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作为一定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进行的重大、带有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广泛的。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并由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以此为视角,首先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述评,讨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合理性,最后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本文选自《现代经济探讨》。《现代经济探讨》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1982年1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30多年来,不断发展创新,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本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年度)、全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2011年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发展路径,合理性,协调发展,现代经济探讨
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考证后发现,区域经济一般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发展: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对于均衡发展模式而言,它对资源分布和资源整合的要求较高,并且要在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下才能得以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实施,原因是上述两类条件很难同时得到满足,取而代之的便是处于资源优势或者政策优势的区域能够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当然,非均衡发展并非某些因素的简单叠加,除了需要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率外,还应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的依赖程度,避免“非均衡发展”向“畸形发展”的转变,消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可见,作为一定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进行的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并由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以此为视角,首先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述评,讨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合理性,最后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实现进行了探讨,这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被看做是一种扭转“非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只有在非均衡的前提下全方位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主要观点述评。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经典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现有资源的稀缺性为视角,对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产道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和倒U型发展理论等。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论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时,还是会遇到以下问题:
1.缺少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它们都未能阐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度”,即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并不明确。为此,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之间谁更具有较高的效率。虽然这一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等领域,难以通过实证分析对此作出回答,但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却显得至关重要。
2.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存在分歧。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方面。比如,佩鲁不主张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赫希曼与缪尔达尔则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而在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上,赫希曼与缪尔达尔也存在分歧,赫希曼认为,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会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缪尔达尔则正好相反。至于“倒U型理论”的支持者们,他们则完全不相信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忽略了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对发展对非均衡的依赖性较为关注,在这些理论看来,无论区域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非均衡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模式和未来趋势,对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重视。当然,其中也有持中性意见的情况,威廉姆斯(倒U型理论的支持者)就注意到了均衡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增长对均衡的依赖性会显著的增强。
二、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路径特征。
1.部分区域在产业的带动下率先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国外的发展实践看,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紧密。
对于这样的地区,其经济和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跨行政区的“增长极”已经形成,而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作用下,各省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增长极”性质的区域。但是,也有一些原材料大省却并未因资源优势带来经济优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较为吃力。
2.区域经济在资源限制下“无弹性”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能否得到快速的变化,是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的。这种情况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表现的极为特殊: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很多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很高,人类密集居住的可能性不大(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致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限制。而在东部沿海和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资源上的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时间未能完成实质上的突破。
三、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1.要素区际单项流动和极化效应使区域经济向“非均衡”方向倾斜。
在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东部地区给予的资金与政策上的倾斜是有较大力度的,这不但直接的导致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极大改善,还使得中、西部的人才、资金等可以流动的要素大规模的向东部地区转移,一些东部的省份或者城市已经成为“知识输入型”和“资本输入型”的双型区域,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极化效应十分明显,同时也直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持续扩大。虽然这种极化效应会在中西部资源向东部流动的同时,产生一定的“回波效应”,但这种效应对西部地区而言实际上是消极的和负面的。
2.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差异促使区域经济向非均衡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部一些地区已经能够完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目标,而一些位于西部的地区却由于能源、交通等成本相对较高,处于经济发展的下风。此外,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国有重工业为主,而东部地区则在利用西部地区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加大,即便有一些地区在“倾斜式”生产方式的作用下获得了暂时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是好于西部地区的预期。
3.经济边界的分割默认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产要素的流动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行政区划形成的空间边界的阻碍,多年来,这种行政区划对经济边界的分割状态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是以当代的眼光进行审视,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还是理由充分的。即使同处于同一个省区内的邻近县域或者县域之间,其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成效也可能差异巨大。
四、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构想与实现。
1.建立完善区域经济的分层调控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就需要优化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模式,强调全国的统一性和区域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区域内地方政府是一级行政机构,在行政指令、经济杠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调控权,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等方面,其权威性与操作性不容置疑。为此,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互补与分工协作,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充分的发挥区域经济的增长优势,促进区域的产业化和结构的优化。
2.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
目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显著事实是,一些不配套的政策和投资会不顾产业分布,全面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和投放,致使本该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无法获得其中的能源和政策,基于资源的区域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为此,需要分区域的进行产业政策的投放,促使不同地区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发展一些高收益的特定产业,使区域经济的工业结构更加多样化。此外,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该充分注重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通过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推进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加速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间的合作。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需要在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推进区域间的合作和联盟:①发展规模经济,在优势资源、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地区之间,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以此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②通过发达地区之间的强强联合,打造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③促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联合,使发达地区能够对落后地区进行支援,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使落后地区能够在产销联合、投资联合、技术联合、进出口联合以及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获得收益。
五、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除了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外,还应该更多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调研,发现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通过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使现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方向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孙战文,沙鸣。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性浅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57-60.
[3]王志凯,史晋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及原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91-103.
[4]姜威。资源整合模式解释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一个新视角[J].商业时代,2012,(28):134-135.
[5]李玉江。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03):38-41.
[6]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0,(10):12-18.
[7]朱纪慧,朱兵。区域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布局[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08):17-19.
[8]姚灵。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不均衡增长的改善[J].中国流通经济,2008,(12):56-59.
[9]贺正楚。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76-79.
[10]段娟。从均衡到协调: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考察[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