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庄园的文化定位与旅游开发论文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日期:2012-03-12 10:12 热度:

  【摘要】牟氏庄园是烟台市重要的旅游资源,由于长期未能准确地进行文化定位,旅游开发也是粗浅的。牟氏庄园代表着胶东传统的“耕”“读”文化,这种文化在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下日渐式微。牟氏庄园旅游开发应该定位在保留人们体验这种文化的场所。
  【关键词】牟氏庄园论文;文化定位论文;旅游开发
  
  1牟氏庄园的文化定位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出文化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思想。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我们将从牟氏庄园的建筑和依附与建筑物质上的文字、传说两方面来对牟氏庄园的文化进行定位。文化定位的目的有三:1、保护。牟氏庄园代表的文化不同于现在的工业文明,处于相对弱势并逐渐萎缩的状态,而文化表现形式的萎缩,就象濒危物种的增加一样,预示着某种危险;2、提供文化感受场所。文化场所的保护有利于唤起大家的共同记忆;3、文化产业化的需要。文化是可以通过产业化,不仅实现自救而且可能成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音乐磁带、电影、足球赛等娱乐文化堂而皇之地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并反映一定的文化。牟氏庄园坐落于烟台市栖霞城北古镇都村,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营建的住宅,始建于雍正年间,随家族的繁衍和家业的不断扩大,基本建成于民国二十四年。庄园共有六个大院,房屋四百九十余间,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各院落沿着南北中轴线依次建大门、前厅、客厅、寝楼、北群房及西群厢,构成多进四合院落。疏密相间,布局井然,质朴典雅,稳重大气。建筑工艺精湛,雕刻极见功力,石砌墙体寓意深刻堪称中国一绝。严格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布局:大厅供奉祖先,主人居住在阁楼,妻妾子女住在平房,佣人住在厢房。粮仓、织布坊、酿酒坊、油坊、粉坊等构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体系。牟氏庄园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国内现存最完整、极富北方民居特色的套院式古建筑群,被称为民间故宫论文。
  牟氏庄园“西忠来”黑漆大门上的对联“耕读世业,勤俭家风”,高度概括了牟氏庄园代表的重视农耕和崇尚读书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
  首先谈一下“耕”字。牟氏庄园以农为本,春稼秋穑、顺天应时,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缩影。与乔家大院的做粮食、茶生意,开票号所代表的商业文化不同,牟氏家族纯粹在土地上做文章。牟氏家族的发家就是从牟墨林灾年以自家粮食和船梁(清政府对东北粮食解禁外放时,由船经渤海湾运往胶东的粮食称船梁)换农民的土地开始,其子孙继续置地,到1947年土地改革复查时,牟氏家族一共拥有了62000多亩粮田和12万亩山峦。当然牟氏家族也有由自给自足的农业派生出来的手工业:纺织、草编、花编、酿酒等。要说牟氏庄园的唯一性,那就应该是:牟氏庄园是最能够反映中国几千年农业文化特制的场所。牟氏庄园的保护绝不仅仅是保护其建筑,保护其物质空间,更不是在其周边建设“假古董”,而是保护牟氏庄园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保护能在这一特定场所保存下来的与这种农业文化相关的建筑风格、在农业社会形成的民俗、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中国目前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牟氏庄园所在的胶东地区更是走在了城市化的前列,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实现现代化应该是今后近十年的必然。伴随着城市化,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带有农业文化色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也必将越来越弱化,不再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我们在昂首进入现代化的时候不应该弃农业文化如“弊履”,毕竟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时代,农业给我们国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欧洲国家都在保护中世纪的城区,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为自己保护好一块将来可能会引起我们回忆的地方。我们应该站在保护传统农业文化的高度来尽可能地将农业文化浓缩聚集到牟氏庄园并保护起来。
  再谈一下“读”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姑且不去讨论这句话本身的正确与否,读好书,长本领后报效国家,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却是千年来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在今天依然不失其进步意义。牟氏家族为家族的振兴,非常重视读书,明清七百年间,栖霞的28名进士中,牟氏家族占了10名。相传,清朝栖霞的于七起义,牟氏家族中的兄弟七个年轻人蒙冤入济南大狱,依然天天读书不间断,一名官吏巡查时,在狱中听到朗朗读书声上前查问,七兄弟称家有祖训,无时不敢忘记读书取仕①。重视读书,重视教育是我们宝贵的文化传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浮躁、肤浅甚嚣尘上,鼓励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发扬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牟氏庄园的文化定位在:中国北方胶东地区以耕读为代表的农业文化。
