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半功倍。尤其在低年级,有声有色的电教媒体可以激活阅读课堂,帮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摘要:电教媒体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工具,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声、形、融为一体,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设计,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促进直观教学;三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想象;四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
关键词:电教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应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电教媒体具有趣味性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设计《春笋》一课时,我思考如何才能一下子吸引学生,恰巧课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以此为切入点,我上网搜索了各种各样的雷声,最后选择了能凸显春雷“声音清脆而响亮”特质的声频,一上课便“惊醒”了学生,有的学生平时未留心雷声,在课堂上听到,兴趣盎然,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低年级拼音教学中,电教媒体在激发孩子兴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学生刚接触拼音,看着那些拼音字母一定觉得单调无味,因此我制作了有关拼音的FLASH动画帮助他们记忆,比如教学“ō”这个读音时,在拼音“ō”旁出示了正在高声啼叫的大公鸡,公鸡正在“ō”地打鸣呢,学生兴趣盎然,记住了正确的读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促进直观教学
借助电教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备课时我发现学生对“羊皮筏子”没有直观感受,对艄公如何能驾驶“羊皮筏子”征服黄河不能理解,因此在行课中,我展示了多幅羊皮筏子的图片。对于从未见过的事物,学生充满好奇,并参与讨论为什么羊皮筏子能成为艄公征服黄河的必备工具。再如教授《春笋》一课时,小春笋如何“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单凭想象,学生可能还感受不到那股劲儿,因此我播放了小春笋们钻出地面那一刹那的FLASH动画视频,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更能理解和感受到春笋破土的劲儿,为理解春笋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能使抽象化为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春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小春笋探出脑袋,看到了周围的世界,它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我预想学生想象时可能无从入手,可能不能马上入情入境,因此提供了一副优美的风景图,并配上了布谷鸟的叫声,他们的回答变得多姿多彩。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使学生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景物用电教手段充分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学生就更易于理解把握,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减缓学生思维的难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如何使学生体会只有具有坚韧的精神、高超的技巧才能征服黄河,由于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未见过黄河,对于黄河了解不多,对于谁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探究欲望不强,为使他们投入学习,我首先就播放了能凸显黄河气势的录像,那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犹如万马奔腾般的黄河,让学生不由地发出啧啧赞叹声,并心生困惑:谁能成为这气势磅礴的黄河的主人?这就为我进一步带领他们探索求知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化解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