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期刊投稿新时期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对策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6 17:27 热度: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东盟的经贸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所做出的战略选择。分析了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进程、经贸合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加强其经贸合作、贸易往来的策略,以期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经济学期刊投稿,贵州,东盟,经济贸易合作,问题,对策

  东盟地区濒临中国西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其区位优势,中国与东盟在贸易往来、投资以及其他经贸项目中合作不断加强,相互间经济政治关系日趋密切。贵州深居内陆腹地,是东盟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

  1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进程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成立之初只有三个成员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越南等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2003年,中国成为东盟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贵州省坐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应积极发挥其西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大贵州省对外开放的力度,与东盟进行深入的双边合作,使其贸易往来频繁。

  1.1贵州省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贵州省深居内陆,开放程度不高,经济比较落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尤其是2012年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带来了希望。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进出口额在波动中迅速上升。其中,从进口额来看,1978年贵州的进口额是1360万美元,2012年进口额是改革开放之初的 124倍,达到了167933万美元;从出口额来看,1978年贵州的出口额是256美元,而2012年则达到了495223万美元,是1978年的 1935倍,可见其出口额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关税减免、贸易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非常明显,从2010到2012年这三年间,出口额增长率分别达到42.14%、5601%、64.87%。纵观贵州省近年来的贸易状况,其进出口贸易在波动中快速增长。

  纵观近年来,贵州省进出口额变化是呈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基数较小,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偏低,进出口货物额不高,使得全省进出口规模较全国其他省份仍然处于落后水平。同时,由于新兴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国际贸易交易不足,相对于广西、云南国际经贸发展状况,贵州进出口贸易比较落后。根据以上分析发现,美国金融风暴,对贵州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贵州省对外贸易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1.2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西南经济区的东翼,具有西南地区与东盟开展边境贸易、腹地和西南经济区与华中经济区商品集散地及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东盟历来是贵州省进出口的重要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后,各国相继出台税收减免、产品扶持等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以及资金投入。

  在贵州与东盟贸易往来中,贵州主要发展和出口初级工业品以及技术含量低的纺织、化工、生物技术、传统中药等行业;同时,贵州对东盟富有吸引力和有比较优势的轮胎、化肥、钢绳、烧碱等产品,以及食品、中药材等的出口量将会有明显的增长。此外,在能源贸易中,贵州与东盟的合作空间比较广阔,相关资料预测显示,贵州在未来的20年间电力市场前景较好,市场广阔。但是贵州的资源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上述分析发现,近年来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主要集中于传统药业、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等方面,其市场前景广阔,自身区位优势突出,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历史所趋、民心所向。

  2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关税制度、产品生产技术等的影响,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双边贸易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由于受传统贸易思想以及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匮乏的特征的影响,在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还基本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阶段,所交易的农产品仍是以大米玉米、天然橡胶、鱼产品、木薯、花生、油菜等初级农产品,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同时还有部分农产品相互重叠,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甚至是零附加值,对双边贸易国家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在进出口的工业产品方面,贵州与大部分东盟国家主要发展零部件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因此,这种单纯依靠进出口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品,附加值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质量也尚未达到国际标准,从而使得贵州与东盟贸易发展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

  2.2贵州与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利用不充分

  贵州的比较区位优势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原因在于:一是贵州深居内陆、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于广西、云南这些省份相比较而言,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难以与之抗衡,与东盟贸易的发展速度比贵州更快;二是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势力的干涉,这些国家的势力已经严重干涉东盟的经济贸易,并牢牢占据着他们的垄断产业。如在能源产业方面,美国和荷兰的石油公司基本占据着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在电子产品制造业方面,被日本公司牢牢占据和垄断。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跨国公司打着自由贸易区的旗号,在交易中享受着最惠国待遇以及其他的关税优惠政策,不断扩张他国产业,使其国外贸易环境日趋恶化。为此,贵州与东盟各国必须认识到,单纯地进出口金属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难以占据市场,也终将会被竞争对手所取代,所以必须与其他省份相互合作学习,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推进出口产品的转变,成为贵州与东盟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   2.3贵州与东盟双边贸易依存度较低

  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而言,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贸易的开放程度也就愈高。纵观贵州与东盟近年来的贸易进出口状况,其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而且双边贸易中还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可见双方贸易依赖程度不高。同时,其贸易的规模较广西、云南而言也较小,而且贸易产品单一、优势发挥不充分,使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很滞后,而且可以说,贵州外向型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3促进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策略

  东盟作为贵州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合作伙伴,贵州省商务厅正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及各贸易进出口单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以及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指引下,提高对外开放力度及依存度,进一步促进贵州与东盟双边投资和外贸业务的繁荣发展。

  3.1提高贵州与东盟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主要以进出口初级农产品以及粗加工的工业品,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因此对促进双边贸易往来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为此,在当前的贵州与东盟贸易中,应该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双边贸易环境,充分发挥贵州与东盟的区位优势以及特色产业优势,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一是东盟国家各国贸易发展较贵州而言,比较繁荣,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应成立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对东盟市场的跟踪与调研,保持与东盟各国联系,交流双边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贵州应该以高新技术产品代替传统的初级农产品以及粗加工的工业品,这些高新技术产品涵盖云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电子技术,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增加技术投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以及新兴产业中的环保业和旅游业等,是贵州出口贸易结构发生转变;三是调整贵州进口结构,贵州省将以往以中高档消费品为主转变为进口先进设备和中高档原材料为主,在进口产品中不再是单纯地进口消费型产品,而是进口生产型商品,在对东盟产品的使用中,提高其产业的技术结构和水平,与东盟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并把与东盟的对外贸易做大做强。

  3.2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贵州与东盟贸易优势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东翼,深居大陆内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较低。但是,贵州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具有诸多区位优势:一是从贵州省的地理区位上来看,被誉为西南经济区的东翼,具有西南地区与东盟开展边境贸易、腹地和西南经济区与华中经济区商品集散地及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为此,在贵州与东盟贸易交流中,应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咽喉之地理优势,加大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二是贵州省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且总量丰富,有自然资源宝库的美誉,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其中,贵州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874.47万千瓦,能够开发和利用的为1325万千瓦;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仅次于陕西和内蒙,其储量占总储量的5.2%,是西部大开发重要工程“西电东送”的产地之一;由于贵州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所以该省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3700余种,这也是贵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贵州地处横断山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山清水秀、色彩斑斓、溶洞形状各异,这里珠连璧合、相映成趣,

  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在未来的贸易合作中,要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上日程,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将形成广州-桂林-贵阳-昆明-曼谷的一条世界级观光旅游线路。三是贵州还是中国重要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技术力量雄厚,为整个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贵州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总的来说,在加强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充分发挥双边贸易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

  3.3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对外依存度

  东盟是贵州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主要的进出口对象国,在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和平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与东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是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加快对接。坚持早研究、早谋划、早应对,形成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将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在东盟,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其带给双边贸易的机遇。二是东盟降低关税准入。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东盟平均关税为6%,而中国关税为10.4%。因此,贵州可以在充分利用其现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如贵州食品、中药材制成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等的出口,以适时享受关税减免带来的好处。三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贵州与东盟贸易中,按照“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的经贸发展战略,健全关税减免、运输贸易等制度,不断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机制,加大重点出口产品的支持力度。此外,在贵州与东盟贸易中,在加大重点贸易扶持力度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以及初级加工产品加工业,在双边贸易中促进其经贸合作,为各自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秦宇.贵州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胡晓,郭大炜.贵州与东盟的贸易发展问题初探[J].经济视角,2011,(06).

文章标题:经济学期刊投稿新时期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227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