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将有效提高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使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以2011年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战略新兴产业开发强度与公司当期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负相关;开发强度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存在正相关;开发强度与公司成长能力存在部分正相关;企业开发强度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及未来增长能力正相关。
关键词:企业管理论文,战略新兴,长远,开发强度,公司绩效
一、引言
如何通过不断的创新来主动适应日益开放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是很多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研发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项基础和关键的活动,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方面做出有关规定,将企业的收益额与企业的费用分开进行处理。新会计准则中加强了对无形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在企业表中对无形资产得到规范。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一种以技术创新作为导向型,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在此行业的发展相互适应,认真的研究在此行业发展中的最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产品研究过程,使企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Woolridge(1988)提出将企业的盈利性资金中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的项目的研发的资金,这样能够不断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将企业长期发展效果与企业的经验理念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使企业得到一种支出型的增长方式。2008年,在企业的投资性方面,应对企业的未来方向做出正面的评价,将市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同样也是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的评价,较好的研究在利益支出方面,所能涉及的方面,一定要广泛。Bae&Kim(2003)在应有价值方面,实现全方位均衡发展,并由此作为重要的研究阶段。使其在某种方面更具有时效性与可行性。针对在某种行业所提出的问题,某种正向问题的分析时,将有关的阶段,对未来的业绩做出预测。保证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到最大的回报,这种利益之间的差异度与显著性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以此作为重要的出发点。Karjalainen(2008)对企业的支出方式进行了调查,将未来企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在综合的绩效评价性体制研究方面,选择适当的公司样本对企业在此方面的有关投入回报进行研究。
(二)国内研究国内在企业业绩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欧进士(1998)调查研究了企业的发展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不同的行业,业绩也是不同的。李映照等(2005)对医药上市公司作为一种新型上市公司做出了实际的分析,对药物的研发与实际的药物药效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并以此作为一个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的样本,说明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企业不仅要注重对经验策略的制定,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有关项目的研发。2006年,又有许多学者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体制渗透到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管理过程中,将企业应有的费用与有关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的进行探讨,并提出企业的支出与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刘德胜(2010)在项目研发水平与绩效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将企业的相关支出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明确,这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大多数学者得出的结论主要有R&D产出具有滞后性且对盈利能力作用显著(梁莱歆,2005)、R&D投入与业绩正相关且影响逐年减弱(2006,程宏伟)、R&D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效果且与盈利能力作用显著(王玉春,2008)、R&D投入与业绩正相关但没有滞后影响(张济健,2009)。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企业R&D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根据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管理层与股东进行利益协调,使得管理层在作出R&D投资决策时,更加注重研发项目对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公司价值提升的作用。因此,总体上R&D投入能够提高公司的获利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在企业对新技术进行开发时,需要不断的推动企业的业绩发展,这也同样为企业在此方面长效化发展提出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将企业在未来的支出型研发业绩与企业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同时注重企业的资产,这对企业的资产配置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何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探究支出对其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将有关公司的绩效支出与公司的绩效做出评价,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均衡的绩效评价体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假设:
H1:公司在开发科研等开发方面的支出与绩效的关系为正比例关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R&D信息越来越多,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研发能力,从而改善了对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产品的预估性,特别是为投资者进一步的对产业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的做出了一个全新的估计。投资者一般假定企业研发投入会使得企业业绩得到提升,这一信息会反映到对公司证券价值的预测上,进而反映到公司的预测价值上。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了开发支出,将企业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支出作为企业的总资产中的一部分,这种研发技术是总资产中的一种隐性资产,使得公司的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从而带动企业未来的绩效的提高。据此,提出假设:
H2: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开发支出与未来公司股票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
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的成长,从而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公司的成长性也是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未来价值之所在。公司研发项目的投入,是为了使得公司的产品或者技术在市场上有差异化的优势,公司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进而能够使公司不断成长壮大。据此,提出假设:H3: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开发支出与公司的成长能力正相关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根据Wind金融数据库中战略新兴产业分类,其中有七大战略新兴行业中所包含的公司信息,总共有504家企业(截至2013年3月2日)。根据研究需要剔除没有公布“开发支出”以及因财务数据缺失而无法计算相关变量指标的企业,最终获得109家企业的样本,样本公司行业分布见表(1)。本文使用的是2011年公司的单期截面数据,数据的主要来源是Wind金融数据库,分析工具使用的是SPSS18.0。
