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食品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视。2010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有近七成的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摘要: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大部分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中村的概念、特征、类型、产生机制、改造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基本上建议拆除治理。本研究从积极生态的观点以正面作用为视角,研究兰州市成长型城中村的田园式改造,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加强城乡交流,成为城市中具有生产、教育、休闲功能的基地。这种积极生态的方式是对城中村改造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食品安全论文投稿,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成长型城中村,生态改造,兰州市
其中,超过52.3%的受访者心理状态是“比较不安”,另有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城市居民没有理解和监督食品生产供应链的途径。CSA模式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上门,可以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途径。CSA模式1965年首次在日本提出,20世纪70年代转入欧洲,1985年进入美国[1]。这种模式最初的出现是因为对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2]。现在,CSA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践CSA模式的同时,都得到各自不同的经验。由此CSA模式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内涵,如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手工操作农活;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等;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等[3],美国面积大小不等的CSA模式有200个左右[2]。CSA模式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该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对于解决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根据城中村的空间位置、发育程度、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因素考虑,将城中村分为成熟型、成长型和初生型。本研究重点在于成长型城中村的田园式改造。在成长型城中村保留现有农田,有目的地规划建设实现“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小桥流水式田园风光,让城市的文明和活力进入农村,城乡居民共享田园风光。
1兰州市城中村概况
兰州市处在甘肃省东部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的地位,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辖三县五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331.01万人,农业人口120.65万人。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兰州市城市化的进程推进相对较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城中村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75-1990年的15年间,兰州市传统的蔬菜基地雁滩,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倍,年均增长4.79%;绿地面积减少了30.00%,并以菜地面积减少最多,高达50.00%[4]。近年来,兰州市围绕建设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大了城区建设力度,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域迅速向农村地域扩展,形成了大量城中村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图1-图5)。
兰州的河谷地形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兰州市的城市形态形成了典型的带状组团结构,城市建成区主要沿黄河两岸呈东西向延伸扩展,城中村空间分布也反映出这一特点,主要集中在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4区组成的带状区域内,也成为城市土地变化最大的地带,尤其以城关区和安宁区最为明显。据统计,目前兰州市共有城中村61个(其中:城关区22个,七里河区7个,安宁区21个,西固区8个,高新区3个),农户28228万户,9.8万人。从空间上看,兰州市城中村的大致分布范围:城关区主要集中于“雁滩乡-城关乡-拱星墩”一带;七河区主要集中于“阿干镇-西果园-花寨子-崔家崖一带;安宁区主要集中在“十里店-安宁堡-沙井驿”线;西固区主要集中于“金沟乡-柳泉乡-东川乡-城镇-河口镇-达川乡”一带。
成长型城中村,也叫扩张中的城中村,是指处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与城市用地相交错的村庄[5]。兰州市成长型城中村以地处七里河区西端秀川街道为代表。与成熟型城中村没有农业用地、依靠租房经济相比,成长型城中村有少量农用地,从事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近郊农业,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50%以上。家庭外出打工收入占23%,由原来的务农家庭变为兼业家庭,由作物的商品化转变为劳动的商品化。秀川街道属于兰州市城乡结合的涉农区域,辖区总面积28km2,2010年农业总产值可达到3726万元,果品产量250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7742元。
大滩村位于兰州市的西郊,隶属于七里河区秀出街道,是七里河区与西固区的交界地带,交通便利,运输方便。总占地面积175.3hm2,可耕地面积69.7hm2,总人口1938人,农业人口1282人,大滩社区以盛产优质无公害蔬菜著称。保留这里的农田,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承担起两个组团的隔离带,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实现田园式改造。
2成长型城中村改造新思路——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
2.1大滩村改造计划和已有改造思路
兰州市政府在2005年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的思路,用3年的时间对市区“城中村”分期分批完成改造或整治。改造的主要任务是农民转变为居民;村委会转变为社区居委会;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变为城市混合经济或股份经济;“城中村”转变为现代化文明社区。对于成长型城中村没有明确的定位。目前全国对于城中村的改造研究基本都是实现由乡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但对于有一定面积的农田、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定比重的成长型城中村的改造研究甚少。2.2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的适宜性
2.2.1大滩村具有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的基础条件大滩村现有耕地66.7hm2,村民从事蔬菜、水果的种植,农业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50%以上。大滩村以盛产优质无公害蔬菜著称,主要品种有茄子、辣椒、胡萝卜、韭黄、芹菜、生菜、豇豆等品种,所产蔬菜除供应本市和周边区县之外还远销青海、新疆等外省区,是七里河区主要蔬菜基地之一,2006年完成蔬菜总产量450万kg。大滩村有发展农业的自然基础条件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因此采用积极主动的生态观点,保留农田,发展休闲农业,走城市与农田自然融合的模式[6]。采用CSA模式,建立农场和客户的普通份额或劳动份额的契约关系,通过社区组织家庭式、自助式的宾客服务为特色,加上适当的、可参与的亲身种植、维护和采摘等家庭农业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会乡情农趣,实现“吃在当地、吃在当季”的本地化食品运动。大滩村保留下来的农田,改变过去粗放式经营方式,发展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休闲农业,提供有机、健康、安全的瓜果蔬菜,逐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有机产品和休闲娱乐教育的场所。
