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关键是质量,而决定教育质量的至关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及队伍的稳定。我国学校教育肩负着祖国未来昌盛的使命,它的人才输出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成败。但是,目前学校教师“下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教师更是急先锋,暂且在学校稳住阵脚的也众多身心俱损、各有心思,伺机出击,另谋高就。学校体育面临师资短缺、流失和工作消极、沉闷挑战。这种现象与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相关。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1、 职业倦怠形成的机理及特点
从心里学角度分析,职业倦怠是由于支撑人向前的动力即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兴趣、需要等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人们在需要不能满足或兴趣发生转移即缺乏动机而又不得已而为之时,就会感到身心俱疲、烦恼,工作绩效因而明显降低。从生理角度分析,职业倦怠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正常生理功能的失调,如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通常常外显为:生理上身体衰弱、血压升高、胃肠疾病增加,常常失眠,感觉无力应付工作;情绪上波动大,焦虑增加,无名之火常燃起,视个人前程一片黑暗;身心不适的沉淀形成恶性循环,强化了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偏差,即认为体育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在此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他们也开始被“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认识模式所同化,认为体育只是枯燥无味的烦琐事务。其结果导致了工作行为上敷衍了事,个人发张停滞,举止无常、行为怪癖、申请调动,甚至流失。
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社会、个人及与两者相关联的工作影响的结果。
2.1从社会因素看
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及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期望体育教师不仅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者,而且是大众健康的保护着和各种娱乐活动的倡行者。因而他们必须不仅要具有和能够运用知识,而且必须成为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的代表。这种全新的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的重要条件就是社会能否对于他们给予相应的回报,而这种回报在客观现实中就是以他们职业地位高低进行衡量,即由他们职业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所决定。如果这种职业受到世人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们就会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将热爱自己的职业,将社会的期待转化为一种向上的动力,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单个人的才能无助于改变职业的社会地位,现实中人们对于从事低社会职业的非凡之才,只会产生一种怜惜之情,为他们的屈尊感到难过。
当前,我国教师的境况并不令人乐观,而体育教师在这一大家族中更难立足,他们还要受到“家族成员”的歧视,至今一节体育等于0.7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这就造就了体育教师强烈的孤独感,即体育教师被其他人及教育同伴、学校管理者和教学督导人员所孤立,这种来源于传统的对体育教师的不重视、体育教师的个人定向、结构上的官僚主义和工作紧张的孤独感,抑制了教学、课程、工作有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学、实施计划的效率。这种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非公平竞争与不协作,加大了系统的无序程度。社会、学校期待的协同效应也就无法产生。
2.2 从工作角度分析
2.2.1 工作量多、强度大。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学生人员增长,体育教师与学生比呈相对减小之势,而有限的经济条件又抑制了体育设施的改善与更新。体育教师在围绕学校的文体活动、运动竞赛、群体活动及社会活动调整运转同时还得跳出圈外,为解决场地器材等基本教学条件煞费心机。即使是脚踏实地的优秀教师也穷于应付,身心的压力造就职业倦怠也就不言而喻了。
2.2.2 缺乏发展的机会。体育教师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从中他们极易产生攀比,从比较重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渺茫,才美难以外观。加上教育经费短缺和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他们终身极少有进修、培训的机会,他们沿用前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从先生那儿学来的固定不变的经验与教条。其知识老化、教学索然无味、能力衰退、个人发展产生严重阻滞,使得他们感到摆脱在社会及中学校中的“附庸”地位的唯一办法就是“出走”,或改行或挤进体育系科教师之列。人才学认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要具备人才素质;第二,他要有机遇,即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机遇的匮乏使得从业体育的教师与同代人相比“遥遥落后”。
2.2.3 工作的低创造性。缺乏创造性的简单重复劳动是极其乏味的。何况当今体育教师面对的是一批批头脑极为聪颖、思维相当活跃、青春活力急剧膨胀的青少年,如果他们的教学被束缚在统一的但并非完善和适合师生个性的体制、大纲、内容及评价之中,缺乏自由发挥的机会和场所,他们就会徘徊、苦闷,丧失工作动力和信心。事实上这种现象大量存在着,我们到处可以观察到中小学就应规范化的“立正”、“稍息”、“齐步走”在大学还得重新进行强化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们连补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来不及,怎么又会有精力去思考并开出学生的“健康处方”和“运动处方”呢!于是乎只好把他们全部推到了医生那儿去找“处方”。
2.2.4 缺乏成就认可。体育教师大多在过去的体育竞争中不乏成功例证,他们具有运动员必备的那种强烈的冠军欲望,他们需要和习惯镇耳欲聋的欢呼声与喝彩。但是,体育教育工作成就认可则是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延后性,他们在承受职业间不公的同时,还需接受教育系统内部的劳酬不公,教师与教辅人员,优秀教师与不称职教师之间,由于缺乏科学的工作评价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尽管他们的劳动性质和质量的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收入上都相差无几。这在我国课程改革、体制改革、大量的体育理论课教学进入学校以前,体育教师的“附庸”角色地位还难以摆脱,因而这个群体的兴旺还需经历一个长期的冲突过程。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一矛盾优势还会更显突出,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将成为一个持续的社会问题。
