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日期:2011-02-06 18:09 热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要重视诚信建设。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和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反映国民经济运转和企业运行情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会计诚信危机频现,会计水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腐败时有所闻。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润滑剂,会计诚信的缺失给社会各界的利益及社会道德造成了严重损害,使我国本不完善的信用体系雪上加霜。社会呼吁会计诚信,亟须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尽快消除会计诚信缺失的不良影响,把我们的社会变成诚信社会、和谐社会。本文将从会计诚信的定义、会计诚信的缺乏原因和治理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计诚信的定义
  从现有的文献看,对会计诚信的定义有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得到会计界的广泛认同。其一是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的定义:会计诚信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会计服务。其二是由杨雄胜教授首先提出的: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对于以上的定义,笔者认为,有些方面值得考量。一是我们缺乏衡量会计准则是否有效的必要尺度,会计准则作为执业规范和标准、工作评价的依据是否有效都存在疑义,那么会计诚信从何谈起?但这往往超出了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能力。二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的素质问题,如果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没有得到财务信息或是他们没有正确使用它,那么财务信息的提供就不能完全防止使用者监督职能的失败,这有利于界定各方责任,而不是简单归咎于会计诚信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会计诚信是指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能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会计信息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的会计人员,即诚实、守信、不偏不倚依据公认会计准则来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不断完善加强内部约束。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其一,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视角。委托代理关系意味着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的福利成为受托人行为的函数。因此,要使得交易顺利完成,受托人的诚实、守信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是,他们的效用目标通常是不一致的。鉴于此,有效保护委托方的利益和消除委托方的信息劣势就成为必需。现代会计制度恰恰充当了消除委托方信息劣势的角色,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了委托方监管代理方的基本需要。会计诚信原则正是基于此才成为会计生命的。当委托方现实地存在并对会计产生足够的影响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造假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其二,博弈论下的视角。吕长江教授通过建立一个会计诚信缺失的理论模型,说明现有的企业制度破坏了所有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的利益及风险制衡关系,而形成了企业与监管者、事务所与监管者两种利益关系。杨雄胜教授也指出,中国的会计诚信是因为中国会计陷入了“囚徒困境”,缺少真正的委托人。由此可见,“诚信”的实质就是博弈参与方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非正式约束。由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的不一致,从而最终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
  其三,制度资源下的视角。就广义而言,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的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它通常有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构成。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正式规则有以下的缺陷:会计法规的不穷尽性、不协调性,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可选择性。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博弈”空间,这样不仅会使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会坍塌会计正式规则所构筑的抵制会计诚信品质沦丧的防护墙。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全社会的信用制度、监管制度、职业引导制度、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这使得会计诚信缺失成为一种必然。而这仅仅是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对于设计合理的制度,其制度资源的安排也同样存在着失衡问题,因而同样加剧着会计诚信品质的沦丧。
  (2)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法学分析从法学的角度看,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可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就会计而言,它是一种商事行为,而我国未制定单独的商法典,可认为我国是民、商法合一的国家,因此,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民法有关诚信的规定。如果某一会计行为有具体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的话,则应适用该具体法律条款,不能绕过该具体条款而直接适用诚信原则。在我国建立社会诚信基础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法律体系、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由于我国未能用法制增加非诚信行为的成本,所以使得会计诚信缺失成为必然。
  (3)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文化分析诚信不仅是一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因此,职业道德标准的高低直接对会计诚信产生影响。由于我国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于是社会变迁发展与道德规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反差,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历史真空”,造成人们的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也就应运而生,会计诚信缺失也就不可避免。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强调诚实守信与信誉的,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和信誉的基础是脆弱的。传统文化对于违反诚信的约束一般只停留在人的内在道德领域,而缺乏自上而下的普遍的法律制度约束。并且,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单方实践诚信、道德义务型信任,重视以人情为基础的诚信,而不是以市场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型”信任。因此,由于市场经济破坏了旧的道德秩序,而新的标准还未完全建立,导致新旧观念的不协调,使得会计诚信缺失成为必然。对于市场微观主体来说,自身的文化环境对会计诚信无时无刻不产生影响。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第一,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法规执法力度。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要用法制增加违背诚信行为的成本。在我国,要从法律角度增强会计诚信,一方面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法律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会计法》修订时,将其作为会计工作规范和会计信息披露等的最基本要求,将会计诚信直接写入《会计法》。同时,《会计法》应明确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任何违背会计诚信的行为,最终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应注意仅有强硬的法律制裁是不够的,法律制裁还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用。
  第二,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及相关监督体系。监管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府监管,即外部监管,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职责,从对全社会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对违法违规行为、会计失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其二,社会监管,即社会监督,既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还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监督作用。其三,内部监管,即内部监督,是指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应当创立新型的会计监管体系,即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管和内部监管三者有机统一的会计监管体系。同时,完善信用披露及监督体系,增大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力度。
  第三,加快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构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道德风险。一方面,在会计人员的选拔上,要尽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另一方面,会计工作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检查,以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不断提高,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以集体利益为上,国家、集体、企业利益有机协调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会计诚信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而且生活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诚信是建立在整个社会诚信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优化会计环境,一是优化人文道德环境,二是进行全社会的诚信教育,三是优化法律环境,四是优化体制环境。由于在诸多会计作假的恶性事件下,会计成了替罪羊,似乎是罪恶的化身,而会计从业人员则几乎被社会误解异化为一群诡诈不诚之徒。这实在是冤屈之至。“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一部分,只有从总体上优化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才能将陷于国法(会计法等)和家规(企业内部潜规则)两难窘境的会计人员解脱出来,从而回归会计的诚信本色。
  第四,建立诚信档案。首先,应由相关部门牵头,尽快建立起有效统一的信用档案,对信用档案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及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披露,形成对会计非诚信行为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形成对会计非诚信行为的自律和他律。其次,对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对其工作范围、诚信度进行跟踪记录并进行量化考评,加大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舞弊成本,并对档案记录进行网络化管理,使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没有立足之地。要通过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促进会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遵守职业道德,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章标题: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kuai/693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