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最近几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流动儿童通常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较高;周围人际关系处理有失妥当;相对于同龄儿童,学习成绩较差[1];流动儿童广泛存在对明天的焦虑心理,部分出现自闭问题;在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相对较好,但是其行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这部分儿童自身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集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过于敏感等;等等。应该看到,针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的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目前来说还先对较少,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有:以河南某简易流动儿童学校为例进行的小规模调研中,发现对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产生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生活背景、居住时间、家庭背景等。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了深入的探讨,结合笔者针对湖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问题调查走访所获得的数据,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兼顾了其学习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情况,在文末计量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的具体因素。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
1.社会因素对流动儿童的影响非常明显:是否有城市同龄朋友、社区交流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流动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等。可以说,城市同龄朋友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学习情况的优劣,对于其城市归属感同样有相应的影响作用。流动儿童的年龄对其城市适应性的提升有明显的作用,同时,男童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困难的情况。
2调查过程和样本概况2011年9月至10月,我们组织了160余位学生完成了200位农民工子女的访谈以及400名流动儿童和1200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笔者通过对调研学生进行了培训,访谈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所有问卷都由他们与被调查对象面谈后填写等方式来提升调研的实际效应。本文的数据来自该调研项目中湖南部分(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10多个城市)的544个在校进城农民工子女问卷调查,并参阅了30份访谈报告。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2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状况2.1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适应2.1.1身份认同在我国,对于身份这个词汇有两层含义。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身份有两层含义:第一,作为社会学层次概念,身份是指按照户籍制度给出的硬性指标进行的划分;第二,而单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身份还包含一部分的角色的含义。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对于问题,你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的时候,有25.4%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城市人,48.66%则表示自己是农村人,还有24.8%的孩子回答不清楚。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在对自身身份的认识过程中,认为城市同龄孩子要优于自身。而有四成左右的农民工子女对自身的身份问题有一定的模糊感,这样对其未来道路的选择将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2.1.2心理期望应该看到,虽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目标还是明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找个好工作,为家庭和父母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孩子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非常迷茫的,这就反映出来其生活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巨大差异性。
2.1.3社区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学方面的定义,社区认同主要是主管和客观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方面,流动儿童自身对于流入地区的认识,是否能够真正的把自己当做社区的一员、原因为社区付出等,另一方面则是该社区是否把这部分流动儿童当做其成员来对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周围环境中的居民较为友好,仅少量时候,出现一些不友好的行为如(表2、表3)。比例(%)3.3529.3847.1620.10100在这份数据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市民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接纳速率,也在不断加快,不过,由于儿童自身心理特点的特殊性,所以可能因为其对社会接触较少而导致流动儿童在这方面没有实际经验[2]。
2.2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对于城市学习生活的适应情况是进城农民工子女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以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业表现和家庭教育等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在城市中所接受的具体培养方面的情况。
2.2.1学习环境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2.23%的流动儿童在普通公办小学上学,但是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在民办学校进行学习,而这里所说的民办学校,实际上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普遍较差。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所带来的。一方面,农民工子女本身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我国现阶段的公办学校对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这部分学生的接受工作。另一方面,公里学校较高的学费等,同样是阻碍农民工子女顺利求学的重点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访谈的时候也得到了论证:“借读费和学费加起来,一个学期要一千多块,平时的费用都算上,大概要一千五百块左右,孩子平时的用度等等,对于家庭所造成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3]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同样局有一定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的孩子拥有较好的条件,无论是学习中还是在言谈举止上,相对于农村孩子都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教师对于农村务工人员的子女的了解程度不足,根据笔者走访获得的第一手数据现实,只有34.67%的孩子认为教师对自身的家庭条件有所了解。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家庭条件的认识,都是通过家长会作为主要的沟通方式,但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工作较为繁忙,一般没有时间去参加家长会,而教师处于某些原因的考虑,主观上也不愿意对这部分弱势群体进行家访。
2.2.2学习动机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主观上,流动儿童对学习的渴望相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更加强烈,从表4和表5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这部分孩子大多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生活的改善提供一定的支持。表4流动儿童的学习目的为父母增光父母让将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努力地学习,而只有13.34%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无用的。
