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住区研究综述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日期:2011-09-08 08:02 热度:

  摘要: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滨海旅游住区建设逐渐兴起,鉴于其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即理论滞后于实践,因此加强滨海旅游住区理论方面研究是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滨海旅游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滨海旅游住区的概念、特征、选址、规划设计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滨海旅游住区,概念,特征,选址,规划设计
  
  现今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均发挥了支柱产业作用。两者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取长补短、规避风险的组合效应,由此,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便逐日升温。滨海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其与房地产的结合——滨海旅游房地产自然是旅游房地产开发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伴随人们旅游需求由观光型到度假型的转变,旅游房地产住宅化倾向日趋明显。由此,滨海旅游区内滨海旅游住区建设正逐步演变为滨海旅游房地产开发的主流。
  1.1滨海旅游住区的概念
  旅游地产是中国学者首创词汇,在欧美国家没有旅游房地产的固定词汇。在我国旅游地产的概念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其分类更是具有多样性,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是按为游客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将旅游地产划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宋丁[1]、文彤[2]均认同了旅游地产的此类划分方法,提出旅游住宅地产是指与旅游区高度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及关联空间。郝彦苹[3]在文章中也基本肯定了旅游房地产的此类划分方法,但又略有改动,将其范围进一步缩小,强调住宅为“第一居所”。此外,仝德[4]等对旅游住宅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们为使旅游住宅地产的概念更加明晰,将旅游住宅与景观住宅以及其他住宅项目和旅游地产进行了辨析,提出旅游住宅是景观住宅的子类,具有长期居住功能,强调了其对旅游资源的依托性。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学者们侧重从三方面阐述旅游住宅地产的概念:①强调其对旅游景区的依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②强调其居住功能;③强调其居住时间的临时性即非永久性。现有概念研究基本涵盖了滨海旅游住区的主要特点及其大致范围,但仍缺乏全面性和综合性,概念不乏模糊之处。
  这里笔者提出滨海旅游住区为处于滨海旅游度假区内,依托于滨海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度假旅游者提供闲暇休闲、娱乐、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而建造发展的具有完全产权的非永久性居住的住区。
  1.2滨海旅游住区的特征
  目前有关滨海旅游住区特征的专题研究较少,考虑到滨海旅游住区特征与度假旅游、滨海度假旅游以及旅游住宅地产的特征具有相关性及相似性,由此我们可将以上三者的特征研究作为滨海旅游住区特征研究的参考。
  李媛[5]等在文登市南海新区滨海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强调了滨海旅游住区居住品质高、景观资源良好的特点。闫莹[6]等在秦皇岛市滨海特色住宅小区设计中强调了滨海旅游住区的景观性和融海性。
  滨海旅游住区属旅游住宅地产的细分类,旅游住宅地产的特征对于滨海旅游住区具有普适性,仝德等[4]从区位选择和市场定位角度将旅游住宅地产特点总结如下:品位高、价格贵、区位选择挑剔和市场定位集中(客户群指向明确)。文彤[2]从产业经营角度将旅游住宅地产的特点概括为:旅游住宅与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具有相近性,其定位上具有高端性,经营上具有短期性,利润上具有交替性。另外,一些学者从景观学角度出发将旅游住宅地产划为景观房产的子类,强调了其景观性、休闲性、舒适性和娱乐性。巨鹏等[7]从景观设计角度总结了景观房产的特征,对于旅游住宅地产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滨海旅游住区与度假旅游、海滨度假旅游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以上两者的特征研究对于滨海旅游住区特征总结具有借鉴作用。周建明[8]从度假主体和度假时间角度出发将度假旅游特点总结为客流市场相对稳定、游客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比例大;从度假环境角度出发强调其应具有舒适性、康益性和安全性。王大悟[9]从度假环境角度出发更加强调其休闲性。刘家喜[10]、陆林[11]等从度假时间角度考虑强调了度假旅游的季节性。
  综上所述,现今学术界对滨海旅游住区特征研究较为片面,综合性不强。笔者提出滨海旅游住区的特征可从其与普通城市住区比较中得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居住主体和居住区位上各有不同。其中居住主体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住户社会阶层、年龄特点、行为特点等几个方面。
  1.3滨海旅游住区的建设选址
  目前滨海旅游住区建设选址的专题研究较少,一些学者在探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布局中有所提及。如保继刚[12]等指出海滨度假区的类型和功能定位不同,其各类用地间功能布局和形态特征则各异。皮尔斯[13]指出临海建筑物平行于海岸呈线性布局,由海岸向内陆各类用地布局依次为:商业区、商店及娱乐设施、旅店和B&&旅馆、居住区。还有一些学者从安全因素角度出发讨论了滨海住区的建设选址,如缪小龙[14]指出海景房建设应注重规划,选址于地势较高的场地,且距离海岸线一定距离,以保护海滩资源。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方面探讨了滨海住区的建设选址问题。如滨海旅游住宅因潮气较重一些学者主张其应选址于距离海岸线一定距离的范围内[15]。
