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蕴含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完整双语教育体系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其分流制度,师资管理、教学手段、语言环境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也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应用。
关键词:新加坡 双语 教育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纵观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者们基本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1946-1955)、发展期(1956-1965)、成熟期(1966-1986)和定型期(1987-至今)。
各个时期的代表事件分别为:
1946年,殖民地政府要求把英语作为所有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
1956年,《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公布, 这份文件肯定了母语教育的地位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标志着新加坡双语政策的正式形成。
1966 年双语教育在新加坡正式开始大力实施。
1987 年新加坡政府做出了所有学校必须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并同时保留母语学习的规定。各中小学已经全部实行以英语为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育在新加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新加坡双语教育的主要差异
1、双语教育目的不同
新加坡推行“英语第一、母语第二”的双语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建立统一的新加坡国家意识。在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2、双语环境差异巨大
新加坡独立前被英国统治近140年,英语作为行政、法律、商贸等重要领域的工作语言有一定的交流基础,同时新加坡又是移民国家和国际贸易中心,给双语学习和运用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新加坡的课堂内外都有良好的双语环境,开展双语教学自然顺利得多。在我国中小学,外语只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来学习,基本上被限制在课堂内,课外无法使用。造成了学习者与这种语言结构脱节,导致学习的效果并不好。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和中小学一样缺乏,都使用双语的场合与机会。
3、双语师资资源差距明显
双语教育国家成功的经验证明,双语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学历资质,有流利表达两种语言的能力,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全面的了解。新加坡有较丰富的双语师资资源。独立前新加坡行政、法律和商贸等重要领域有一百多年用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历史,众多的英语学校和母语学校,也为培养双语师资奠定了基础。和新加坡相比,我国双语师资极为贫乏。国内毕业的专业人才外语综合能力总体上较差,外语口语水平高能胜任双语教学的也不多。
我国的情况正相反,中小学生接受的是母语教学,英语只作为一门语言课,现在要求大学采取双语教学,用英语教授某些知识性课程。
三、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得失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
1、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对新加坡的国情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顺应了新加坡民族融合、社会安定的潮流和要求,是建立在国家政治需要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国情与新加坡大不相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因此,我国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同时还要从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新加坡的经验,一味追求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否则会误入歧途。
2、正确处理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目的是,利用英语吸收西方的先进知识,利用母语灌输下一代的文化价值与道德观念,做到两者齐行并进,相得益彰。实际的情况是很难做到两者兼顾,例如越来越严重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笔者在新加坡工作期间,注意考察了类似的问题,发展大多数新加坡人的英语和母语水平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英语中伴生着严重的本土化缺点,与世界潮流根本不合拍,母语方面,很多新加坡人只能听说,不能读写。新加坡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在开展双语教学时,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母语水平为代价,绝对不能丢弃,哪怕放松母语而一味提高英语。
3、分流制度有可取之处
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反观我国双语教学,绝大多数是一锅子烩的教学方式,用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方法去教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和潜力的学生,不但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分流制度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学习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
4、加大对良好师资的培养力度
素质优良的双语师资队伍为新加坡双语教育提供了坚实教育基础,这是新加坡双语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而我国双语教学的师资则不甚理想。不但整体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优秀的师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吸引优秀的双语教育人才,提高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水平。
总之,新加坡蕴含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完整双语教育体系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其分流制度,师资管理、教学手段、语言环境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也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晶。大学英语写作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天舒。新加坡的多语政策与双语教育。(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1)
[3] 白芳,淦家辉。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得失对中国双语教学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
杨广武,男,山东平度人,198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讲师。
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部做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