(三)变量定义(1)开发支出变量的选择与设计。借鉴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方法,使用公司的研发强度来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即研发强度=开发支出/企业营业收入。(2)企业绩效指标的选择与设计。本研究从三方面选择绩效指标:一是对产品的收益总额的衡量指标,可以分为总的产品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营业务收益率(IR)来测量。二是未来股票价值选用的是未来12个月公司股票价值的预测值,用预测市盈率(PPE)来表示。三是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G1)和净资产增长率(G2)。(3)控制变量的选择。本文引入企业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Leverage)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在行业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能掌握话语权,能更好的应对风险。资产负债率表示的是公司的财务杠杆,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具体变量定义见表(2)。
(四)模型构建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1)开发支出与当期绩效关系的回归模型。
DE=a1+b1*ROA+b2*LNSIZE+b3*Leverage(模型1.1)
DE=a1+b1*ROE+b2*LNSIZE+b3*Leverage(模型1.2)
DE=a1+b1*IR+b2*LNSIZE+b3*Leverage(模型1.3)
(2)开发支出与企业未来价值关系的回归模型。
DE=a1+b1*PPE+b2*LNSIZE+b3*Leverage(模型2)
(3)开发支出与企业成长能力关系的回归模型。
DE=a1+b1*G1+b2*LNSIZE+b3*Leverage(模型3.1)
DE=a1+b1*G2+b2*LNSIZE+b3*Leverage(模型3.2)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3)是描述性统计结果。国际公认研发水平在1%以下的企业基本难以生存,而样本代表的新兴战略企业开发支出强度在1%以下的企业占到40.37%,接近一半。国际公认的维持生存的研发强度水平为2%,而小于这一水平的企业占比为60.55%。而研发强度水平达到5%则一般认为该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平,而新兴战略行业样本企业能够达到该水平的企业有17家,占比15.6%。虽然以开发支出来衡量企业的研发水平可能并不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兴战略产业企业将研究阶段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开发阶段的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不足,这也是我国企业尤其是新兴战略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样本企业开发支出强度均值为2.975%,说明整体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能够维持生存,但整体上缺乏竞争力。
(二)相关性分析本文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可以发现战略新兴产业的开发支出无论是与当期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还是主营业务利润率IR之间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甚至与ROE和IR之间具有负的相关性,说明企业可能存在不合理开发支出现象,或者说企业通过开发支出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并没有成功,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当期的盈利。因此,根据表(5)的分析,初步否定了假设H1。表(6)表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开发支出与企业未来的股票价值(预测市盈率,未来12个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相关系数为0.348,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开发投入越多,对外界传递了更有利的信息,从而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上涨。因此,假设H2得到了初步验证。表(7)表明企业开发支出与公司的成长能力之间没有表现出确定的相关性,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G1的系数为-0.10,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一定程度上说明开发支出的过多投入不利于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加。而开发支出与净资产增长率之间在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两者的系数为0.043,比较小,说明开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资产的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程度比较低。之所以与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支出是作为资本化无形资产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这种资本化了的支出有利于公司资产的增加。因此,假设3得到了部分支持。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可以看出,模型2的R方为0.246,调整R方为0.225,当前的文献研究并未对R方有太高的要求,说明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所选择的解释变量一定程度(22.5%)上解释了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之间的关系。表(9)结果显示,开发强度DE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PPE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且DE的系数为98.092,说明新兴战略产业公司的开发支出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开发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公司未来的股票价值将会上升98.092个百分点。通过表(9)可以发现,公司规模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其系数为-5.908,说明以总资产表示的公司规模不利于公司未来的股票价值的提高,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规模较大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不看好,反倒是更倾向于看好小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假设H2得到了很好的支持。通过表(10)可以看到,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开发强度与净资产增长率G2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系数为0.21,说明开发强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企业净资产的增长率会增加0.21个百分点。控制变量LnSize和Leverage都没有通过检验。假设H3得到了部分验证。
五、研究结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战略新兴产业的总体投入低于国际标准,说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仅能够维持生存,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兴战略产业企业将研究阶段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开发阶段的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不足,这也是我国企业尤其是新兴战略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2)通过模型的推理验证,战略新兴产业的开发强度与公司当期的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开发支出乱用、开发失败、开发结果没有造成当期收益等情况;开发强度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投资者从长远的角度十分看好战略新兴产业的价值增值;开发强度与公司成长能力存在部分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开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资产的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程度比较低。之所以与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支出是作为资本化无形资产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这种资本化了的支出有利于公司资产的增加。(3)验证了战略新兴产业开发强度与公司未来股票价值与未来增长能力的正相关性。说明公司开发强度的增长传递给投资者的是积极的信息,这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进市:《研究支出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8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