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发展探讨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06 08:21 热度:

  【摘要】企业要发展、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在企业中建立人本管理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本文化,企业管理,应用发展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企业以人为本,不拘一格地引进和使用人才,并且在工作中真正地关心、尊重、信任他们,使得他们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推动企业不断地发展。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意味着人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其它资源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狭义的人本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而广义的人本管理还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人文关怀。
  一、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
  (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巧。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创造辉煌的业绩。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3)尊重每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存在,是由于它被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应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5)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管理者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协同作战的团队。
  二、企业人本管理的实现途径
  1.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其素质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本管理注重激发人的潜能,实施员工培训工程,是开发人的潜力的重要手段。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行为主体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促使其隐性和显性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发展需要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创造能力高的人,进取精神较强,能够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企业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文化和一个能加速学习、开发创新产品和流程的系统,培训员工学会自我思考,增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会使用创新工具如“脑力激荡”等,全面提高素质,促使员工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企业中群体甚至整个企业的学习。
  2.制定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制度策略。(1)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包括管理体制选择、职务设计、人员安置及组合等内容。由于它决定员工的责任和权利,因此,搞好体制改革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将职务设计与人员安置相结合,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2)公关策略。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向公众介绍企业文化、成就及发展前景,介绍用人标准及用人策略,这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吸纳所需人才及劳动力。同时建立通畅的人才及信息渠道,对获得补充专门人才及合格劳动力至关重要。
  3.建立有效的人员激励机制。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主导方式是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激励的过程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企业发展的后劲,企业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积极性、创造性、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企业中从事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智力的开发,而企业智力是一个很大的变量,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当然,激励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还有精神形态的,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不能解决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物质激励机制,又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起符合国情和本企业实际的精神激励机制。
  4.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人本管理体系中的最新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企业价值观建设,要求管理组织的变革适应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实施,管理手段的运用既要突出责任目标,又要变硬化管理为软化管理,以培养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构筑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我们既要在吸取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纳入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又要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吸纳传统文化中对德的注重的合理思想,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即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形成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本土文化。
  三、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举措
  1.情感管理。所谓情感管理,就是把握好人的本性和欲望,激发、发展人性中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给人向上的动力和希望;同时,对人的欲望予以关注,竭力抵制不良欲望,大力引导和满足正当欲望,从而实现员工的价值追求和企业发展动力的巧妙结合。
  2.文化管理。所谓文化管理是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已经化为一种柔性管理,强调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强调营销的柔性化,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
  3.民主管理。所谓民主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企业组织者在做出决策时让员工参与决策,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会提高他们的士气,被征求意见的人多一些,人们的士气就会更高一些;民主化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组织者集思广益,办企业必须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全员经营。
  4.能人管理。所谓能人管理,就是要发现有能力的人才,并且要让能人管理好自己。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学习造就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企业组织管理者要激励和保护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性精神。企业管理者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贮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真正实现人事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因此,组织管理者要不断增强管理的柔性因素,注意做好有关人的各项工作,注意感情投资,重视倡导企业精神,重视民主管理,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自我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就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和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作奉献。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管理者鼓励员工自己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组织管理者要信任人,在承认人的自主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五、结论
  企业通过围绕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就是要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真正确立起人本管理的主导地位,形成独特的企业风格,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高度重视员工个体各个方面的需要,提身个体能力和积极性,突出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扎扎实实地构建好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工程,并要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关心、爱护和尊重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冬梅,姜农娟.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商业研究,2003,268(8).
  2.加里•德勒斯.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1.
  3.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文章标题: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发展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51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