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阅读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共识。
摘要: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在。目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注意营造氛围,从兴趣出发,从选书开始,从方法入手,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一、以环境熏陶,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孩子们爱看书,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书海。于是,我和学生一同动手,精心布置教室,在每一面墙壁上悬挂阅读名言、名人画像及名人事迹,运用历史人物、文人墨客、科学家们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动人故事,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在黑板上开辟专栏,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图书角不断更换填充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使学生进入班级就时时处处置身于读书氛围之中,真正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能育人”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能成为实际的行为。因此,营造和谐的班级读书氛围,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有效手段。
二、从兴趣出发,开展班内阅读评比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学不久,从外面学拉手风琴的孩子围着我说,自己去考级了,考级成功还会颁发考级证书呢,看到他们脸上那种自豪得意的神情,我真为他们高兴。的确,每次考级的成功,都让他们看到了付出后的回报,尝到了努力后的甜果。所以,虽然艰辛,他们却依然执著地向更高一级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灵机一动,大胆设想,在班内,是不是也能开展这样的读书考级活动呢,于是,我仔细酝酿、筹备,不久后正式宣布了“班级读书阶梯评比”活动,由读完十本书被评为“读书小明星”开始,依次向上评比“读书小状元”、“读书小博士”等,由我亲自颁发授予荣誉奖状,孩子们兴奋极了。不久,班级里刮起了一股阅读风,教室里再也没有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同学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如痴如醉地读着。仅仅二十多天,班级里的第一位“读书小明星”就诞生了,当我颁发奖状时,其他同学充满了羡慕的神情,下课了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对我说:“老师,我马上就读完了。”“老师,我就差一本了。”这样的读书评比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还在班级中定期适时开展了其他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争当班级“阅读之星”、“讲故事大王”、“小博士”等。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读书的一种督促,更是一种激励。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下,学生阅读的量大了,阅读面广了,同时口头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三、从选书开始,带领学生博览群书
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启迪儿童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本好书往往激励一代人奋发进取,使他们受益终身。我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有益书籍,如童话、神话、寓言、简单的科普读物等,使他们知道,要读书,要读好书。
在针对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我为每个孩子量身订书,既考虑到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要考虑到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好的孩子为他们选一些文字性多的、故事性强的文章来读;阅读能力差的孩子先从简单的句段开始,慢慢地增加难度。这样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孩子们易于接受,使他们逐渐尝到阅读的喜悦,从而持续保持他们高涨的读书兴趣。
根据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建议,我每天坚持为学生朗读20分钟。无论多忙多累,我都会在每天下午的阅读时间如期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给他们讲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每次孩子们都听得全神贯注。读完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听他们说书中的故事,谈读后的感受。我不仅自己讲,还鼓动家长讲。通过一次次的家长会及一封封书信向家长细述讲故事的“好”,推荐家长一起看《朗读手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与家长有针对性地交流阅读的话题……家长们逐渐加入了读书给孩子听的行列。我深信:引领孩子爱上阅读,孩子将会终身受益。
四、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只注重阅读的数量,却忽视阅读的质量,他们往往匆匆游览了数本书,却一无所获。要让学生学会有效地阅读,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质疑与解答。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敢疑与善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于是,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2.精读与速读。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速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我以读报为例,教会学生如何精读,怎样速读,班级订阅杂志时,我都是以报纸为主,因为报纸便宜、数量多,而且好传阅,是属于“物美价廉”的。孩子们对报纸刚开始好像很有新鲜感,但是他们对于报纸的阅读很粗浅,只是翻过来看看,翻过去瞧瞧,要不就是挑一些有图案的看看,看看热闹。我发现,孩子们不会读报。于是,我就安排上了一节“读报课”,课前,我选择了报纸上的一则重要新闻,给孩子们读,和他们一起讨论了里面的重要信息,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回想思考。我告诉孩子们,这样的重要信息就应该精读。要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拿起手中的报纸快速浏览其他内容,在短时间内,孩子们浏览了其他内容,并做了简单交流。多次交换阅读,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会读报了,也爱读报了。
总之,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书的天空里纵情飞翔,从而体会阅读的心情,享受读书的快乐,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南海出版公司,200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