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6-20 15:54 热度:

  语文教学承担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而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之一,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语言是学习和表达的工具,是思维的最佳载体。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靠的是语文教师不断的培养和学生长年累月的积累。

  关键词:核心期刊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表达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素养,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总目标第八、九条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校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

  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因素,相当多的学生都有较大的压力感,怕回答问题有错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或者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干脆不做声,更不原主动参与交流。针对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充分认识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其二,对学生回答出错或意思表达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应简单冠以“自甘落后”或“不可救药”之类的定论,而应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其中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学贵有疑”的道理,强化其竞争意识。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托,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和热情

  培养学生具有表达自我感染听众的口语表达能力,施教者就应善于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演讲的活跃气氛之后,能够设计出恰当的、受学生欢迎的练习话题,真正调动起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和热情。

  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自我的健康成长,最为高兴的事是能体会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乐观的情绪必然容易打开他们语言表达的闸门。在练习环节笔者采用了组织团队合作的形式融洽大家的关系,先在小组中交流,选出大家公认的优秀者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既专注于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又使自我的思想、学识、情感和品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得到陶冶、丰富和激励。

  三、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不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不主动参与交流,不仅与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与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责怪学生,也应从自身的授课艺术上去找原因。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教学而无视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当作“容器”去“填充”,而应用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去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善于“煽情”,想方设法把学生喜问乐答的天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氛围之中。当然,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并不是用打诨的方式来博得学生的欢心或投其所好,而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最佳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间的默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

  中小学生时代是最浪漫、最活泼、最有生气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段里,他们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袒露自己的心迹,彰显个性,标新立异。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他们灵魂的“引路人”,要格外珍惜学生的这段美好时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努力为学生创造最合适的“敢言”机会。

  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上课学生首先从教师的目光和言谈举止中读到有关信息,猜测到这一节课的将要面临的氛围,或严肃,或轻松愉快,他们随时调整以适应这一临场需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乐意参加,也容易接受,无疑是一剂”良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我们的预计目的。

  五、注重教师示范作用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能说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做出表率。有的语文教师,在运用普通话教学中难免夹杂有地方方言,这就需要我们化大的力气,力求减少朗读的误差,以免使学生造成错觉或误解,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具体性的指导。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语言表达如何的差,其实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教师的课外语言表达也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是深远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为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此方面下一番功夫,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岑运强.《语言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编:《教师口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

文章标题:核心期刊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范文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213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