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对学校的各方面的投入,在硬件方面,学校建筑也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学校建筑是学校品牌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设计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原则来设计,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论文,特征论文,原则
一.学校建筑的种类与特征
1.学校建筑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学校建筑主要划分为砌体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混合结构等。砌体结构其为水泥砂浆、砖和石块建造的结构,缺乏钢筋串联,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各个部分之间连接较弱,破裂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代比较常用一种结构形式,还有一种是为了增强建筑的安全性,采用的混合结构。空间广阔,采光效果好是学校类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首要条件。
2.学校建筑的特征
现代教育正朝着开放、互动,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学校建筑设计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时代特征相一致。学校建筑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方面信息、知识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文化水平,因此,学校建筑的设计,既要注重外观形象,又要体现人文内涵在其中。
二.学校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规范化与质量至上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质量至上的原则,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质量保证了,其他效益才能更得上,离开质量谈其他的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符合规范,保证质量是根本性的原则。
2.建筑设计与环境和谐一致论文
学校建筑既要注重建筑本身的构造,还要与周边环境相一致,数字时代的学校建筑应该注重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在当今社会,建筑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外部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设计中,建筑的外形、色彩等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要特别重视环境设计,让学生生活在其中感到是一种享受。
注重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原则
3.建筑设计除了质量至上,节约节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设计中尽量减少浪费,提高使用率。学校建筑设计,除遵循一般的原则外,学校的规模、人数、位置的选择设计以及人力、物力、先建什么后建什么都是要全面考虑的。学校建筑设计,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看到长远,将眼前的情况和将来的规划相结合,为将来的扩建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留有余地。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片面节约观点,不经济适用,也不可取。
4.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教委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政策规范、定额指标、建设标准以及具体规定等要求,对于需要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学校建筑,必须先进行规划,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再实施。学校建筑设计的总体目标,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当前新建、扩建图书馆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性文件。在结构上按照“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三统一”的结构设计是目前国际先进的设计模式,有利于建设标准化的建筑设施。
三.设计前的考虑因素
1.从宏观上考虑论文
首先要了解学校建筑设计的背景,建筑设计拥有的品质和精神要与特定地域、特定人文历史相一致,建筑设计要将设计师的个性化理念融入其中;建筑本身应该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甚至异域文化的体现。
2.从具体考虑
(1)学校的性质和类别: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在我国,按照教育模式,学校一般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院校等四类;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筑的设计就不同。建筑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考虑,营造一个读书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2)学校的规模:班级规模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教学效果,中小学可根据班级的数量和人数的多少进行设计;大中专院校则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专业来确定班级数量;
(3)教育的目标:按照培养类型划分,我国目前常设的有普通小学或中学、技工学校、职业中专、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等。
(4)学校的总体布局:学校的周边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学校建筑设计的最佳选择;若在喧哗地段,一定要注意阻隔噪音的影响,营造一种安静的教学环境;妥善解决设计与环境的矛盾。学校建筑的位置、形状、层数、出入口位置等既要满足其功能要求,也要考虑建筑组合的完整性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也应与周边环境相一致
(5)建筑的形状与性质:影响建筑形状的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校方的要求、地块大小、朝向等都是常见的因素。一般来说一字形布局、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三大类是常见的几种形状。建筑从性质上来说,主要有新建、扩建及大规模旧楼改造。新楼与旧楼在各方面如何设计安排,都是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
四.学校建筑设计的具体措施
1.从中小学方面来谈论文
(1)校址的选择要求,在效区、县镇、农村应注意不占或少占农田,减少拆迁等
(2)合理布局,分区明确。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教学区,生活区等合理划分,做到及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教学、实验、图书楼等,应布置在校内安静的区域;体育场及其他服务性的场地,在确保体育活动场地的规模、数量的基础上,各场地应与教学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自身产生的噪音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3)建筑间距的合理设计。校园内各栋建筑之间,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尽量避免采光不足,对于住宿区域设置,要冲分考虑好隐私保护问题,例如,男生女生宿舍,最好不直接对面设置。
(4)校园道路的设计,在正常情况下应通行顺畅,紧急时应保证人员的安全及时的疏散。
(5)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结合学校建筑群体的整体特点,合理进行绿化美化,改善校园环境,让学校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6)在保留原样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从大中专院校来谈
图书馆是大中专院校最重要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大中专院校具有竞争力的硬件,他是高校建筑设的代表,下面以图书馆建设为例看学校建筑设计。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建馆前的规划
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严格按照图书馆建筑的总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规划,体现图书馆不同的功能。首先要弄清楚要建设的图书馆是个什么性质的,是全国的,还是地方的,是一般性的单位,还是重点单位。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什么,图书馆各部分的区域的功能和地位是什么,比如,期刊阅读收藏中心,学术活动中心;还有图书馆的规模,借阅特点等,各方面不能过分笼统,都需要周密的考虑。最好将文字、图表、数据结合起来,考虑尽量细致周全。
(2)设计的具体措施论文
在外部设计上,在区位上要处于学校的中心和教学区的中心,方便学生使用;在风格上既要与大环境协调一致,还要显示其独特的一面,同时要注意周边环境的绿化。在内部的具体设计上,新馆在1楼或2楼上应设有一个宽敞的大厅,馆舍内墙要能够自由拆换,可以采用玻璃墙壁,可以使读者有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采用收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各种活动统一在一个空间里,将各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藏书实行开架管理,便于读者阅读,此外,可直接在出口办理借书手续,这样设计既方便了读者,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新建馆应充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配制各种现代化设施,包括网络设备、电子文献检索设备等,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需要。
总之,学校建筑设计完成后,应该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在设计之初,应该安格按照先进的、科学的标准,尽量减少失误。学校建筑设计应从国情、校情、馆情的实际出发,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真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学校建筑的特色与时代感-结合设计实践谈学校建筑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04(10).
[2]姚志涛.学校建筑设计思考[J].科技信息,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