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普通会计本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探讨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22 10:03 热度:

  大学的英语教学一般由公共英语和专业外语两个模块构成。其中专业英语应该是教学的核心,在整个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其教学目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及手段等教学体系中各种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共同课题,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

  [摘要]会计信息被称为“国际商业语言”,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是会计教育教学的责任。通过分析我国普通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可以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课程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双语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论文,会计专业英语,双语平衡,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等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了,总体上看,其过于关注国外经验的学习和引进,拘泥于理想模式的探讨和统一体系的建立。笔者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要努力寻求适合于中国语言环境,区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符合专业特点和各校资源优势的教学体系。对于会计专业而言,让学生具备较好地专业英语知识和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会计专业外语教学问题的看法。

  一、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原则和目标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和特点的分析

  语言是一个工具,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能够熟练应用中外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应该是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最高追求。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说,人们把在各种场合都能近乎同样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人称为“双语平衡人”;而将具备一定双语能力,但在听、说、读、写中的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的人称为“非双语平衡人”。对于我国大学生而言,已经经过了6年以上的英语语言学习,具备了最基本的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应该说已开始具备“非双语平衡人”的一定水准。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试图从“非平衡人”向“平衡人”转变,朝着更高的“平衡点”迈进。

  总体而言,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双语“平衡点”的要求并不会太高。同时,由于学习动机、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不同,加之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所能达到的“平衡点”也不可能相同。

  (二)专业英语教学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较之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较大差异导致专业英语教学的难度非常大。在研究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时,要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知识的应用为落脚点,并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1.全过程原则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条件。积极营造“无意识”的语言习得氛围,将英语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这对学生有效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及教学设计中,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内容的课程,都应该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表述的专业知识,少到单词或术语,多到整段或整篇,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安排英语的阅读和练习。

  2.个性化原则

  大学教育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上升的平台,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有意愿和有能力的学生获得更为深入而宽广的知识和严格的训练。专业英语的教学应比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化,要采用多种方式,寻求课程的多样性、目标的可选择性、教学组织的灵活性、考评标准的多层次性,以此达到不同学生不同对待的“个性化”要求。

  3.成长性原则

  在重视个性的基础上,课程及其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成长”作为重要目的和标准。大学生还处在智力发展的重要成长期,特别对于专业英语学习来说,它不同于过去所经历的以语言为目的的学习,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和方法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发现学习乐趣,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自己能力的提高,进而更加投入、有效地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

  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应由会计专业教师承担,通过各种类型的课程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会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达到较高的“双语平衡点”,从而具有国际视野,具备相当程度的英文应用能力,能够接受国际上最新的专业信息,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为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多选择和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应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总体目标,以此作为课程及教学体系设计和运行的基础。笔者认为,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1.熟悉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英文表述;2.读懂并翻译专业基础课程的英文版教材;3.在英语环境下,理解并解答各种会计、财务和审计等基本的专业问题;4.阅读英文专业论文,具备一定的专业案例分析和报告写作的能力;5.具备基本的口语专业交流能力。在以上目标的基础上,各类及各门相关课程都应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据此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手段、考评标准和方法。

  二、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所采用的主要教学语言,可以把课程分为中文课程、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三类。

  (一)在中文专业课程中增加英语“元素”

  以会计专业为例,选择在内容上难度较大,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必修课程,比如中、高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在中文教学中,给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环境,针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让所有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无意识”地接触专业英文,了解专业词汇和术语的英文表达方法,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这类课程应用面最广,它并非以专业英语学习为目的,而是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频繁和适量的英文“灌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达到更高的双语“平衡点”奠定基础。(二)以英语为主进行专题性课程的教学

  与中文课程相对,在高年级开设一到两门会计专业英语课程。这类课程的内容不能只是对基本专业知识的英文“重述”,而是应该在基本专业知识和“双语能力”已经具备的前提下,针对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前沿理论和实务问题,采用全英文的教学资料。这类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最高的,一定要设置为选修课程,同时给出一定的“准入标准”,满足部分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学生的需求。课程及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研究性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口头交流能力、专业报告或论文的写作能力。教学环节和考评标准及方法需要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类课程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也同样必须注重双语的“平衡”发展,“英译中”这个环节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还需要加强。毕竟绝大部分学生未来还是会以双语“平衡”能力和技能寻求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以中、英两种语言进行基础性专业课程的教学

