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23 16:10 热度:

  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路途中,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

  摘要:“电动机正反转”是电工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堂课。以往教学主要采用课堂上讲工作原理,实验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占用学时较多,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发现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学习,理论基础学得牢固,操作技能也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的概念

  2007年,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后,一方面很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两位教师的教学实践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2011年起,在美国学校里翻转课堂逐渐流行起来。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顾名思义,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知识传授,二是知识内化。知识传授是利用课堂进行知识讲解、示范操作等,知识内化是学生课后进行练习、理解。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颠覆,它改变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习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支撑,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必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构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课前教学活动。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PPT+音频、仿真操作等多媒体课件、课前练习等。学生:自主学习。观看微视频、PPT、仿真操作或完成课前练习。

  第二,课中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课中理论测评、实践操作指导,进行成果展示,组织学生交流等活动。学生:确定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独立或协作探究完成理论测试、实践操作。翻转课堂中的课前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需要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运用现有的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自主学习,并且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包括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中活动也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讲授为课堂指导,教师充当教练的角色,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尝试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模式。笔者首先对这种教学理念进行了学习和研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和尝试。笔者选择了“电动机正反转”这一课进行翻转课堂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总体教学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是一堂实践教学课。要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了四个步骤,分为课前、课中、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中职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视频短片的制作上要结合工作场景,突出短、趣、悬。

  其次,针对操作实践课,要以任务为引领,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一步步引领学生独立完成仿真模拟操作。

  再次,要通过简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可精选5道有代表性的习题,由浅入深,尽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可以建立学习群,进行网络沟通,答疑解惑,确定共性问题,放到课上解决。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引领,在学生模拟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实操。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接线和试运行,同时对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实操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教学活动以教师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包为重点。教师根据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制定授课内容,将授课内容存放在课程资源包内。资源包由微视频制作、文本、PPT、动画等形式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仿真模拟软件等组成。制作微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讲解电动机正反转工作原理及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展示船舶上应用电动机的工作场景,如锚机、绞缆机等。

  视频中一定要体现安全教育,提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文本、PPT等多媒体交互课件应包括课前理论讲解及练习题,帮助学生知识内化,比如自锁和互锁、机械自锁和电气互锁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最后的模拟接线和仿真运行在10~15分钟左右,让学生在玩游戏式的操作中加深对电路的理解,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

  这些资源包的开发制作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以电动机正反转的接线任务为核心,引领学生完成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

  (三)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课前学习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为主。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3人,一起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以小组为单位用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一起看视频,做习题,模拟接线。遇到问题可以互相探讨、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通过QQ等聊天工具咨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不自觉地4个小组就比赛起来,由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对不懂的问题反复看视频和PPT,一起讨论,一起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组长统领,组员分工协作,可极大地增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课前学习活动,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并有了很大的收获。   (四)课中教学活动设计

  课中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点在于指导和检查。教师根据学生课中的学习活动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小组汇报、测评及任务布置等。考评方式可采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生综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问题,如学生将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搞混或接错、将按钮的触点接错、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接线次序颠倒等,一旦发现这种问题就要及时纠正。首先让学生自查、互查,当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再给予指导。

  在课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后续任务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设定任务。

  (五)课中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着任务进行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课前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动机正反转原理、电路组成及模拟接线仿真运行等,所以课中学习活动主要就是任务的具体实施,让学生根据接线图纸,按照正确的接线方法,正确快速地接通电路,并试运行成功。虽然学生已经对正反转电路比较熟悉了,但实物操作和模拟操作还是有区别的。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答题的方式加强对操作安全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种低压电器,如继电器、熔断器、热继电器及按钮的使用。

  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完成任务。

  (六)尝试效果及总结

  翻转课堂是一个融合直接教学与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同时也需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教学设计上采用逆向式教学,颠倒课堂以课前和课中两个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主。课前,学生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集中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从这堂课的尝试来看,由于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感兴趣,也很配合。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合作精神。从教学效果来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了学习。不足之处在于,现在的无线网络还不能实现全覆盖,学生下载教学资源比较困难。另外,学生的电脑拥有率不是很高,部分学生使用手机,而手机的功能相应地会受到限制,速度慢,占用时间较多。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不是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相信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甚至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EB/OL].[2013-07-09].http://wenku.baidu.com/view/9d30c53f10661ed9ad51f32d.html.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3]王盛峰.逆向式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文章标题:职业教育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228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