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构建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17:50 热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的预算方案蕴涵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有利于解决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强和完善,以期提高预算信息质量,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值得探讨和解决。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次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地将各个经济单位经营目标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系统。其内涵在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是一种企业战略显现、是基于公司治理的一种激励机制;其特征在于:全面预算管理是具有预算过程的全员性、预算金额的全额性、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性等特点的管理系统。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1、 有助于产权制度改革的完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有单一的投资者——国家,由于利润上缴国家,亏损由国家补偿,维持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由国家拨给,因此所有者关注的中心当然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是与之相适应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逐渐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投资者群体,分散的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说,投资人手中的企业股权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这样,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自然要从经营结果扩大到对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的关注。可以认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和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这是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2、 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主要涉及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基本上不涉及资产负债等实质性的会计信息,这就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机会,而全面预算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这样就可能降低预算的随意性。为实现预算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套和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奠定基础。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是目标利润压力过大,迫使下级单位调整数字,造成潜亏。许多利润不实的情况发生在诸如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该摊销的递延资产没有如数摊销,材料或产品成本不实。已经发生的费用挂账等等情况,如果企业实行全面预算。在做预算时对下期可能出现的资产负债状况也有科学合理的预计,那么,那些“待摊”或“预提”项目就不会成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预算和实绩的差异分析就会给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3、 有助于企业风险的应对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预算的基础是计划,因此案例预算能促使企业的各级经理提前制定计划,避免企业因盲目发展而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事实上,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4、 有助于内部控制的健全
  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因而,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三者有效结合的很好途径,它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股东权益最大化。全面预算管理实质上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
  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 改进观念,树立战略管理思想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交互式的有效沟通和预算管理的预测、协调及控制作用,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更明确,并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发展质量、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于预算而言,如没有战略导向,或者战略导向性不强,就很难确定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而没有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也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预算。
  2、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执行与监控
  首先根据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投资、成本、费用、收入、薪酬等要素,确定企业整体经营目标,对各种资源和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健全预算管理机构。其次加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对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的过程控制。各级预算单位通过对生产过程和作业流程的描述,将预算管理引入过程控制中,以战略预算为基础实现滚动预算,进一步完善“月度经营预测”的管理思路,借助现代管理辅助软件和ERP等系统功能,编制并获得预算数据信息,并为预算的适时控制奠定基础。再次建立预算预警机制。为将非正常业务活动控制在萌芽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做到,一是建立预算内事项预警。对于预算内事项,在其实际发生额接近预算时出具预警提示,提醒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注意预算的执行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超出预算。二是建立预算外事项预警。对于发生预算方案中没有预计,而执行中即将发生的业务时出具预警提示,提醒有关人员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审核,以决定是否应该发生及如何分配资源。三是建立反常事项预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针对反常经济现象发出预警,预防其转换成隐患事项酿成重大损失。
  3、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兑现奖惩。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业绩考评体系,根据企业全面预算目标,从董事会、经营者、各部门和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角度出发,明晰它们各自的权限“空间”,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设置关键业绩的具体指标目标,形成用制度安排岗位,按岗位确定人员的机制,每一个岗位必须做到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界限清楚,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同时,将各级部门岗位的薪酬与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使全面预算管理与经济责任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提升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已是企业的内动力与外压力相交的必然选择,而这必然需要信息系统予以落实。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预算执行控制模块将所有与预算相关的业务都规定了标准流程,固化于系统内部,实现网络连接、信息传输、实时查询和过程控制,保证预算的编报、审批、执行、控制都能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将生产作业信息及时转化为预算信息,达到即时查询和实时控制的目的,经济业务只有依次经历标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顺利流转。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对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出了明确的划分,这样即保证了预算的严格执行,又杜绝了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使得全面预算能够得到及时、顺利、严格实施。预算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做到信息及时反馈,能够适时地掌握和控制预算执行情况和各个责任单位责任预算的履行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脱离预算的差异,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

文章标题:刍议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构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kuai/6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