  基于对学生专业外语学习需求的分析,中英双语的平衡发展是专业外语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而双语课程的设置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

  双语课程是将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合并”在一起的课程类型,强调两种语言“平衡”使用下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这类课程的教学通常被称为“双语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中文“表述”的专业知识尚且较为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中文的内容与阅读英语的难度不相上下,专业学习本身就有难度,再同时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会使学习“难上加难”。但也正因为具有挑战性,增加的学习压力可能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只要课程及教学设计合理,同时进行中英文教学所营造的语言环境和学习强度可以强化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习效果的提高。

  尽管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模式及特点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但这种教学所具有的提高双语“平衡点”的作用是公认的,它在专业英语教学体系中应该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这种课程及教学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应该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专业双语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由学习资料及选择、教师及教授方法、学生及学习方法、考核标准及方式等要素构成。在普通高校会计专业设置的双语课程及教学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教材的选择、编写和使用

  应该以原版的英文专业教科书作为主要的教材或素材。以会计专业教材为例,美国版教材文字简单生动,讲解详尽具体,案例丰富多彩,习题大量有趣,很受学生们欢迎。使用原版教材的同时,应该选择一本相适应的中文版教材。另外,还应该建立一个中、英文题量相当的混合题库。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编写双语的讲义或教科书。首先对原版教材进行内容整合或改编,使其更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可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是编写适量的中文学习指导,包括要点总结、所有专业术语的英汉对照小词典、示范题及解答、自测题、讨论题、练习题等。其中特别要说明的是,讲义或教材中无论是理论内容还是习题案例都不要采用互译的形式,专业知识的表述毕竟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自成体系,互为补充,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到中英文的融合和双语知识和技能的“平衡”发展。

  2.教师对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外语知识水平,能够合理地选择教材,编制讲义和习题,也要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能进行基本的英文交流。教师上课综合运用中、英两种语言,在对基本术语和原理的解释、难点和重点问题说明时采用中文为主,以帮助学生进行中、英文的互译、理解、记忆和应用。双语课程首先应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板书可以中文为主,但由于“信息量”较大,教师应该将课件课前打印成册或通过电子黑板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3.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学生应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基本的预习、复习、做学习笔记和课后总结的能力,并通过学习使这些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应该同时使用中英两种语言解释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采用两种文字完成课后作业和期末考核,并学会查找和翻译有关专业资料。另外,根据学生情况和意愿,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题库的建设和答案的编写与整理,这样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将此作为对学生成绩考评的重要参考。

  4.学习情况检查和成绩考核方式

  笔者认为,学生平时的作业可作为教师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而不作为最终考评的主要依据,以减少学生为成绩而应付作业的现象。要加强阶段性的测试频度和力度,以测试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中、英文同时进行较大型作业或实验的设计和完成,这样做既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能考核学生的合作能力。期末考试题应由中、英文题目结合构成,考核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外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双语教学及其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1.专业双语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或一门课程内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应该选择专业中具有基础性的、内容符合国际惯例的课程来实施,比如会计学原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或其中的部分内容。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选择合理、教学得法,学生下定决心、付出努力,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周时间的学习,都能渐渐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增加学好专业及专业英语的信心,并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2.教学和考核环节中英文比重的灵活安排

  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应该是对中文和英文所占比重的安排。从“平衡”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方法是完全同步地运用两种教学语言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双语教学的“完美”,有时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课程,甚至不同章节,采取较为灵活的方法。教师要细致地“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掌握好变化,可随着章节的难度和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或减少英语的讲授、阅读、作业和考评比重。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和成绩评价

  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异颇大。大学公共外语采取了分级教学的模式。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除了作出必修和选修的安排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和能力进行具有“多层次”目标的教学、考核及评价。首先,要探索如何突破学校固有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体系;其次要制定一个总体的评价标准,以指导各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另外,双语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其进行科学的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比分别研究和实践更为重要。

  四、结语

  总之,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双语平衡人”的培养作为教学原则与目标设定基础。应该改变“线性”思维方式,不拘泥于完善和统一的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进行课程及评价体系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量,不要因为过高的要求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教学水平,灵活掌握和调控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获。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也应该打破旧有的桎梏,在分班、分级和多层次考评体系上给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英]科林.贝克著,翁燕珩等译.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马凤鸣.双语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J].科技教育创新,2010(2).

  [4]汪志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大学教育,2012(4):41.

文章标题:英语教学论文普通会计本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eshu/211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