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企业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企业研究》(半月刊)1985年创刊,至今已走过27年的风雨历程,她真切地见证和纪录了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在大变革时代摸着石头“过河”、肩着使命“过海”的伟大实践。在林林总总的刊物中,独辟蹊径,定位明确,深受高端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摘要:建筑业是影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笔者分析了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筑业企业改制的对策,希望对引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改制,问题对策
一、我国建筑业企业改制中存在问题
根据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实践,建筑业企业在改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产权制度,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产权的实现形式的制度。如何构造建筑业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及实现的有效形式,从而使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这是建筑业企业改制的难点之一。
在目前情况下,产权制度改革遇到一些新问题。一是多数国有企业改制时,国家股与法人股比例往往很大,常常占到70%左右,达到了绝对控股的地位。其结果,政府就可以通过国有股权代表来操纵企业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造成新的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二是相当多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都采取了职工参股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施工企业是将“百元工资含量节余”配股一部分,职工自己拿一部分现金进行参股,其份量是不算多,领导和一般职工的比例差距也不大,仅具有象征性意义,达不到所谓“连股、连利、连心”的目的,形成了一种职工持股上新的“大锅饭”形式。三是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微利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这种投资回报率较低的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在股权设计和股份募集中,对各方出资认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立和动作很不规范。一个企业有没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衡量真假公司的试金石,是公司制与国有企业的根本区别,也是标志一个国家有没有搞市场经济的分水岭。纵观我们的改制企业、不规范,不到位者比比皆是。
3、企业负担沉重。建筑业企业负担问题如同其他国有企业,是历史形成的。概括地说企业负担主要是冗员多,过度负债和企业办社会。许多企业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多,有的达到了企业总人数的一半。企业“小而全”的自我服务体系,特别是政府、社会福利性职能的支出庞大,不堪重负。此外,由于国家对施工企业的资本性投入较少,工程拖欠款问题仍比较严重,企业不得不依靠举债扩大再生产,形成了高负债结构。大多数企业的负债比例在80%左右,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不利于企业改制和上市。
4、企业改制外部环境较差。首先表现为不公平竞争,招投标中的非正常交易使企业的成本增加,竞相压价导致无利经营或亏本经营。其次是交易过程的不规范性。由于工程任务紧缺,出现了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等现象,导致施工企业资金高度紧张。再次,改制工作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国家没能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及时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和配套政策,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优惠条件,直接影响建筑业企业的改制进程。
二、加快建筑业企业改制的措施
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宏观、微观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依据部分建筑业企业改制的经验与教训,对企业内部而言,重在明晰产权、权责明确,练好内功,实现科学管理。
1、要面向市场、转机建制,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来说,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新的产权制度,理顺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明晰产权关系为基础和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主要体现在财产最终归谁所有,由谁实际占有,谁来使用,谁享受收益,归谁处置等财产中的一系列权利关系。在改制过程中,如何妥善兼顾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利益,是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针对产权制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资产评估与产权界定,股本设置与股权配置等产权改革具体工作,保证改制顺利推进。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有效动作的关键。要使法人治理结构权责明确职能到位,形成有效制衡、动作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这么几个问题:一要规范《公司章程》,二要规范出资者身份,三要规范机构的设置和人选的确定,四要规范公司的运行。有的改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组建和动作不规范,未严格按公司章程办事,导致企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权利与责任不到位,其有效制衡机制未能形成,公司动转困难,我们应引以为戒。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3)实现减员增效,分流人员减负担。国有建筑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均积累了庞大的非经营性资产,企业冗员多,这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在改制过程中,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也是保障改制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内部退养退一批、合同终止清一批、丧劳病残养一批、安置就业转一批、自谋职业送一批”进行人员分流,同时进行资产重组,把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合理分离,切实解决企业高负债率和资金短缺问题,努力降低改制企业的负债率,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为企业顺利改制创造条件。
2、抓机遇、练内功,搞好内部配套改革。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转机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建筑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机遇。但是,企业改制并非一改就灵,国有建筑业企业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获得持续发展,应当注意抓住改制的机遇,下决心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练好内功,搞好配套改革。笔者认为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更新观念、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特性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追求效益。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竞争意识。建筑业企业应结合行业的特点,努力做到工程质量以优质取胜,工程造价以合理取胜,服务态度以诚信取胜,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树立质量第一,科学进步的意识。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视质量为生命,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网络,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严密的监督管理之中。同时,坚持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以过程控制、程序管理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真正使施工的每一个工程都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此外,还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完善各级技术责任制,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以科技进步来促进工程质量。靠质量树立企业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
(3)积极推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落实承包责任制。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是建筑业企业一种新型管理方法。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落实承包责任制,就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实行“集体承包、个人负责,确保上缴、风险抵押、盈奖亏赔”的办法,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情况,风险大小和承受能力,分别选用“全额承包、全奖全赔”、“成本包干、超利分成”、“指标承包、超利提成”的承包形式,把压力和动力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激励、硬约束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的优质、低耗、高效,失去整个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4)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要把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在一起。切实改变以往国有企业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要实行按贡献大小、能力高低、岗位责任进行分配的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者给予重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5)努力完善相应的考核监督体系。应建立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经营者依法按程序决策。财务、审计及监事会、工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履行监督、保证职能。维护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的利益。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各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对于就业的贡献也非常大。建筑业在不断改善人类居住条件的同时,向高空和地下发展,使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