2.2.2CSA模式生态农场使农民和社区居民取得双赢效果对于大滩村村民,发展CSA生态农场对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有较高要求。首先要改变大滩村目前的家庭分散承包经营,这种方式重复购置农资、农具,增加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而且农民个体对市场反映不灵敏,生产有机农产品的理念不够清晰,生产经营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缺乏竞争力。把村里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发挥农民自愿的、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组织,加深有机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的理念,增强农业活力,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为兰州市区消费者提供生态有机的健康农产品。与以往的收益方式不同,村民在季节之初就获得了这一年种植的收益,对市民而言也获得了生态有机的健康农产品,参与CSA模式农场的农民和社区居民各自获得所需,达到双赢效果。
2.2.3CSA模式生态农场增强城乡之间交流CSA模式农场在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村民直接见面共同参与生产农产品,避免两者因无法沟通而缺乏信任,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同时市民了解农民的生存压力、生产的艰辛、农作物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这些产品与自己的环境、健康之间的联系,以便接受有机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的价格,并愿意与农民承担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农业生产中加强了市民与村民之间联系,增强了城乡之间交流。作为大滩村的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与市区社区居民的需要直接挂钩,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减少了流通环节的人为安全风险和自然质量损耗而造成农产品损失和浪费。没有中间商,使村民得到公平贸易的权利,增加了收入,从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调动了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2.2.4CSA模式理念生态农场在大滩村实现的必要性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城市对其郊区农副产品依赖程度会逐步减弱,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座城市完全脱离对其农副产品的依赖[7]。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居民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也会剧增。兰州市城镇人口由2000年54.96%上升到2009年的62.66%,人口从159.75万人增加到202.73万人,9年间增加了43.0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蔬菜总需求量不断增加。2010年兰州市全年蔬菜生产总产量达到270万t,而兰州市全年对蔬菜的市场需求量仅为60万~70万t,兰州70%的蔬菜外销,全国市场对兰州市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已经辐射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5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2009年销往外地的蔬菜80万t。兰州是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重要生产基地。对于大滩村这样的蔬菜基地,保留农田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有机生产健康食品的休闲农业,既增强城市自我服务功能,改变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观念,使城市的绿化变成富有活力的自然界的四季变换,实现生态功能与农产品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的有机融合[8,9]。许多城市、各个居民住宅开发小区,都在考虑增加人工绿地,而大滩村这里的天然绿地,与大型游乐场所西部欢乐园、开放式滨河公园和黄河相距紧邻,因此是绝佳的远足、休闲、教育场所。因此,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既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教育场所。
推广CSA模式农场,给村民稳定的直销渠道,引导农业生产转型,更多人能接触和食用到营养丰富、价钱相宜的本地食物,降低生产消耗和损失,保育了土地、拉动了本土经济。农民只需集中考虑改善及提升生产,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开拓市场就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社区居民由于参与计划及耕作活动,加深了了解食物生产的过程和面对的挑战,感受到耕种及分享的欣悦。面对目前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农业生产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推广CSA模式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2.3如何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
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首先成立一个核心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在大滩村村民和社会公开招收一些消费者的代表。这些义务的支持者负责所有农耕以外的一切活动和运作;而村民主力种植和负责管理农场。其次建立一个商业运作模式,双方认清彼此的权责。双方商讨设计财政预算及一个详细生产计划,包括每季的作物品种、收成时段及分量等。第三、设定推广策略及履行会员教育议定价格。第四、管理财务负责营运资金及收支记录。第五、组织物流,运送食物(建立分送点及分送程序)。
CSA模式生态农场和客户的契约关系可以采用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普通份额是城市居民预付一定的金额,农场定期定量变化种类配送蔬菜,采取订购的方式,村民把农场生产以固定分量直销给市民,但保留农场管理和生产决定的完全权利。劳动份额是自己参加劳动,不定期到农场管理、承担种植及收获全部任务。消费者组织向个别农户要求及指定所需的农产品,一同参与农耕工作,并有权做出管理和管运的决定。双方协商建立契约关系后具体操作可以有多种办法。通过这种合作,消费者会预付生产费用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在来年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在利益共享的模式下不仅能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并可支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CSA模式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化的农业与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生产者和市民消费者一起工作,实现食品保障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3结语
本课题研究了兰州市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中村状况。由于兰州市河湟谷地带状核心组团的空间结构特点,受狭窄地形和较大规模的污染型重工业的影响,城市近郊主要以生产蔬菜、瓜果,近郊农用地及绿化带与远郊工业组团分开,这些近郊地带以七里河区的崔家崖村、大滩村与西固区的东湾村、新湾村等为代表,即本研究中的成长型城中村。在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这些对城市起屏障作用的近郊农田面积越来越少,如何能保留成长型城中村的农田,同时增加这些区域农民的经济收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成长型城中村而言,与其在城市不断扩张中被动城市化,不如用积极的田园式生态的改造方法,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实行有别于目前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生产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既保护了城市中的农田,丰富了城市景观,同时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城乡之间交流,给城市提供了生产、教育、休闲的场所。成长型城中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是实现CSA模式生态农场的有利条件,因此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是一种积极的生态田园式改造新思路,值得尝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嘉萱.浅析CSA模式中科学技术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0(6):244.
[2]石静.建一个CSA农场,让城市支持农业[J].旅伴,2009(6):40-43.
[3]屈学书,矫丽会.CSA模式下的旅游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08-11510.
[4]赵军.兰州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7-71.
[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规划师,2003(3):83-85.
[7]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黄胜利,孟音.关于发展都市型农业的一些探讨[J].农业经济,200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