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
摘要:建设市场的繁荣,条件、地域的差异,促进了建设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阐述、分析,探讨其作用与需要进一步规范的方面,旨在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学习导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类人才需求激增,推动了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今,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其评价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究竟哪种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呢?难以一言以蔽之,单一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囊括情况复杂的实践。笔者拟对我国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以抛砖引玉。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征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海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英国“三明治”(“CBET”)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台湾“建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中国内地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海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地域、校况等现实,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就业导向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一主两辅”(以应用型为主,复合型、外向型为辅)培养模式;目标导向培养模式;实践导向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过程导向培养模式;周期循环培养模式;产教结合培养模式;主体联合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多样化的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而蓬勃发展,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学习借鉴海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探索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总结出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各异。反过来,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择其要者做些介绍。
“123”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23”模式前四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其中,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是学生面临就业选择的一年,市场信息比较准确,能够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并设置相应课程和教学内容。
“3+2+(2)+1”人才培养模式 即“3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个暑假顶岗实习+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强化生产育人。
“2+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企业实习。
“23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一个“2”是指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3”是指每学年3学期工学交替,后一个“2”是指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
“4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4学期)为专业基础平台阶段,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1学期)为专业综合平台阶段,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第三阶段(1学期)为职业实践平台阶段,进行跟岗能力培养。
“2.5+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2.5年校内学习,毕业前0.5年在企业实习
“0.5+2.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0.5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后2.5年在校内学习。
“1+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1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后2年在校内学习。
“0.5+2+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学期)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二阶段(4学期)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三阶段(1学期)又在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跟岗能力培养。
“1+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年)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1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1年)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1.5+0.5+l”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1.5年)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0.5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1年)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2+0.3+0.7”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2年)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0.3年)在校内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培养综合能力;第三阶段(0.7年)又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进行职业实践、培养跟岗能力。
如此种种,模式众多,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加强了实践性环节,强调的是实践性,突出的是更新性。只有不断更新的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具有生命力。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
培养模式需进一步规范的几个方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建设类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同一模式可能各行其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能不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各异亦亟待改革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科技网络化,人文多元化,这一切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技术应用型教学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态势,对人才的素质、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老模式操作、运行,势必难以达标,因此,必须对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规范,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为此,应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归类,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充分认识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种模式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设计、课程模式、实验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予以规范、配套,使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规范、更有成效、更易操作,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提升,使人才素质全面提高。 培养目标:应满足市场要求、行业要求或工作领域的岗位要求,所以培养目标又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主要是指基本素质要求,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安排,它既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学校的档次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并重。课程设置应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向导,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形成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区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应当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实圳基地。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应积极开门办学,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企业实际等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
教学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并重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提高教学效果。要改变传统的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教与学都看成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特别强调实践和创新在教和学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对本门课程负责,还要对学生成长过程起指导作用。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式。
由于学校不同,资源不一,所在地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会有差异。可在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各自形成一套包括上述教学目标在内的完整的建设类人才培养资源,让其他各校共享。
参考文献:
[1]徐公芳.“四一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2]陈维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3]薛凤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8-9.
[4]胡启涛,凌卫,束志高,王华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3):109-112.
[5]闫国新,梁建林.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12-13.
[6]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秦同瞬,侯大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15-17.
[7]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10):20-22.
[8]徐立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成[J].职业教育,2008(9):22.
[9]张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