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范文论翻译理论对语言文化的依附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4-16 13:59 热度:

  论文导读:语言是文化的交流与传载工具,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精髓,同时更是翻译的基础,没有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字,没有文字,也就无所谓典籍,典籍翻译更无从谈起。翻译理论与策略以原语言及其文化为依托,促进译者对其深入研究与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在动态对等理论、功能目的论等理论指导下依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异化或归化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从语言生态的保护出发,使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与语言信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的保护。本文选自《语言教学与研究》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的重要学术刊物,也是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现任主编为曹志耘教授,副主编为施春宏教授。

  三十多年来,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语言教学与研究》在推动语言理论研究、交流汉语教学经验、培养学术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专家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大学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同类核心期刊中名列第三(未计翻译类杂志)。据最新发布的清华大学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影响因子”为0.944,在语言文字类期刊中列第二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在“Web即年下载率”方面,《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为44.7,在语言文字类期刊中列第一位。据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语言教学与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15816次,近十年(1999-2008年)的“H指数”为35,这两项重要指标在语言文字类期刊中均列第一位。“H指数”指至少有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2009年7月9-10日,“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30周年庆典”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本次会议和庆典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承办,会议代表和庆典嘉宾共80余人,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和大陆各地,收到论文59篇。各位领导和嘉宾代表对《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30年来为我国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关键词:翻译理论,少数民族语言,语言教学与研究

  一、翻译理论及其对语言与文化的依托

  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是一种语言向另一语言转换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就须对原语及译语的熟练掌握。翻译不仅是译者个人行为,也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要受到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审美情趣。[5]由此可见翻译是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翻译理论,归纳一些翻译技巧与策略。这就为民族典籍英译提供一些借鉴与理论指导。从中也可看到翻译对源语言及其文化与生态的依托作用。

  (一)动态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我国译界影响很大。其中心理念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而非拘泥于词汇及句法等外在形式上的对等。该理论认为,翻译所追求的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换言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相同或大致相同。因此,译者所追求的应是语际间的“等值语”,而非“同一语”。翻译强调的是再现源语信息,不强求形式上的一致。[6]根据这一理论,在进行民族典籍英译时就要兼顾到典籍在中国的读者与英语读者两方面因素,需要译者对这些典籍的读者群与英语读者群有深入了解。在广西,少数民族典籍绝大多数都来自民间,反映的是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精神,由此可认为各少数民族是其直接的读者群。如壮族的《麽经布洛陀》,来源于壮族民间师公手抄本、反映壮族宗教信仰与风俗文化的创世史诗,是古壮字记载,五言押腰脚韵的诗体,上下句为排比式结构,对仗工整,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律,节奏感强。象这样的史诗如果译者读不懂古壮字,就很难解读其韵律与原意,如果对壮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就很难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英译时又拘泥于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形式对等,将很难准确译出原诗的内涵、意义与风格。因此,译者要首先能读懂古壮字,会说壮话,了解壮语及其表达特点等,能通过第一手材料解读原文才可更好地将其意义与内涵解读,从而能更准确地翻译出与之对应的英文。可见原语及其文化与译语及其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而译者为了译出更好的译文,就会对古壮字、壮语及壮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或多方位调查,这些行为将大大有利于壮语语言生态的保护及壮语和壮族文化的传承。

  (二)功能派目的论

  功能派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Skopostheory),由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赖斯提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翻译的最高规则是目的准则,即“目的决定手段”。[7]目的论包含三大法则: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结果决定方法;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语际连贯,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两大法则最终取决于目的性法则。[8]根据这一理论,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方法或策略的主要依据是翻译目的,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从语言与文化层面出发,通常采用的是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历来是翻译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异化是指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5]对典籍的翻译,主要采用什么策略应与翻译目的及翻译文本有关。对文化典籍翻译,主要是传播民族文化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的,可以保持其原汁原味,更多地采用异化策略,如壮族的麽经、鸡卜经,瑶族的宗教仪式“还盘王愿”等都很有民族特色,很多词汇或表达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等的,在翻译其相关作品如《麽经布洛陀》《壮族鸡卜经影印译注》《还盘王愿》时可用异化策略,对于没有对等的词汇可用批注来解决。这样就可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保护原语的语言生态。而对于部分民间文学作品,如瑶族的民间文学作品《赵玉林》《伏羲兄妹》,壮族的《一幅壮锦》等,如果目的只是让英语读者了解瑶族或壮族子女的情感世界、生活状况及浪漫故事,可适当采用归化策略,以英语文化为归宿,向英语读者靠拢,减轻译文所承载的信息负荷量,增加英语读者阅读兴趣。然而如果采用归化策略,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必然遭受“文化亏损”(CulturalLoss),即源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丢失而只存留语义信息。因而不同的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采取何种译法,要取决于翻译目的。从语言生态角度出发,异化策略应为首选。通过异化策略,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信息,避免因归化策略所造成的“文化亏损”,原文语言与文化生态得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少数民族发出自己的声音,促进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形成语言与文化的多元格局。从以上可看出,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这一转换都以语言与文化为依托。不论是动态对等理论还是功能目的论,都强调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对广西少数民族典籍进行英译,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将得到关注或研究,少数民族可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度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维持。

  二、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对语言生态保护的意义

  英语在全球快速传播的强劲势头与我国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使广西少数民族语言受到极大冲击。英语现已成为时髦语言,很多年轻人都以学会英语而感觉到骄傲。汉语普通话已成为我国官方语言,在学校、媒体或其他正式场合,普通话是通用语言。这些社会、经济及心理原因使得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领域在不断萎缩。而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唤起更多学者、民众及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关注,对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便会得以加强,这对语言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于扩大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域

  语言的存亡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使用人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使用领域的大小直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经济水平高,拥有很高社会、政治与文化地位的民族其语言地位也会随之提高,其民族语言的使用域会随之扩大,走向强势语言之列。从现存语言使用域的走向来看,语言使用域的走向与语言活力密切相关。民族语言的走向如何,将对其活力产生重要影响,语言使用域的扩大有利于语言活力的增强。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可促进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语言与其文化的关注与介入,首先可扩至研究领域,当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成果达到一定水平并有很大的影响效果时,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可能会实施也一些民族、语言政策以维护支持语言的使用,从而提高民族语言的地位,扩大其使用域,达到增强语言活力的效果。

  (二)利于提升民族及其语言的认同感

  少数民族典籍通过英译而走向不同领域不同国度,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播,利于少数民族对其母语的接纳与认同,从而更自觉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改善其对母语的态度,提高其民族及其对母语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利于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代际传承,甚或可刺激该少数民族语言对新领域和媒体的反应,加强语言活力,延缓衰亡速度。

  (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

  要对少数民族典籍进行英译,必然要对各少数民族文学或文化典籍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出版,这些典籍可成为本民族语言最好的教育材料与读写材料,也将增加本民族语言记录材料的数量,提高其质量,这正是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之一,即语言记录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所需条件。这些举措利于丰富广西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资源。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交流与传载工具,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精髓,同时更是翻译的基础,没有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字,没有文字,也就无所谓典籍,典籍翻译更无从谈起。翻译理论与策略以原语言及其文化为依托,促进译者对其深入研究与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在动态对等理论、功能目的论等理论指导下依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异化或归化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从语言生态的保护出发,使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与语言信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的保护。广西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是广西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途径。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对少数民族语言生态的保护、对语言活力与文化活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标题:职业教育论文范文论翻译理论对语言文化的依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206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