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留白源自于美术艺术,是为观赏者的思考与想象留下空间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技巧越来越多. 留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留白的正确利用,可以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魅力值大增. 所以,留白是使数学课堂魅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留白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有效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师职称论文, 留白,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用
前 言
留白,作为一种表现技巧,被应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文学,都会因留白而变得更加精彩.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有利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任务. 将留白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运动量,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更高. 因此,笔者选择留白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在提问之后进行留白
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有利于提问行为价值的增大. 在许多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更加关注优秀学生与自己的配合. 在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之后,数学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会很快得到答案,但其他学生还正在对问题进行思考. 大部分老师会选择让这些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避免课堂冷场. 但这样的教学行为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讲是不尽公平的,老师要给每一名初中学生思考的权利. 在提问之后进行留白,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有效的思维运动之后得到自己的思考与学习成果,尊重学生思考与回答的权利.
比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认为平行线有哪些性质呢?”在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回答“什么是平行线?”这一类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之后,教师为学生留白,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主思考,深入到数学学习内容之中. 给学生时间与安静的氛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不是对课堂活跃度的否定,而是对学生的尊重,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提问之后留白,给学生机会,是留白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重要一环.
二、在归纳之后进行留白
归纳与总结,对于一节数学课堂来讲十分重要,对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学了后面的内容,忘了前面的内容. 更有学生在课堂上对题目做得如鱼得水,在课下就做不出来.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将课堂上所学得的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不能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 这就使得归纳总结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在归纳总结之后为学生留白,可以使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已学数学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给出学生一定的基础或者是框架,让学生对这个框架进行填充. 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已学内容的回顾,将两者总结归纳的内容进行对比,在归纳后为学生留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比如在针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时,老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不仅调动了学生归纳总结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竞争的感觉. 教师需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完善数学学习成果.
三、在合作之前进行留白
在当代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模式十分常见. 许多老师会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但是表面的热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形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为学生留白,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再进行合作学习.
比如在针对“全等三角形”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条件,在独立思考之后再参与到小组交流中. 这样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建立起个性化的思考方式,更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使初中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留白作为一种教学技巧加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对于学科教学的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加强教学方法的更新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希望初中数学老师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利用留白为学生呈现一堂更加高效的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屠萍. 学习的幸福源于思考――谈新课改视域下数学教学中的留白[J]. 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2013(10): 97-97.
[2]傅伟良. 静中见动,超然象外――初中几何教学留白艺术处理赏析[J]. 考试:教研版, 2013(2): 142-143.
[3]赵宏义. 也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5):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