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预习,学生会通过感知、判断、分析、想象等思维活动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并尝试质疑,为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碰撞做好准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朔城区通过学习、借鉴、创新,实施了“学案生本课堂”,“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的预习更是学生顺利进入课堂的前提与保证,也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数学课的特点,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觉得进行思考性预习较为困难,即使预习也只能泛泛而读,不能做深入细致的探究,达不到真正预习的效果。那么学生到底该“怎样去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见解,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引言”预习。引言具有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就像一部书的目录,牵动整个教学过程。它是一种引导性材料,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即将学习的教科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提醒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遇到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引言中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具有趣味性、激发性和目的性。
二、“节”预习。“节”预习是整个数学课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的认真与否,其效果截然不同,这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
第一,标题的预习,要仔细理解。我们知道,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从标题可以大致明白整篇文章的内容。如《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节,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本节是研究分式运算的,由此学生自然产生“与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分式运算应怎样进行”的想法。带着这些疑惑进行预习,就会有一定的预习方向。
第二,概念的预习,要求达到会叙述,会判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的程度。如预习“分式”这一概念时,通过叙述,首先认识到形如A/B(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学生由小学的知识知道,分母不能为0,于是自然得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这样就会完成认识这一概念的全过程。
第三,定理、公式的预习,要达到能分清条件结论,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了解推证过程和应用的程度。如预习“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时,要清楚条件是点在角平分线上,结论是这个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转化为符号语言:∵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PD=PE。其推证过程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笫四,例题、习题的预习,要明确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得到此结论必备的理论论据,同时还要明确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书写格式,以利于课堂上质疑问难。
三、“小节”预习。“小节与复习”是本章内容的纲领性概括和总结。但是很多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小结的作用。小结既能形成基本概念间的关系、公式定理间的联系,又可以对本章的基本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先作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四边形》这一章的小结中,将基本概念各图形间的联系、各图形之间的性质区别和各图形之间的转化,通过方框图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给学生留有较深的印象。
总之,经过有效预习,学生就会带着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来到课堂,为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课前预习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突出体现。对于通过“导学案”来引领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优化学案,精编“预习模块”,指引学生把预习环节落到实处,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