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设计目标与广大教师开始零距离接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体验,本文从“借助音乐,感受情感的召唤;借助画面,还原‘逼真’情境;强化感悟,构建‘合作’的空间;反弹琵琶, 寻找‘独创’的天地;‘情节’延伸,落下精彩的‘帷幕’”五个方面探索“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投入体验,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师生“生命经验”共同生长的过程。
[关键词]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情感体验,生命经验,学习期待,和谐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设计目标,现在和我们所有的教师有了零距离接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体验,一改以往“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动,用脑去想,用心去感悟,把学的东西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外化为自己的素质。
这样的变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空气,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语文教学与以往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关注,同时肯定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来讲,开始注重师生生命经验生长的过程。
一、借助音乐,感受情感的召唤――此时“有声”胜“无声”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正如英国哲学家卡来所说:“音乐是天使的演讲。”音乐的魅力主要在于她的“主情性”,比起其他艺术来,音乐无疑更贴近人的心灵,因此也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意象,通过音乐往往可以达到神奇的艺术境界。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当赏读到朱自清借淡淡的月光和朦胧的荷塘的描写来抒写自己内心淡淡的喜和淡淡的忧时,仅仅靠语言上的分析是无法恰到好处的表达出那种意境的。我们不妨插播一段阿炳的《二泉映月》,随着低沉的乐曲在教室的弥漫,如诉如泣的幽怨,月色的美景与作者的忧郁心情交织在了一起,达到了此时 “有声”胜“无声”的境界,学生也就自然和作者、文本达成了心灵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常在指导朗读时恰当地配以音乐,通过美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用它无形的笔触和看不见的色彩线条,在学生的想象空间勾勒丰富灵活的形象,在听觉中幻化出可任意摆布的任何视觉形象,从而唤醒学生的认识情感,使情感从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
二、借助画面,还原“逼真”情境――“沉醉”而不知“归路”
中学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具有不同神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雨中泰山的扑朔迷离,荷花淀的诗情画意;天姥山的奇特雄姿,湓浦口的萧瑟秋景;荷塘月色的朦胧淡雅,故都秋意的清静悲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获得声、像、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栩栩如生的实景中领略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我在教学姜夔的《扬州慢》就充分运用了“情境再现”的优化设计。
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洗劫,变成一座空城。姜夔这首词的主旨就如词前小序中说的:抒的是“黍离之悲”。
我在教学中为有效达成读者、作者、作品情感上的共鸣,设想把词中所写的内容适量地变为学生的“视象”,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可以更好地去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残破、人民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当然由于图片资料库的有限和制作技术的水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并不能还原所有的画面,事实上也并不需要,我们大可引导学生以现有画面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进行再“创造”。
三、强化感悟,构建“合作”的空间――天生我“材”必“有用”
“参与”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参与”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得自悟的全部活动状态。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科书中的“活动”因素,进行“活动化”的教学。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因为学生有生活实际积累,课堂上学生各抒性情,充分发表自己的体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要为他们搭设一个活动的“舞台”,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
四、反弹琵琶, 寻找“独创”天地――道是“无情”还“有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上把所教学的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问的老师是好老师吗?显然肯定不是,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反复机械地操练,只会训练出一批“解题的机器”。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要提倡学生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纵横驰骋”、“无中生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留一片“天地”给独创。
《祝福》一文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不是真的有感情?《念奴娇 赤壁怀古》最后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该作如何理解?是自慰之词,是倾诉苦闷,还是人之常用情或者是奋发向上的表现?《项链》中究竟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还是表达了人自身对于生活中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还是作者对女主人公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肯定?《秋声赋》到底是 “以悲秋”为主题还是在抒发作者政治上的不能有所为亦或是体现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锦瑟》究竟是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还是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抑或是作者的自伤?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给学生一片“独创”的天地。
五、“情节”延伸,落下精彩的“帷幕”――“余音”绕梁而“不绝”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公元前304年,屈原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君王的尊敬,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钻心之痛,失落,愤恨,忧心如焚和无可奈何地吟出了这首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在教学这首诗(节选)时,我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在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开放式讨论题:你如何评价屈原“抱石投江”这一选择?
……
正如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所指出的“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 而对于这“结合”的过程, 我的理解就是师生对作品“生命”完成“体验” 的过程。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把一篇篇的作品当成一种“生命形式”去“体验”, “五官开放”,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作品的生命的召唤,感受到生命的活动之气。同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师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活动”的光彩,感悟到“体验”的喜悦,从根本上实现师生“生命经验”共同生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于漪.追求综合效应[M].湖北教育出版社.
[2]胡君 主编.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3]高帆 主编.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M]. 九州出版社
[4]刘庆昌.对话应成为现代教学生活的基本方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