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视,公司高管变更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一时之间,在高管变更这一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献,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简单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摘 要:高管变更作为当前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一直深受学者们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管变更的一些研究成果,首先简单介绍了高管变更的内涵;其次,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总结了影响高管变更的因素;最后,分析了高管变更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经管类论文范文,高管变更,内涵,影响因素,经济后果
1.高管变更的内涵
高管,一般是指在企业中具有经营管理权并需要对企业经营效益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国外,高管一般是指董事局主席、总裁以及CEO。在国内,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高管主要指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国外研究高管变更主要是研究CEO变更,国内主要是研究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变更。
高管变更是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和继任行为的总称,是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对企业权力拥有者进行重新配置的行为,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Jensen 和Warner (1988)说:“高管变更是解释约束经理人力量的关键要素”。Weisbach(1988)说:“CEO变更是使得公司委托代理成本最小化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高管变更也是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2.高管变更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二者利益存在偏差,代理人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需要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激励来限制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当然,正如MirrleeS(1976)所说,惩罚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解雇无疑是最严厉、最极端的惩罚措施,如果CEO严重违背股东利益致使公司业绩过差,那么董事会就会解雇CEO,被解雇的CEO不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声誉上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2.2 公司治理理论
契约论、委托代理理论是支撑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理论是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延伸。Hart and Moore(1989)在其论文中也提到这样的观点。Miller(1995)和林毅夫(1997)认为,为了解决代理问题而产生了公司治理。通俗讲,正如宁向东(2005)所说,公司治理可以看成约束经理的“招”,这个“招”可以分为三类:监督、激励、约束,其中约束机制最为重要,也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3.高管变更的影响因素
3.1.业绩因素
业绩因素是引起高管变更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基本所有的研究都支持公司业绩与CEO强制性变更显著负相关的观点。Hermalin 和Weisbach(1988)、Warner和Watts (1988)、Denis(1995)、Dahya和Mcconnell (2005)、Jun-KooKang(1995)、Graziano & Parigi(2003)都得出了高管变更与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国内方面,龚玉池(2001)、沈艺峰(2007)、潘越(2011)等在各自的研究结论中也表明了公司业绩和变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
3.2 内部治理结构因素
CEO变更与业绩关系的敏感性源于CEO与公司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注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基础,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股权结构对CEO变更敏感性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有股权集中度与CEO变更、股权制衡与CEO变更、股权性质与CEO变更、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变更等。
3.2.1 股权集中度
关于股权集中度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有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假设:当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上升时,由于他们的经济利益增加,大股东保护他们的自己投资进而对管理者实施监督的积极性会随着他们的股权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将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东存在着对外部分散股东进行掠夺的动机和能力,大股东也可能是消极的投票者,他们通过与内部人共谋而违背分散股东的最大利益。
3.2.2 机构投资者持股
由于身份独立又拥有足够高比例的股权,而且追求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机构投资者会更有动机去监督公司管理者。支持机构投资者“无为主义”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机构投资者是投机性的市场主体,通常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不高,追求短线交易获利,并不关心公司的长期发展,一旦出现问题就“用脚投票”。当然,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勾结,互惠互利,从而难以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如果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合谋关系,当现任管理层面临离职危机时,作为其“盟友”的机构投资者会对变更高管的决策持反对态度。
3.2.3 股权性质
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占很大比例,通过研究发现,在业绩下滑时,民营企业高管面临被解雇的风险更大。因为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董事会及利益相关者监督高管的动力不如民营企业大。还有的研究把国有企业分为国有垄断企业和国有非垄断企业,国有垄断高管变更对业绩的敏感性远低于其他企业。
3.2.4 董事会特征
在对经理层的内部监督措施中,董事会是成本最低的。董事会特征主要指董事会规模、构成、独立董事比例等,现在学者对董事会的看法褒贬不一,但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董事会特征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独立董事比例。在董事会规模方面,小规模的董事会更容易导致高管变更,但是规模也不能太小。规模过大导致董事会内部代理问题,董事会成员“搭便车”,相互扯皮,决策效率低下。在董事会构成上,外部人主导的董事会更容易引起高管变更。在独立董事比例上,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监督越有效。 3.3 外部治理结构因素
外部治理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法律制度和管制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要有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媒体监督等。
3.3.1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公司治理水平的不同,进而导致在面临业绩压力时,是否能及时更换高管的问题。一般认为,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地区,高管变更作为公司治理的手段是有效的,而且制度越完善,在业绩差时变更率就越高。
3.3.2 产品市场竞争
产品市场的竞争让职业经理感受到外部的巨大压力,破产清算的危险使得经理们努力改善公司业绩,以免自己成为被清算的对象,行业的同质性越强,高管被迫离职的概率也就越大,因为随着同质公司增多,业绩差的高管更容易被识别且更换。
3.3.3 控制权转移
控制权转移市场(并购市场)的存在增大了高管变更的压力。一方面,若公司经营不善就很有可能成为并购的对象,并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管变更,经营业绩良好的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要小的多;另一方面,由于公司所有者担心因业绩差而被并购,他们会及时撤换掉业绩不良的高管,进而选取更有能力的高管来改善公司业绩,降低被并购的风险。
3.3.4 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成熟的国家,信息透明,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经理人员,因此,对于业绩差的高管,董事会一般会及时撤换,并能及时选取更有能力的高管,花费的成本也不会太昂贵。在经理人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国家,寻找更好的高管比较困难,更换成本较大,考虑到更换成本,董事会不会随意更换高管。
3.3.5 媒体监督
媒体监督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外部治理机制,通过总结,我们得出媒体监督影响高管变更的三种机制:第一,通过媒体的信息传递,可以降低管理者和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如(Miller,2006);第二,媒体监督让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如Dyck等,2008),调查公司及高管行为,公司为了减少监管部门的惩罚,提早解雇不称职的CEO;第三,我国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会特别重视自身声誉,会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感到羞耻,董事会为了维护自身及公司声誉会更换责任人。
4.高管变更的后果
4.1 组织战略的改变
人们一般会认为,正是由于现任高管的组织战略失误导致了经营业绩较差,进而导致了高管被迫离职,那么继任高管为了扭转业绩,也为了同离任高管划清界限,继任高管倾向于实施自己的组织战略。Miller 分析了36 个公司,认为CEO继任会带来组织的战略变换,特别是外部继任的高管给组织带来的战略变化更大。
4.2 高管团队重组
有些学者提出,高管变更后,团队成员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前任高管任命的管理人员可能对自身持有消极态度;(2)使自己周围的工作团队中反对自己新政策的人保持沉默;(3)引入符合自己心意的新管理团队。
4.3 经营业绩
更换高管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当前经营业绩,对于高管变更后公司的业绩能否有所改善,学者们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基于有效治理假设,即变更作为对不良业绩的极端惩罚,给继任高管造成很大压力,在变更的威胁下,继任高管会更加勤勉尽责;再者,既然解雇的是无能的高管,那么选聘的继任高管会更有能力。二是替罪羊假说,即当企业业绩差时,高管只是被当做了替罪羊,所以更换高管并不能提高公司业绩。三是“恶性循环”假说,即更换CEO对公司业绩会有负面影响,因为高管不断变更将导致公司人心惶惶,高管变得紧张和不安,使公司更加不稳定,政策也不连续。(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Jensen,M.C.,and Warner,J.B.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mong Corporate Managers,Shareholders,and Director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3-24.
[2] Weisbach.M.OutsidedirectorsandCEOturnover[J].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 (20):413-460.
[3] Dahya,J.and J.J.McConnell.Outside directors and corporate board decision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5,11(1-2):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