2.3从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来看
2.3.1眼高手低。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因而首先需要有创造力的老师,这不仅要求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思维特征上首先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而且对他们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历不高或不合格、知识老化、严重缺乏理论修养等与较高的自我评估、自我期望因而工作准备马虎,经常发生严重的矛盾冲突,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时,他们的心理焦虑却又加速沉淀,进一步造成客观工作现实与强烈的、盲目的自尊心强烈冲突,其结果常常造成自身走向对立面,即丧失工作兴趣,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实在不能混时就逃避甚至脱离教育工作。
2.3.2角色模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文中认为:“教师的职能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但是,目前,不少体育老师受传统教育和自身能力的局限,难以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与校准社会规范与要求自己的角色坐标点,在多层角色冲突中思维混乱,分不清主次,理不顺关系。这不仅无助于在各层次系统内部产生出组织、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效应,反而加大了无序度,造成工作绩效明显降低。因此,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体育教师对学校事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和行为准则这就不足为怪了。
2.3.3价值观发生转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至,引得众多的时代骄子去弄潮。在世人眼里,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可爱,闯世界、捞世界、叹世界的机会与方式越来越多,天性外向善于表现自我价值的众多体育教师,在这社会的价值观向金钱、权力与实惠严重倾斜的今天,就更难以顾及师道尊严、不图名利、甘为人梯瓦砾的古训了,纷纷舍身“跳海”、全力冲浪。
3、体育教师劳动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是全面的提高,是一种综合性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的要求。在此,我尽就教师业务(劳动)素质提高的一般措施作如下概括:
1. 加大力度组织和推荐以自学为主,以在职学习为主的经验学习;
2.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改革,参与实验、实践研究,培养一批专家、科研型骨干教师,以体育科研促教师素质的提高,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开展公开试讲(包括观摩课)与评课活动;
4. 组织各种参观学习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5. 让教师参加有关学术讨论会、培训班;
6. 搞好图书资料建设;
7. 开展互教互学、老教师带青年教师的活动;
8. 认真开展备课、共同备课活动等。
其中,学历提高和精心备课是尤为重要的。从各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看,这两个方面工作抓得最突出。
备课,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备课过程就是研究教材、学生、教育方法的过程,是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真才实学的教师的成长,多半是在认真备课中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研究与制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备课集体化”是一种好的经验,具体做法是把教师按力量均衡搭配的原则成立教研组备课组。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备课,每个学期初进行分工,每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所有教师备课加起来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备课组不是开开会的松散联唱,而是教学实体。
全国各地各校还有很好很多的师资素质提高方案与成果,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离开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尤其要处理好提高、巩固与发展的关系。
4、 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由上面分析可知,职业倦怠是现实存在着的、不合理的与消极的。它由综合因素产生,也必须进行综合的治理。即要在社会、学校和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4.1 从社会一层来看,社会应当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避免他们的主要需要在较低层次徘徊,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把自己的才能真正释放在事业之中。
4.2 从学校层次看,要加强管理,克服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成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职业互补的场所,在承认教师在知识、技能和任务以及在其教育、专业证书和工作中的差异的同时,创造并给予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此外,要肯定体育的基础性,把大、中小学的体育结合起来,促成学校体育循序渐进地发展。
4.3 从个人层次看,体育教师在注重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好体育技能,强化理论学习,首先成为教学和改进教学方面的有创见的学生。无数事实证明,良好的个人能力只有与高度自觉献身于教育、献身于未来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相结合,才能开出教育之花,结出教育硕果。
此外,要建立入选教师专业的严格标准,中国负担不了更多的能力和品格不合格的体育教师。如果在入选教师专业之际对将来可能的劣质人才进行有效的拦截并鼓励更多的合格人才参选,将会给杜绝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最大、最好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孙飙,姜文凯.江苏成年人体育生活部分情况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
[2]熊斗寅.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98,(2).
[3]体育保健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