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所独具的精神情怀和人文氛围,它的内涵不仅涉及学校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心理素养、规范体系等意识形态的内容,甚至还涵盖了校园建筑设计、绿化美化等的一些物理形态的方面。校园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是大学历史沉淀的写照,是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物质及精神提炼的总和,是历届师生共同的经历所创造的。同时,这些像基因一样内隐在大学发展繁衍过程中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和影响着一批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们理想信念的形成。本文是一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选自期刊《现代教育》,面向全国教师与相关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刊载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经验为重点内容,倡导学术理论观点的创新与实用,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
【摘要】大学生身处校园四年,其理想信念的形成潜移默化地受着所处学校校园文化的影响。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知名大学,培养了大量具有高情操的各领域领袖人才。本文运用比较的方式,从分析耶鲁大学的校园文化入手,探索着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其学生理想信念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理想信念,耶鲁大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区别于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灌输性特点,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像温和的阳光一样洒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包裹着在其中学习、生活着的莘莘学子,同时又像弥漫着淡淡悠甜的咖啡香,吸引着无数过往的人们。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理想信念的过程是摈弃掉防备和抵触心理的、是自发自觉的、也是受大学生自我心灵主宰的。
耶鲁大学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是美国最早建立的3所大学之一。美国历任总统中,有5位毕业于耶鲁,除现任总统奥巴马外,小布什、克林顿、老布什以及刚刚卸任的前国务卿希拉里都曾就读于耶鲁,此外,耶鲁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为韩国培养过总理,为日本培养过外相等,耶鲁大学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总统的摇篮”。同时,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还是众多美国著名大学的创始人或第一任校长,如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因此,耶鲁还被誉为“学院之母”。如此的教育成就,非几名教师的说教或几个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更多的是有赖于校园文化及学校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鼓舞。
1服务的精神
耶鲁大学的服务精神不仅体现在学校对于学生的服务,更体现在鼓励学生服务社会的校园文化传统上。
1.1学校服务学生。
尽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自付学费以来,国内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已有所增强,但在整体的管理上仍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限制性手段为主,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恪守。与中国高校不同的是,耶鲁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始终站在“一切为学生服务”上,“Services”(服务)是在耶鲁大学学生管理中最常被使用到的词语。耶鲁大学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院长、主任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给学生“立规矩”,而是让学生知道,学校及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学生如何可以得到和怎样使用这些服务。耶鲁有24小时免费公交系统,为学生提供校园内的巴士接驳服务;耶鲁校园内每隔百米左右就有一个蓝色报警电话,当你感到害怕或需要帮助时只要按下电话的“Emergency”键,不用说话警察就已可以知道你的位置,耶鲁还配备一支受过训练的安全官员队伍,用以帮助在夜晚步行回家需要陪伴的学生。耶鲁这种“服务学生”的校园氛围使身处校园的学生倍感温暖和安全。
1.2学生服务社会。
中国的大学生,即便是很多出自国内名校的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普遍比较追求自我的提升,而缺乏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学生们在苦读奋斗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欠缺在哪里,通过努力补齐短板,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但他们从未发觉,实际上自己最为缺乏的是一种意识——一种为他人做些什么,为社会做些什么的意识。耶鲁大学一直践行建校宪章上的誓言:使年轻人能为教会和公共事业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是耶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始终贯彻的一种精神。
据耶鲁大学法学院的调查资料显示,1999届至2003届的一年级法学院学生夏季从事公益服务工作的学生比例始终在55%以上;从毕业生从事公益服务工作的情况看,在受调查者中,一半以上的人每年贡献26小时以上的时间从事公益服务工作,16%的人每年贡献100小时以上的时间从事公益服务工作,33%的人说他们之所以为他们现在的雇主工作,是因为这个雇主非常支持从事公益服务工作;对1996届学生毕业5年以后的工作状况的调查显示,从事年薪收入最高的律师工作的受调查者中,只有24%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从事年薪收入最低的公益服务工作的受调查者中,58%的人表示对工作非常满意。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很多耶鲁人,从入学至毕业后工作,一直都在坚持公益服务,即使在美国这个人们认为物质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单纯的高收入并不能使耶鲁人在精神领域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反而是收入微薄的公益服务更能使得耶鲁人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耶鲁大学之所以能够诞生那么多的政界学界领袖,与耶鲁大学始终坚持公益服务精神的培养,坚持“以兴天下为己任”思想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2自主的氛围
耶鲁大学的学生,从一踏入校门开始,就置身于一个自由、自主的环境之下,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决定自己学习什么,自己决定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1自主地学习。
2.1.1课程购买。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有类似选课制的“课程购买”(shopping)制度,被安排在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学生可以先去听课再决定是否要“购买”这个课程,耶鲁大学并不硬性固定学生选学哪一门课程,而是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制定学习计划,在2000余们课程中自由挑选,这体现了耶鲁教育在课程上的最显著特点,即提供学习的宽度。学生选定课程之后还有机会放弃已经选过的课程再重新选择其他的课程。很多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学生都觉得“课程购买”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自己的精力有限,而想选修的课程又有太多,实在很难做出决定。但也正是因为有“课程购买”制度提供给学生的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每一名学生才得以能完全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及研修方向。在耶鲁,不论是教师还是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甚至是学院的院长和校长,都是愿意与学生接近并乐于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的作者冯建妹老师就在一的书中多次提及她的书能顺利完成,得益于耶鲁大学很多管理部门的帮助,为她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和素材。她用“可接近的(approachable)”来描述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院长:所有学生,无论什么原因、什么事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到院长办公室请求面见院长,如果不是紧急事情,学生可能需要等一两天,但学生的要求总是能得到满足。耶鲁的管理者,无论职位高低,总是易于为学生所接近的,愿意为学生解决疑问的,这种学生与管理者之间无门槛的沟通,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情感的融和搭建了桥梁。
4爱的浸透
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没有中国大学所谓的“两课”,师资队伍中也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但这并不妨碍耶鲁的学生具备爱国、爱校、爱他人的品质。事实上,不论是耶鲁的日常管理还是课程教学,无不浸透着管理者和教师的爱,这种爱又浸润着身在其中的学生,牵引着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向着“爱”靠拢。
耶鲁的老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常常穿插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各种例子,把讲授法律知识的专业课上成了“atearfilledlessononcaringandlove”。在日常的生活中,这也老师们也担当着道德楷模的角色。他们对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肤色、各种经济条件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友好、热心、尊重,从日常生活到学习方法到参考书都耐心地给学生一一指导。耶鲁的老师身体力行着“身教甚于言传”的中国古训,从学前培训、开学典礼、专业授课到毕业典礼无时不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着思想品德教育。正是这种宽泛、自由、无所不在的品德教育才造就了耶鲁友爱、宽容、热情、平等的校园文化,培养出大批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政治家。参考文献
[1]黄慧敏.耶鲁大学教育管理机制一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68.
[2][3]冯建妹.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62,100
[4]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1
[5]张金辉.耶鲁大学办学史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