,似乎都可称之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特别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旅游文化研究,应如何凸现出其赖以构成学科的独特性?旅游文化研究以何种核心问题为自己研究的对象?”[1]然而,要全面厘清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追踪旅游文化研究的来龙去脉殊有必要。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溯源
  由于文化的定义一直没有达成基本共识,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表达依然存在很大差异,综观这些论述,基本上都是从基本定义的角度进行研究。喻学才先生将上世纪80年代起到2004年近二十年的旅游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段做了详细阐述,这其中,对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的探讨在从未间断。具体表示如下:[2]
  1.20世纪80年代的旅游文化定义总结。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在论著或论文中,都试图对旅游文化加以界说,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那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3]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作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4]
  2.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旅游文化定义总结。在这一时段当中,北京旅游协会曾于1990年6月和8月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了以旅游文化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纪要载于《旅游学刊》1991年第1期。在座谈会的基础上,同年10月又与另外两个单位联合召开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研究术研讨会”,该会以“旅游文化概念”为重点展开讨论,会议论文已汇集成《旅游文化论文集》(1991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冯乃康的“会议纪要”将研讨会上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概括为三种表述方式:(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20世纪90年代对旅游文化定义和特征加以研究的文章不多,这些定义相比20世纪80年代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并无多少新意,最多只能算是对上一阶段中国旅游学术界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的一个阶段总结之作。除此之外,比较有新意的有邓祝仁的《谈旅游文化及其特征》。作者认为除了应包括主、媒、客三个方面文化外,旅游文化还应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研究成果,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哲学、旅游美学等。
  3.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旅游文化定义总结。在这一阶段,中国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研究中较有特色的有如下几种:(1)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5](2)王德刚给旅游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6](3)刘卫英、王立认为旅游文化的定义为“人类创造的有关旅游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7](4)谢春山提出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8](5)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9]可见,国内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分歧比较大,仔细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分歧主要可以归为如下三类:一是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10];其二、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质精神成果;其三、将旅游文化看作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第一种说法无疑是简洁的,但在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上,笼统的用了一个“相关”的概念不能具体指明作为一般文化的不同领域和具体表达的旅游文化与之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而且“相关”得如何,相关到何种程度,都很难界说。在旅游文化的构成上,也援用流行的大文化观念。
  第二种说法深受旅游学和经济学分析的启发,将旅游活动的“三体”作为旅游文化创造的主体,界定范围较前者有所缩小,但是有些旅游文化内容也没有归纳进去。具体地说,就是在现代旅游没有大规模发展之前,人类几千年中的旅游活动创造的旅游文化,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媒体或客体。但此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就是按现代旅游活动的“主、客、媒”三体审视旅游文化的发生、碰撞,这无疑是具有新意的第三种代表性意见,第三种说法将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贯通起来,提出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是旅游文化的依据,以旅游六要素作为旅游文化的实际依托。这也为之后的旅游文化定义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当代旅游文化的定义
  既然文化的边界敞开大门,旅游文化的概念扩展自身是势所必然的事情。在上节旅游文化定义研究之后,随着近几年旅游文化研究逐渐朝纵深地区发展,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也有迈向纵深的趋势。王大悟先生在其《旅游文化之当代解读》一文中对此趋势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文化可以高度概括为遗产性文化和消费性文化两大类。遗产性文化就是人类祖先和前辈们一代代保存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它们在今天已没有或不太有实用的价值。但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描绘了人类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指导着当代人更好地走向未来。另一类则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出现、并不断变化的五光十色的文化。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消费文化,即消费当代制造出来的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文化成为一个经济要素,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已融合在一起。在现实生活中,遗产性文化与消费性文化也不可能那样的泾渭分明。[11]在谈到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时,王大悟先生进一步论述道:“其一、旅游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性文化。旅游业早已列入中国国民经济序列,并已壮大成为旅游产业。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已毋庸置疑,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不发达地区更是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6年,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为8936亿元,这就是全球和全中国的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经济贡献。这中间,除了对纯自然风光类产品的消费之外,所有其他包括游、行、食、宿、购、娱及信息的一切消费,都是广义上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消费,连汽车、高速列车、大桥、传统农家菜、红色圣地、古老民居、地下墓穴等等,都是旅游文化消费的构成元素;其二、旅游文化是生活文化。旅游文化必须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是什么?是生活;文化是什么?也是生活。生活,就是旅游文化的核心生命力。脱离了生活,旅游产品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旅游文化只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通,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才是打造旅游文化的顶级功夫;其三、旅游文化是资本驱动型文化。一种旅游文化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其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的力量。