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时代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21 09:50 热度:

  摘要:本文在分析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存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显得落后于形势了,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 它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控制,其对象设计人员、设备和程序等。电算化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影响到计算机应用的成败,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它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算化信息系统一般控制主要包括系统的组织控制、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和系统维护控制等相互配合的系统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

  (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 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是指系统特定用途的控制,即为适应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及实施的控制。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原应由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完整、保证系统对企业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记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3) 操作人员识别电算化的应用,给工作增加了新内容,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信息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4) 磁性介质的缺陷 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电磁介质易受损坏,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

  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1) 电算化环境下存在电脑操作无形化合存储介质无纸化的缺陷 在手工帐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时直接的,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而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这种人员之间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身份的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易于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迹、印章等在电算化环境下已无处可寻。因此,如何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及如何尽可能避免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时电算化内部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2) 电算化环境下内部稽核机制削弱 手工帐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3)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工作质量受任何计算机共同制约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易于保持经济业务的连续性,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一旦系统由于自身或操作员的失误而崩溃,就可能使会计工作陷入瘫痪。为了减少误操作,提高输出会计信息质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严密的内部控制功能和手段。

  三、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

  在电算化信息系统环境下,有形记录较手记系统大为减少,账务处理结果及数据文件都存储在计算机或磁盘等电子介质上,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无论是形态还是结构发生了变化,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都受到威胁。一旦出现舞弊行为,后果将是严重的和难以发现的。目前,在工作中,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数据的安全性差 手记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和储存都分散于各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而电算化系统的突出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因此给数据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例如,电算化系统都有必要的分工功能,每个操作员都设置有自己的口令和不同的工作权限,并且每个操作员都应保守自己的口令秘密。但是有的单位仍存在以下情况:第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有不同的分工,却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不同的操作,这样,分工的控制就名存实亡。第二,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轻易地浏览各种数据文件,造成机密数据被泄露。

  (2) 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的高速性和集中性都使得出现差错的危险性增大,因此,电算化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各环节和系统硬件设施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控制。

  (3)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差 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单位必须达到一定条件,并且需要经有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运用互联网输出、输入或处理数据,还需要到上级主管部门登记注册。但是,实际上部分单位未经审批就直接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账;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单位未能满足相关条件就正式使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四、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4.1加强程序操作控制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级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②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③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④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⑤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⑥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⑦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

  4.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所谓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错误和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已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会计电算化中,为了控制操作人员职能,还可根据系统支持的不同软件进行职能分工,从而起到各个部门权利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作用。

  4.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这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

  (1) 接触控制 接触控制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①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公司电脑;②设置操作权限限制;③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④数据贮存和处理相隔离;⑤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

  (2)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则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致的计算机故障,以保障机器正常运行。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

  (3) 安全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迅猛地发展,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并且针对公司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

  4.4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内部审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第二,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第三,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雪峰:《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控制》,特区经济,2005.5

  [2] 张君华:《加强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经济师》2005.3

  [3] 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财经问题研究,2004.8

  [4] 孙美印:《试论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界,2007年07期

文章标题:会计电算化时代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kuai/1498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