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和成绩。近几年来,数学高考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高中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很差,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探索,高中,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高中生掌握了计算,就会觉得高中数学不是很难学。高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数与式的运算,如果学生的计算比较差,就很难学好高中数学,严重影响高中数学成绩。因此,要告诉学生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计算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兴趣,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采用多种计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可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如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首先给学生讲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如何很快计算出 “1+2+……+100”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
如: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等方式的训练。
3.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三、要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公式和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1.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也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比如:(1)29=512;(2)有关“0”、“1”的计算特征(如ao=1,loga1=0,logaa=1);(3)常用的勾股数(如 3,4,5;6,8,10;5,12,13)……实践证明,熟记这些常用的数据,可以很快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熟记运算法则、运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在计算中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了看似很简单的错误。例如,很多学生没有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中经常出现“tan45°=1,cos30°= ”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要让学生熟记运算法则、运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旦被学生熟记并理解了,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
四、加强练习,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加强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任何能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出来的,提高计算能力也必须加强练习、严格训练。加强训练就是要按照规律进行多练、巧练、反复练。特别是运算的准确性,不是靠认真就能提高的,只能依靠刻苦的训练才能实现。有的学生认为平时运算出错不是大问题,考试时注意就行了。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必须认真对待。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2.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