  2旅游现状论文
  1988年,牟氏庄园在全国的庄园中第一个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山东省的旅游总体规划将牟氏庄园开发项目确定为全省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与晋商大院中的乔家大院比,乔家大院1986年还只是祁县民俗博物馆。而如今乔家大院不仅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4A级景区,年门票收入早已经突破了3000万元。乔家大院与牟氏庄园资源差不多,规模和文化内涵也没有多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差距呢?其中固然有宣传上的原因,但究其本质还是文化定位问题,物质空间只是躯壳,文化才是能够唤醒大家共同感受的灵魂。乔家大院成功在于将其文化内涵准确定位在晋商文化,有了这一文化定位才有了宣传的主体。而牟氏庄园的文化定位不清晰,致使旅游开发只能是表层的、粗浅的、杂烩式的。如果不及时解决文化定位问题,坐等资源逐渐消失,会给牟氏庄园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4旅游开发
  牟氏庄园周边的古镇都村的民房已经拆迁完成,由于资金等原因尚未进行新的建设,这给我们认真分析科学决策牟氏庄园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时间。我们先分析一下牟氏庄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牟氏庄园保护的有价值的传统农业文化、民俗和生活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日渐式微,我们有必要去保护它们。但这种保护不应该是将它们冷冻起来,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给现在和将来的人提供一个场所去体验感受它们,当然在经济社会中,牟氏庄园保护的价值还在于切实的、持久的带来经济利益。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我们慎重的对待牟氏庄园的旅游开发问题。要正确的对待牟氏庄园的旅游开发问题就应该做到旅游定位准确清晰;
  牟氏庄园的旅游定位应该是创造一个场所,让人们在这个场所中体验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尤其是非常具有特点的胶东的农村民俗。静态的建筑固然凝聚着这种文化,但是大多数游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切体会。只有结合上动态的人的活动塑造的场所,才更容易让人们体会和了解。牟氏庄园也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时节推出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狮子舞、大秧歌、跑旱船、骑毛驴、抬花轿,还推出了所谓的“过把老爷瘾、小姐瘾”,甚至于引进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吴桥杂技。这些活动从旅游的角度看,全国的所有庄园都在做,没有体现地方特色,目的非常不明确。更为严重的是,肤浅、吵闹、大杂烩的背后是保护主题的人为模糊,是“喧宾夺主”。牟氏庄园不应该成为一个杂货铺,而应该在保护地方民俗上下功夫。牟氏庄园基本复原了旧时的陈设,能不能让这些陈设代表的民俗在庄园外活起来呢?庄园外民房搬迁后的空地就是很好的空间。以合适的体量,选用与庄园一样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建造织布坊、花编坊、剪纸坊……,恢复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以织布坊为例,庄园内的织机只是摆设,而同样构造的织机在这里动起来。直到六十年代,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柞蚕丝出自胶东,很多人家就是在这种手工织机用柞蚕丝织当地人称为“山绸”的布,用作床单、被面。恢复这样的织布坊,不仅可以让游客真实的体验织布的过程,可以使织布工艺得到保护,而且织出来的质朴自然的“山绸”完全可以开发称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目前烟台所有景点包括并不靠海的牟氏庄园的旅游纪念品,却是南方进来的假冒的伪劣的珍珠项链、贝壳……。应当重视的是这种织布机在民间已经很难找到了,懂得这种织布工艺的人也大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再不注意保护和传承,伴随着喧嚣,几十年后将从我们身边静静地离去,而很难逆转。
  我们正大步走向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着变化。对待传统文化抱残守缺和一味抛弃都不足取。牟氏庄园是不可多得的聚集农业传统文化的晶核,但是保护不应该是将其冷冻起来,而应该让它唤醒现代人对农耕时代的回忆,让后来人能够有机会体验感受这种文化。我们同样应该尽快将这种文化产业化,让其成为地方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注释(Notes)
  ①取自栖霞县志
  ②数字来源于1999年烟台市旅游收入报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
  2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3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文章标题:牟氏庄园的文化定位与旅游开发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lvyou/1144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