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6:31 热度:

  摘要:中职生作为一个庞大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途经来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以促进中职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本文引进相关理论,以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人际沟通现状为基础,进而对其现状作出分析和研究,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  人际沟通能力  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但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相对单纯和狭窄,很少与外界接触,加上其身心发展的限制,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能力相对就比较低;再有中职学校不像普通高中,中职学生有着特定的个体发展目标,在这个“特定的发展目标”的导引下,中职生在就读职业学校的三年中需要完成身份的根本转变;而且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之间,正是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内心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沟通既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只有拥有得当的沟通方式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对中职生个性的丰富和相互间的交流起到推动作用,并影响其对今后的人生规划。因此,对于中职生这一学生群体而言,非常有必要对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做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这个话题就更值得我们去思索和探讨了。
  一、 人际沟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所谓人际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沟通的动机
  心理学分析认为需要引发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并导向目标。而人际沟通就是一种人受特定动机趋势的社会行为。人际沟通的动机可归纳为:归属动机、实用动机和探索动机三大类。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
  人际沟通具有心理、社会和决策等功能,和我们生活的层面息息相关。
  (四)人际沟通的障碍
  沟通障碍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失真或是被迫停止。把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按不同因素划分可归纳为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组织障碍和文化障碍四大类。其中语言障碍又表现在语系、语义和语境三方面;心理障碍表现在个性、态度和情绪上;组织障碍主要有地位的障碍和结构的障碍;文化障碍主要体现在跨文化、代沟及性别方面。
  二、 中职学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
  以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通过对学生、教师和用工企业进行访谈并运用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大部分中职生与同学、老师、父母、实习同事、领导和服务对象沟通正常,彼此之间能够沟通,其中与同学最易沟通障碍最小,与父母沟通比老师沟通更容易,与老师沟通比与实习时的服务对象沟通更容易,与实习时的服务对象沟通比与实习同事、领导沟通更容易。而在此次调查中曾经开设过公关礼仪与人际交往艺术课程的四个班级中,与实习同事、领导和服务对象沟通时有困难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因此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中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亟待提高,开设相关课程是很必要的。此外,中职生之间也存在着人际沟通能力的差异,来自城市的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普遍高于农村中职生。
  人际沟通的态度正确,75%的中职生在与人沟通时掌握了沟通中最重要的技巧—倾听,近90%的同学能在遇到烦恼时向别人倾诉。
  沟通方式的选择上,除基本的面谈外,同学们更多地选择了网络和电话,而不是写信。
  沟通对象的选择上,大多倾向于选择同龄人,随着实习同学们渐渐开始尝试着与同事和领导交往,这也说明踏入社会后,有些中职生的人际沟通已经不再是归属动机占首位了,实用动机与探索动机正在取代归属动机。
  80%的学生都认识到专业领域的人际沟通能在与实习同事、领导和服务对象沟通中有帮助、有影响,但不同的专业种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所有的专业课教师也认识到专业领域的人际沟通能力对中职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增加一些交际技巧课程。实习单位也对中职生的专业领域沟通能力表示基本满意,但也表示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人际沟通障碍,被访谈的所有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父母、实习同事、领导和服务对象的沟通中都有障碍的存在(具体表现在语言、心理、地位和代沟等方面的障碍),甚至有的学生在与实习同事、领导和服务对象的沟通时产生过恐惧感。
  以上是对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人际沟通现状的总体评价,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主要原因表现在对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足、培养方式上的欠缺和城乡差距上。
  三、 培养中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策略
  就对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人际沟通现状的分析来看,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其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在此就仅从学校这一层面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课程设置
  1、普通话课程:中职生的语言障碍只要是因为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开设普通话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障碍,尤其对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这样国家级重点学校,生源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其他省份,方言及部分地市发音的缺陷更需要强化普通话训练,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普通话考试,都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2、人际沟通课程:沟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要。开设人际沟通能力课程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不同专业,就业领域不同,人际沟通标准也不同,例如服务业领域就业的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就会相对高一些。因此,不同专业应结合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来开设人际沟通课程,此类课程的培养目的主要是针对中职生专业领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实施
  1、多媒体教学法: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材料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运用网络扩展学生的专业沟通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
  2、案例分析法:案例将工作实际问题带入课堂(现身说教),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进入特定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说服的能力、系统分析的能力等,我认为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用丰富的人际沟通案例贯穿其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又能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增长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而掌握其专业领域的人际沟通技能。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就是拟定一定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其角色的言语、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并加以新的行为或解决方法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景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唤起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到人际沟通能力的课程教学中。
  4、自我展示法: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正视自我,充分释放个性,观察他人,学会赞美,是人际沟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亮点。
  (三)校园文化
  1、突出“中职性”,构建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中职学校要培育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使师生员工把“职业观”认同为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一切围绕学生的“高技能”“应用型”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2、围绕“市场性”,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中职学校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精神,必须以“市场”为其导向,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职校的专业特点,把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基于学校传统、时代要求及服务社会的行业不同,形成既具有学校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3、发展“多样性”,丰富和创新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增强人文精神,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活动形式应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创新要突出育人为本的重点。
  4、贯通“企业性”,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入和整合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指导下,注重引进先进的企业文化使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让毕业生能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有效地与同事、领导、服务对象的沟通,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
  总之,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分析,仅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还应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仍需要在实践的摸索中进一步完善,对其效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观察与验证。
  
  参考文献:
  [1]白国玉.《市场营销》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2]李谦.现代沟通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301
  [3]余东海.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8
  [4]张毅,董作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王煜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 

文章标题: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38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