2.2.3家庭教育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农民工本身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形成如见表6。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农民工对于自身子女的学习情况是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的。尤其是对于其日常的学习情况,一般情况下都会过问,但是还是有部分的农民工父母,由于自身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没有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或者由于自身的工作原因,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够提供及时主动的帮助。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接受的教育程度就不搞,同时在打工过程中,随着金钱的作用的不断凸显,也形成了一定的错误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对于提升其子女的文化程度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能很好的领会了[4]。2.2.4学业表现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适应情况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流动儿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业表现进行一定的研究来获得。学习成绩和学业行为两方面的综合评价,基本上已经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教育适应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表示了。根据我们获得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学生都表示自己学习相对较好,在一般水平线之上。由于这种自我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笔者又从学业行为这个角度对其加以考察,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会在放学回家之后主动做作业,极少数出现过逃课的现象。
2.3进城农民工子女生活适应2.3.1居住环境从表7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没有经历过居住地的改变,但是还是有部分的流动儿童经历过了重新流动这一过程。约占总数的52.49%。应该看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来说,弊大于利。通过笔者的走访认识到,由于农民工工作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儿童随着父母进行频繁的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2.3.2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过程,就是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有研究显示,和城市居民之间进行的大量交流,有利于提升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城市化程度笔者获悉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七层的流动儿童表示很愿意与城市儿童交朋友,但只有少数的(29.77%)孩子在学校里有较多城市同龄朋友,多数很少(56.34%)甚至没有(13.97%)城市同龄朋友;所以,对于表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不多,也就好理解了(表8)。新的环境中,流动儿童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融入同龄人的群体,但是实际上,只有24.45%的儿童能够经常性的和社区内的同龄人一起玩,而绝大部分都是很少一起玩。而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交流同样较少,这样一来,由于种种原因,来自于农民工子女的友情就被冷漠拒之门外了。
2.3.3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情况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生活情况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其城市适应情况[5]。根据笔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流动儿童的日常生活相对与城市中的其他同龄儿童较为单一,由于上文中提及的原因而缺少朋友,约有45.89%的受访者表示,除了在家看书,基本上日常生活还需要做家务。而对于零花钱方面,笔者掌握的数据显示,由于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孩子的零花钱非常有限有80.11%的流动儿童每个月的零花钱少于五十元,而这些零花钱的用途也主要集中在日常学习用品的购买上。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儿童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各种兴趣培养班,这也是流动儿童教育水平相对于城市儿童普遍较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根据笔者掌握的数据显示,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总体适应度不足50%,约有56.1%的流动儿童在调查过程中表示对城市生活并不适应。那么,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在本文中,应用Logistic回归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被解释变量被定义为两分虚拟变量,1表示适应,0表示不适应。解释变量的选取则是基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括:老师态度、学校性质、市民态度、父母关心、歧视经历、学习成绩、环境变化、城市同龄朋友、身份认同、同学交往等作为解释变量。同时,对流动儿童的年龄和性别也在研究中有所体现,具体数据如表9。表9变量描述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适应度流动儿童到城市后的适应程度:适应=1,不适应=0解释变量学校性质所在学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民办=1,公办=0环境变化生活、居住环境有过变化吗?:有=1,没有=0老师态度老师对待城市和农村孩子的态度:更喜欢城市孩子=1,其他=0居民态度你觉得当地人对你怎样:友好=1,其他=0歧视经历你有过被市民歧视的经历吗:有=1,无=0城市同龄朋友在学校里,你的朋友中有城市同龄人吗:有=1,无=0同学交往你平时和同学交往多吗:是=1,否=0身份认同你认为自己是城市人吗,父母关心特征变量性别女性=1,男性=0年龄6岁到16岁的流动儿童年龄在模型拟合过程中,我们采用进入法强迫所用自变量同时进入模型,运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得到模型Chi-square=79.543,其显著值为0.000,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模型从总体上看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10。根据表10中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对于流动儿童的态度,能够显著的影响其城市适应性(10%水平上显著),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城市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偏爱,那么对流动儿童的城市化将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同龄儿童作为朋友这一点,对于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的意义。
实际上,通过对比有城市儿童作为朋友和没有城市儿童作为朋友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前者的城市适应情况高出0.098个百分点。正如上文中所做论述,加强流动儿童在同龄人中的交流情况,对于其城市化的提升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性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产异性。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整体适应性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对城市中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当然,在这里性别差异也有所体现,男童普遍更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学习成绩对于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适应情况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能够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这样对于提升其城市适应度将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相对于成绩偏差的学生来说,有中等以上成绩者的城市适应度是其1.784倍。不过笔者认为,通过成绩的不同来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差异进行解释是不全面的,仅仅可以当做一个参考指标,在研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而这个权重比例的分配,更是一个值得深入商榷的问题。流动儿童生活、居住环境的变化并不对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有显著影响。而一些文献中提到的学校性质问题,对于我们所研究的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问题也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有些研究者认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市民的态度和被歧视的经历等,在我们的研究中并没有获得支持[6]。
4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重点对农民工进城务工之后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中的适应性等问题开展,根据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计量分析,现有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生活对流动儿童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整体上来说,城市适应性较差。这一结论集中反映在流动儿童现阶段的心理适应和生活学习适应上。同时,流动儿童再次流动的可能性较大,这是由于其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决定的[7]。流动儿童城市同龄朋友对其城市适应性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城市同龄朋友较少。流动儿童在学校就读方面,公办学校由于招生名额有限和整体的学费水平较高,所以很多流动儿童目前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