  综上所述,现有滨海旅游住区选址的相关专题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理论性不强。事实上滨海旅游住区选址涉及交通、安全、舒适、景观等多方面因素,研究时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同时还可根据滨海旅游住区定位的侧重点不同,适当将某些因素做着重处理。
  1.4滨海旅游住区的规划设计
  目前国内关于滨海旅游住区规划方面的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方面主要是将滨海旅游住区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其与度假区其他功能设施或度假区外其他区域的相互关系。如在滨海旅游住区设施配套研究中,蓝岚[16]指出滨海旅游住区周边应配有购物、休闲、娱乐等设施,且应与城市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
  微观层面主要研究滨海旅游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以及其内部景观环境设计、场地设计、交通组织的方法等。其中前两者现有研究相对较多,INSKEEPEdwardp[17]从景观环境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了滨海旅游住区的住宅群体组织方式。吴狄[18]以位于海河沿岸的海景公寓项目开发为例,指出其规划设计定位应强调功能质量优良、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文化上乘三方面。蓝岚[24]指出滨海旅游住宅地产投资、休闲功能两相宜,其消费群体应主要定位为国内外城市居民中较富裕阶层。鉴于滨海旅游住区独有“临海”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故很多学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其景观环境设计方面。周建明[8]指出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营造应体现出舒适性、康益性和安全性。闫莹[6]等以秦皇岛市某滨海住区为例,分别从规划布局、道路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方面阐述了滨海旅游住区特色景观环境的塑造方法。李媛等[5]以文登市南海新区某滨海住区为例,从建筑布局、亲水环境设计及其与海岸线关系等方面入手,寻求滨海旅游住区优美景观环境的塑造方法。另外对于滨海旅游住区交通组织问题学者主要是从动、静态交通组织两方面进行研究。刘家喜[10]等针对滨海旅游住区季节性特征,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停车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吴骥良[19]指出美国海松树种植园度假村设计了一种双“T”道路系统,在增加地块容量及建筑临海面的同时,为小区环境带来了更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的滨海旅游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内容肤浅,主要停留在景观环境塑造方面,其中又多以“亲海性”、“融海性”景观设计为研究重点,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其次滨海旅游住区住户区别于普通城市住区,现有滨海旅游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缺乏针对住区住户特点进行的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即研究缺乏针对性。此外,现有研究对于滨海旅游住区功能布局、设施配套、户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我国滨海旅游住区在建筑布局、形式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今后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滨海旅游住区的规划设计做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1.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住区相关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是从旅游、地理角度展开,缺少规划设计、行为学等多视角、综合性研究;从研究深度来看,缺乏系统性深层次细分类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较多,缺乏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丁.关于旅游住宅地产的十点提示[J].特区经济,2003,(3):
  [2] 文彤.城市旅游住宅地产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6,(9):
  [3] 郝彦苹.基于SWOT分析法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选择[J].产业观察,2008,(5):
  [4] 仝德,冯长春,王建华.旅游住宅的概念特点及市场定位分析[J].开发与建设,2006,35(303):
  [5] 李媛,李宏利.文登市南海新区滨海居住区设计方案[J].低温建筑技术,2009:
  [6] 闫莹,邢光敏,赵艳珍.秦皇岛市滨海特色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7(11):
  [7] 巨鹏.景观房产研究--背景、现状与未来[J].旅游学刊,2002,17(1):
  [8] 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1):
  [9] 王大悟.旅游渡假区开发观论析——对当前旅游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6,20(2):
  [10] 刘家喜,谢兴宝.基于季节性特征考虑的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2004,37(2):
  [11] 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滨海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J].地理学报,2002,57(6):
  [12] 保继刚,刘俊.三亚海滨度假区形态研究——以亚龙湾、大东海、海坡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
  [14] 缪小龙.从印度洋海啸反思海景房建设[J].福建建筑,2006,11,97:
  [15] 阿勒.舟山海景房产:藏在深闺待人识[J].楼市投资:
  [16] 蓝岚.买海景房,你准备好了吗[J].社会观察,2005,12:29-30:
  [18] 吴狄.海景公寓项目的市场定位和规划设计[J].天津建筑科技,2005:291-293:
  [19] 吴骥良,邱昌年,张怡.度假区开发设计手册[M],2003:

文章标题:滨海旅游住区研究综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lvyou/1015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