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10-25 10:38 热度:

 摘要:当前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普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能摆脱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公民素质教育相对滞后,未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价值 作用
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用生动的表现形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有研究显示,人的成才大体依靠两个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人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如观察、理解、思维、记忆力等,这主要由认知教育来完成。而“非智力因素”可包括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方面,这些主要是由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来完成的。据调查,“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才影响特别大。这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也为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提供了例证。在艺术的课堂里,人们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知识,它贯通理智和情感,辐射多门学科,对培养人的创造力、洞察力、表现力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艺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创造”二字,而这种创造又是启发其他学科向高端发展,并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的重要诱发因素。在崇尚竞争与创造精神的高智能时代,创造力无疑是新型人才最应具备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而艺术教育是必要的手段。
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情感息息相通,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留下深深的印痕。 历史上有诸多伟大的音乐家、美术家,他们的作品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感情世界。纵观艺术史,那些艺术杰作向我们展示着深沉与激动、喜悦与忧伤、力量与正义,带给后人无尽的哲学的思考和人生的启迪。 我国艺术教育规模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还是体现在艺术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西方各个时期和不同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相继传入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西方艺术教育的理念、历史缺乏系统的认识,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社会因素、艺术观念等了解不深,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艺术思想、观念及理论时较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借鉴。而今,我们应当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划分“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的不同教育方法,同时创造适合艺术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这已成为当前中国艺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所在。现在的时代条件和生活质量都大大提高了, 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有责任把艺术教育办好,使它在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艺术教育包含了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的范围。艺术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但绝不是归结为技能教育,它同一般意义的文化教育有质的区别。在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美术教育逐步演化为公共课堂教育。曾几何时,艺术科目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严峻的生存挑战。19世纪60年代,西方曾掀起“学科结构运动”,这个运动的基本精神是只有属于科学的知识才适合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艺术科目的教学内容必须来自成熟的科学分类,而且还要提供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要素和该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于是,教育者们增添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文艺批评方面的知识,自此大大扩充了艺术科目的教学内容,艺术课最终可以作为标准化科目进入到普通学校的教育领域中。相比之下,社会艺术教育则是通过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电脑网络、影视作品、书刊画报等大众媒体或社会机构组织承担和实施的。就施教途径和方式而言,学校艺术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年龄层次,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内容、课堂安排、评估标准等,其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和艺术的欣赏者、艺术策划人。而“社会艺术教育”除义务为公民传播艺术的信息和常识外,有些还要充当收藏、收购、研究和经营艺术品的工作和活动。其实,国民大众更需要通过社会艺术教育来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不应是彼此孤立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它们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艺术家、评论家,以及优秀的文艺创作、包装及推介。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艺术观众、收藏家和艺术商人去共同造就艺术市场。换言之,艺术家和艺术活动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社会的支持和援助。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艺术行业中来,艺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热点,艺术投资也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话题,“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从文化发展的格局来看,艺术教育将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和增长点。艺术教育中“技能”与“审美”的问题以及不断充实扩展的艺术内涵和艺术观念,是艺术教育者长期探索和把握的问题。在普及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以成熟的艺术学意义上的艺术为核心,提倡以“审美”为先导,兼顾“技能”训练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方式。这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水平相适应的艺术教育。 
 

文章标题: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104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