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查耒阳市神泉景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情况,切合实际地提出了耒阳市神泉景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布局及其发展具体对策。
[关键词]耒阳市;神泉景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思路;对策
耒阳市神泉山庄位于耒阳市北面哲桥乡三义村境内,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是一个发展休闲旅游的好地方。适逢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加快发展当地休闲旅游至关重要。
一、景区背景分析
1.政策背景分析。国家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我国农业经历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实现和正在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精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坚持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的有机会合,从而促进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大大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分有利于神泉生态农庄休闲旅游地的发展。
2.区位条件分析。景区位于耒阳市哲桥镇三义村境内,地处耒衡之间,东面紧靠107国道,跟国道不到1km,有水泥公路相连。通过107国道距耒阳市约10km,距衡阳市约50km。该区与107国道之间有一道不高的岗地与之相隔,国道车流噪声灰尘对此区毫无干扰。区位条件优越,通达条件极佳。
3.客源条件分析。耒阳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区面积逐年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人民收入水平迅速增长,消费能力日益加大,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心理需求日益膨胀。这些为近郊生态休闲农庄——神泉山庄提供很好的客源条件,而驱车仅半小时即达的衡阳市近日发展更快,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百”标准,即100km2城区面积,100万人口的目标已不太远,这里的城市居民也成为神泉生态休闲农庄的重要客源。
4.资源条件分析。景区内人口很少,资源条件较好。这里自然资源以水面占主要,由大小六口池塘组成,占规划区域面积近40%,其中最大的池塘(神泉湖)最宽水面约160m,长达300m,水面周长800m,水体面积60亩。水深在1.4m-3m之间,形状比较稳定,成一较偏的口字,神泉湖以北岸边有一眼长涌不沽的泉水——神泉而得名。神泉湖东有连着的三口池塘,北面有二口塘。整个水面为68亩。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水面的南北两侧各有一流量稳定、四季不沽的来自欧阳海水库的流水,为灌溉下游水田而不停歇流淌,整齐规划的小型渠道,为本区域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除水体外,植被条件不太好,神泉湖周边除东南面山坡有一片不大的次生林和西北面有一片不大的松木林外,其他基本上为灌木、毛草地和荒坡地。此外,规划区域内还有少量的农田菜地,大多处于荒芜状态。次生林地面和约20余亩,林相密集,高约3-5m,根繁叶茂,对缺少树木森林的本区,这也是难能所得的;而松木林靠近三义村居民区背后的平坦地段,树高10m,胸径约15cm,树杆枝叶不发达,且不够粗壮,显得有些单瘦、弱不劲风,数量约为30余株,仍为本区重要的植物资源,注意养护。
5.竞争对手分析。耒阳市面向普通职员、居民、学生的休闲游乐景区不多。在相距较近的有大皮江休闲农庄,城北郊的野味山庄等,他们有的经营多年,有的正在起步,但其旅游产品多在低档次徘徊,没有实质性的起色,但毕竟还是神泉生态休闲山庄的竞争对手。只要经过精心规划和策划,超过竞争对手不是一件难事。
二、神泉景区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思路
1.构想理念。遵循既要“宜于人类生存”又要“促进生态平衡”的思想,以现代社会“顺其自然”、“回归自然”与传统的“天地人合一”为基本观念。注意当地社会文化习俗,保护和改善整体环境,引入全新的旅游消费理念。将神泉山庄建成一个生态优美、环境舒适、洁净幽雅、宽松惬意的城市和乡村文化相互交融的一个文化生态休闲旅游新村,全力打造一种经营乡土化与功能现代化的高品质旅居环境与广泛适合旅游者需求休闲环境。
2.景区主题定位
山水结合型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神泉生态休闲山庄以生态休闲产业为主,为城市居民提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和设施。通过休闲活动,让城市走出闹市、放松心情、恢复精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规划总体布局。根据神泉景区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及按生态整体性原则、项目布局紧凑原则,可将规划区分为六个功能区:(1)游客接待中心;(2)生态休闲旅馆区;(3)绿水娱乐游憩区;(4)渔业体验参与区;(5)园林果木游憩区;(6)森林氧吧健身区。(见下表)
四、神泉景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对策
1.景区内游路实现网络化。绿化景区内现有水泥公路,以桂花树、樟树为主;修建景区内沿湖游路,全长809m,路面3.5m。中间铺健身游路,宽1.5m,两侧绿化带各1m,以桃、柳、桂花树为主,装饰灯光、音响,一次到位。