旅游文化不是把现成的文化资源拿来就卖的,它必然有一个制造成商品的过程。追求资本利润是市场经济运转的基本动力,旅游文化必然成为投资者谋求利润的工具和载体。资本的介入,能把某种经济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地进行包装,借用某些技术手段,通过当代传媒的有效炒作,使之脱颖而出,成为流行的旅游文化,成为看点、亮点、热点、卖点和兴奋点。其四、旅游文化是创意文化。价值,作为“市场的灵魂”(spiritofmarket)是支配着旅游客体(旅游者)和旅游文化创意主体(开发商、投资者、策划人、规划编制单位、旅游主管部门等)心息相通的强大推动力和凝聚力。因为只有有了市场,才有旅游,才能生存与发展。在过去,文化与消费者是简单直接的C(culture)-C(consumer)的关系,即本源文化直接进入市场。而创意产业的出现,则使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了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样在本源文化与消费者之间就插入了B(business)的环节,变成了C-B-C的新结构。这里的B,含义极广,泛指一切对旅游文化进行创意,并制作、宣传、销售的一切机构。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旅游”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背景之下,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如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结论各异,或被理解为短期的生活方式,或被解释为因移动和暂居引起的经济关系总和,或被认定为人的审美活动,或被释义为食、住、行、游、娱、购的综合性活动。李学江先生抛开学科之间的具体差别给旅游做了一个大而化之的定义:旅游是旅游者离开居住地旅行游乐的连续过程,是旅游者在居住地和目的地间的移动。它包含以“游”为主的旅游、以“旅”为主的旅游两个类别和旅游活动涉及的旅游者、旅行、游乐、客源地、目的地等内容,与之对应的旅游文化应该多种多样。而对于“文化”一词,则抛开物质和精神方面之间的对立,用一种更为广义的方式定义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有别于自然的一切。此外,广义的文化也被认为是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和。显然,“旅游文化”概念可在“旅游”与“文化”的联系中理解和把握。“旅游”的两个类别:以“游”为主的旅游和以“旅”为主的旅游,以及旅游者、旅行、游乐、客源地、目的地等内容与“文化”之间可以建立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12]
  如果采用大而化之的方法,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描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为了享受和发展,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业为纽带,以旅游群体生活和心理互动为形式创造出的旅游环境、旅游方式、旅游习俗的总和构成旅游文化。它既有物化方面的内容,也有精神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制度和行为方面的内容。它是应旅游需求而产生,为旅游活动所创造,由旅游活动来实现;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并随着旅游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主要有旅游的服饰、建筑、餐饮、商品、交通、卫生、通讯、游乐、信息及其有关的设施等;精神财富主要有旅游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习俗、,道德、政策、法规等。但从根本上讲,旅游文化是人类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价值观、态度、信念、意义系统。
  基于上述旅游文化的具体定义,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三、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受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性影响,中国旅游文化的特色十分鲜明,表现为历史悠久、生命力强、积淀深厚三个方面。
  1.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华夏5000年文明,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历经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进入现在的工业社会,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车轮,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汗漫似海,累积层叠,灿烂辉煌,是民族发展的无穷滋养和动力,是永恒的精神长城。历史文化是无价的,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是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2.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其中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斯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国文化被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在它们之中,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从未中断,延续至今。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与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等息息相关。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而是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吸收境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质文化,形成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黑格尔在比较各个文明古国之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国旅游文化与中国5000年文明史一样生生不息,其演进过程从未中断,而且借助自身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延续力,形成了独具东方神韵的旅游资源,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3.中国旅游文化积淀深厚。在中国,古人类遗址、宫殿陵寝、王府民居、特色城镇、名人故居、村寨城堡、弄堂胡同、宗祠牌坊、石窟园林、亭台楼阁、桥梁水利、书院会馆、战争遗迹、碑塔寺观、壁画岩画、书法雕塑、歌舞音乐等历史文化遗迹比比皆是,极具旅游价值。中国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还创造出能够指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向、民族性格。无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容大度气概,还是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相一致的“天人合一”观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为邦本思想,都是人类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具有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功能,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激励人们形成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取向。这些精神文化同样对旅游者具有十分强大的感召力。
  注释
  [1]郭栩东.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389-393
  [2]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63-70
  [3]窦石.旅游文化初探[J],旅游之友,1986.01
  [4]魏小安.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J],旅游论丛,1987.02
  [5]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
  [6]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
  [7]刘卫英,王立.旅游文化三大层面与基本要素略论[J],济宁师专学报,1998.01
  [8]谢春山.旅游文化——大连建成中国旅游名城的深厚底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9]马波.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8-10
  [10]郁龙余.旅游与旅游文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02:46-50
  [11][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26
  [12]李学江.旅游文化论[J],东岳论坛,2004.06:85

文章标题: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论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lvyou/210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