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现代”二字,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平台,建立集团这一合作办学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集团内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水平。本文介绍“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深化校企合作进行的相关探索。
关键词:教育探索杂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作为跨地区、跨行业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等特点。其既创新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又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是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型平台,是推动区域内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因此,集团化办学代表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1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推动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走向集团化办学的道路,2008年7月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产品贸易”、“休闲农业”6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招生就业”与“产学研合作”2个工作委员会。集团现有成员52家,其中职业院校20所,农业企业30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个,集团成员涵盖了湖南省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饲料、农业机械、农村贸易等农业行业的职业院校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单位。
2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集团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湖南正处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型阶段,农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加之我省的涉农院校较多,导致农职院校的竞争激烈。所以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各成员参与集团的动机与需求各不相同,导致不同成员参与集团工作的动力及投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建立集团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找到多方共赢点,促进集团内校企深度融合、长期发展,取得有影响的合作成果。
2.2集团化办学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农业作为基础、艰苦行业,肩负农业生产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院校参与集团工作,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行业急需人才。虽然我省教育厅、省农业厅均出台了支持本集团的发展的部分政策文件,但可操作性有待完善,政策措施的力度有待加强。
2.3集团内职业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大整合与共享力度
本集团是建立在合同契约基础上的松散型组织,没有严密的产权约束机制,各成员往往各取所需,成员之间的开展范围不广泛,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合作。要整体提升集团的效益,必须通过建立统一的课程开发链、师资培训链、资源共享链、产业合作链,来强化集团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行为,体现集团的合作效益。
3建设的基本思路
集团紧贴我省农业行业,明确“依托农业行业、服务农业产业、实现校企共赢”的建设理念,完善集团运行机制、校企共生机制,依托“政府政策、行业指导与项目、袁隆平院士团队”三方的支持,搭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基地、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五大合作平台,实现“课程(培训项目)、人力(国际交流)、实训条件、科技研发、网络信息”等资源共享。集团成员携手培养农业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品牌,提升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4已取得的建设成效
4.1校企联动,产学相融,校企共生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1)建立了指导、决策、协调及实施四层级的有序组织构架。吸收了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职业院校等广泛参与,设立集团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制定了集团章程,确定了组织架构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制定了集团运行管理、动态调整、人才培养、项目合作、队伍建设等工作制度。(2)建立了信息互通,多方参与的对话协作机制。通过会议、网络、论坛、活动等载体,建立了常态化的专业市场调研机制,建成的职教集团网站定期发布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不定期举办大型人才供需见面会50余次,组织了2次“政府、行业”支持集团化办学的现场办公会议,争取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省直相关厅局领导到集团现场办公,促成了“湖南省农业行业办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有效建立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多方平等协商、对话的协作机制。(3)建立了互惠互利,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企业联合举办了1期“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训班和5期“国际花艺人才”培训班,共培训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500余名,培训集团内院校专业教师80多人,已有5名学员赴东帝汶和利比利亚等国家、有2名教师到菲律宾执行国家农业援外项目任务;校企共同开发了“湖南村村通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联合成立了“藤本植物研究所”等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机构7个;与企业共同建设了“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玉米原种扩繁育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10余个,通过“筑巢引凤”,吸引集团成员企业加盟,共同推广良种及“育繁推广一体化”等技术,实现了基地、企业、种植大户共同受益。以“农业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为平台,校企共同培训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11460人,进行农业类职业工种专业技能鉴定9000多人次。
4.2校企共建,社会共享,建设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行业共享资源
(1)湖南农业信息中心、湖南龙讯村村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本集团开发建设的“湖南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解决制约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三大问题。创办的集团网站,年访问量达到50万次,已经成为集团成员信息发布与交汇的重要窗口。(2)共同开发了种植、畜牧、水产与农机修理等四个“农业技术指导员”新职业标准。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集团网站为依托,围绕集团成员学校的主体和特色专业,建立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农业机械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农业新技术、新职业技能培训包。在湖南省教育厅网站建设了“宠物”、“花卉”2个频道,在集团网站设立了农业技术“专家在线”服务。(3)建设了一批社会效应强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股份制合作,校企共建的标准化蔬菜生产性实习基地,填补了湖南省无胡萝卜出口基地的空白。与长沙百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机电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长沙都市花乡合作共建的花卉生产性实训基地,均形成了“产训合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湖南省中职教师培训基地。(4)实现了集团内人才的互培互聘。集团出台了《优秀人才校企双向互聘互兼实施办法》,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参加培训获得双学历证书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集团牵头学院实施的“双百工程”,形成了每年“100名一线专家进校园、100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集团内学校建设了4个省级农业类专业教学团队。
4.3对接产业,订单培养,企业积极参与集团的人才培养
集团构建了以种植类、养殖类专业为龙头、食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农产品贸易、农业休闲等专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专业群,初步形成了职业院校间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通过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参与,校企联合完成园艺技术等7个主体与特色专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组织进行了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校企共同开发了园林工程技术等课程标准50门,制定湖南省农业类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标准4个、高职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3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4个,新职业标准4个。与12家企业开办订单培养班27个,在集团内基本完善了专业教学标准、学生技能抽查、专业教师培养等规范性文件,基本构建起了社会化、科学化,企业、院校、家长、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4.4行业指导,多方支持,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大有改善
湖南省委、省政府在2011年就把“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纳入了《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2年12月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农业厅厅长田家贵先后2次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农业厅厅长亲自挂帅成立了“湖南省农业厅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指导委员会”,落实了一批支持农业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措施(湘农业发〔2012〕259、260号)。3013年湖南省农业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指导意见》(湘农业发〔2013〕17号),《关于实施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培养专项计划的请示》(湘农业〔2013〕111号)也已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这些政策与措施既体现了政府、行业对湖南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校企合作的舞台。
省财政每年拨款20万元,行业主管部门湖南省农业厅按1:1配套设置了集团建设专项资金,企业也以各种形式对职教集团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保障了集团的正常运行费用。
国家发改委、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涉农各厅局支持了本集团1亿多元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经费。其中有,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玉米原原种扩繁育基地”农业部支持了300万元,湖南省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支持了“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500万元。初步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的项目支持机制,能够从立项、实施、监督、评价、验收等多方面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4.5注重内涵,强化品牌,集团示范引领作用日渐彰显
成立了由袁隆平院士、省农业厅长为名誉理事长的集团理事会,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建立了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与多渠道投资的办学机制,有效执行了集团内成果共享制度。通过6个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在5个县的18个乡镇开展了18项农业技术服务项目,每年为农民直接增收5400多万元,基本确立了本集团在湖南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核心地位。
集团成员学校的涉农专业,基本按照了湖南农业重点产业的区域布局,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对接当地的农业支柱和优势产业,形成了“长株潭”、“湘西”、“湘南”、“湘中”、“湘北”5个农业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基本呈现了集团内专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合作局面。
湖南省内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称为了集团的骨干企业,其中有全国种业第一名、亚洲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生猪生产第一大企业湖南新五丰有限公司等。他们无论在规模与效益上,还是技术革新上,都是处于相关行业的领先地位,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0TD09科研团队,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湖南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K013BZJ013)的阶段性成果,得到湖南省教育科学农职院校特色办学研究基地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首珩.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6):32-34.
[2]许曙青,南亲江.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6):70-72.
[3]兰小云.行业型职教集团运行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