2.高质量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一是大门就选址在现有农户住房西侧,跨入山庄公路而建。要求设计一座造型独特、体现原始生态、美观大气的门楼。二是接待中心旁修建一生态停车场,面积约150-200m2,周边绿化,用中空地砖,植草。三是在农民目前正在辟山准备建房的位置修建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应协调好不让农民进入景区建房)。建设面积约400m2,两层,内部功能设施为大厅(接待、咨询、休息)、电讯、购物、保安、会议厅、商务厅、大、小餐厅等。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设计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接待中心。其中餐厅应能一次性满足100余人用餐,满足散客和会议餐饮要求。餐厅要推出特色产品,如土鸡、土鸭、全鱼席等。四是修建迎宾大道。从107国道简易门楼起,到接待中心,长约1km,按二级公路要求,柏油路面,两则要有排水管道,地下电缆,路灯。用常绿树绿化,下层有绿篱树木。进入大门以里应设计地灯(景观灯)、音响。五是要有景区绿化广场。从大门至接待中心及公路南侧至神泉湖畔,开劈一片平地,建成神泉山庄一大型标志性绿化广场,要有小品、舞场,立体灯光、音响和休闲坐椅及大型遮荫设备。
3.建设生态休闲旅馆区。生态休闲旅馆区布局在景区西北松树林内,小池塘边,距接待中心约100m。根据景区规模及景区游客容量,拟建经济旅馆和豪华旅馆各1-2栋,每栋建设面积200m2左右。豪华旅馆按2室一厅一厨一厕一台结构,单层,4套。外装修要求野气与山林协调,内部装修豪华。满足高档次游客来山庄休闲过夜的需求。经济旅馆建在豪华旅馆东侧,按一室一厅一厨一厕结构,单层,7套,简单装修,满足一般游客休闲娱乐需求。
区内道路、灯光、园林绿化、小品建设、小型休闲娱乐场地建设等。
4.科学设计绿水娱乐游憩区。一是沿湖游路及钓鱼台的修建。配合神泉湖修建没沿湖游路是本景区建设的核心,能否形成优良的人居环境,对城市居民产生吸引力,全在此一举。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既要优先,又要重视,不能急于求成。生态效应的形成是要一个过程的。神泉湖环湖游路长约809m路宽为3.5m,中间建健身甬路宽1.5m,两侧绿化带各1m。可考虑以桃、柳、桂花树为主,装饰灯光、音响、休闲场所。为安全起见,湖岸应修护坡。湖南岸、西岸每距10m修建1个垂钓台,北岸正对接待中心修一处码头,码头左侧建游船港湾。二是神泉亭的修建。在环湖北堤中部,正对游客接待中心的有一眼一年四季永不枯竭的泉水,因该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对某些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疗价值,故名神泉,侧边的水体则取名为神泉湖。为更好地利用这一泉水资源,修湖堤时在这建有一米见方的泉井,山泉正准备取样送有关部门化验,若符合优质矿泉水标准,拟在此建一神泉亭。既供人们观泉,又为人们提供天然矿泉水。三是特色鱼区及风雨走廊、观鱼亭的修建。神泉湖东面新开三口鱼塘,规划为特色鱼养殖区,如观赏鱼类、高档鱼类、龟鳖类,引进特色鱼类品种,引进技术,养出特色,养出品牌。为神泉农庄带来很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满足游客观赏、休闲的需求,拟在鱼塘堤岸绿化基础上修建一座风雨桥或曲桥和一座观鱼亭。注意其文化内涵。鱼塘岸边考虑引进桂林丛竹、桂花绿化,堤岸培养兰草菊花,桥上养殖盆景花木,亭内请名人书写有关名联诗词歌赋。
5.规划园林果木游憩区。在景区南面,神泉湖南岸的大片荒坡,需尽早绿化、美化,以成为生态环境的基础。为达到这一要求,景区开发建设的前期要花大力气尽快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让游客们进入景区,满目都是清山、绿水和蓝天,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回归自然、拥抱森林,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紧靠沿湖风光带这里比较平坦,可根据土壤状况,种植一些常绿、花期不一、果期不一的果树名木,还要考虑生长较快,树木的高度、郁闭度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可划出一片桃林,可利用本地名“三义村”做做“桃源三结义”的文章,还可挖掘整合“三义村”命名资源,让人们去演绎“三义村”的得名由来。
6.建设森林氧吧健身区。为改变生态环境,对于神泉湖北面的山坡,除小量地方搞房屋建筑外,应尽早进行全面造林绿化,在西头的原有松树林地段,补充种植国外松,这种树生长快,树形美观。有些地方也可以考虑植些桃树,既生长快又有花有果,但品种要选好。其他地方要考虑种些生长快、成林快的树种,绿化种植时要留下游路休闲椅及观光亭修建的位置。观景亭拟选址于休闲旅馆与接待中心之间北面海拔110.2m处的制高点上。
7.建设渔业体验参与区。景区水面占50%以上,水面的利用很重要。对几口小塘的水面养殖已有规划,而对大面积的神泉湖的鱼类养殖应予以考虑,如何利用水面实行科学养殖、立体养殖,如何利用水面组织旅游者参与渔业体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自己驾船下湖观鱼、喂鱼、捕鱼,让游客在游憩中学到一些渔业知识,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是一件提高游客兴趣,争取回头客的一大举措。
参考文献
[1]唐克敏,舒伯阳.襄樊市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总体思路与模式选择.商场现代化,2007.6
[2]沈道齐.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生态建设[A].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余谋昌.生态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2)
[4]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泊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
[5]汪劲,田秦.绿色止义——环境的法律保护[M].广州出版社,2000
[6]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3
[7]梁留科.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生态研究问题[J].生态学杂志,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