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发表创新教育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27 16:22 热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肩负义不容辞的重任。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输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是创新型国家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创新教育。英语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关键词: 教师论文发表,创新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要“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创新教育。英语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的“瓶颈”。笔者建议:当前千头万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妨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起。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疲于应付,无暇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爱因斯坦的话也许有点偏颇,却揭示了一个规律:大学是人生创造性思维培训的一个黄金时期,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开发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然而,英语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学生无暇顾及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更谈不上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语种选择――“一花独放不是春”。

  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要消化吸收再创新。一个优秀的创新人才需要充分吸取世界文明的各种优秀成果,博采众长,加以消化和吸收才能取得更大突破。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各个智慧的民族都作出了独特的创造性的贡献,作为文明成果传承载体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语言,也应当成为我们创新素质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大学外语教学中偏重英语的情况值得担忧,外语教学实际上已成了英语教学,其他语种的教师少得可怜。有条件开设其他“小语种”教学的大学,学习仅仅是停留在学点音标和简单对话的阶段,与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能同日而语。尽管很多大学“小语种”的选修课堂堂爆满,但现行的外语教学体制对此却有些“视而不见”,我行我素。如此“跛足”的外语知识结构必将成为学生创新成长的“软肋”。

  3.“纸上谈兵”,无益创新。

  创新教育要求交互式的学习,主动思考,注重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模式,学生忙于操练,所谓的“答题技巧” “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仍然大行其道。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与创新学习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所学知识大多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寸步难行:学习英语十多年,却看不懂英文报纸,不会查阅外文文献资料,到合资企业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看不懂电传、单证、信函的例子比比皆是。知识“从课本中来,到卷子中去”,导致教育与时代、与社会完全脱轨。难怪我国不少在托福、GRE考试中取得高分的考生,到了国外仍然听不懂老师讲课,日常交流“磕磕绊绊”的大有人在。

  4.教学体制限制创新。

  在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往往人为地把英语教学划分为“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使得英语教学被人为地划分为两块,前者劳而无功,后者名存实亡,导致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下降,不能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创造性工作。现行的公共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大多数以国外散文、传记、小说等文学类题材为主。受教师专业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师课堂讲授往往以词汇讲解和课文内容的文学分析为主,极少涉及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运用场景分析,忽略学生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大学英语在分析“complication”一词时大纲的意思是“复杂”,没有标注它在专业文献里常用的意思“并发症”。现行大纲单纯强调“词汇量”的增加,但英文的词汇是海量,不分专业毫无针对性地要求增加词汇量,实际上是以有限的时间追求无限的海量词汇,结果往往不是望洋兴叹,就是“学无至用”;专业英语的教学由于受到师资的限制,在一些大学是名存实亡,双语教学在不少重点大学仅仅是今后一个努力的方向,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往往得不到系统的专业运用语言训练,花了大量时间学习的公共英语与专业运用严重脱节,劳而无功。这种单纯的经院式教学体制必须改变。

  二、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建议

  1.开展多语种教学,改变小语种“边缘”地位。

  积极进行多语种教学,是满足创新人才灵活运用各种语言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必然选择,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多语教学存在严重的“资源”不足的问题,“小语种”教师对于学校来说可谓“一将难求”。首要的是加强小语种师资的培养。另外,增加小语种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开展多语种综合性语料库建设,为多语教学提供所需的“资源”。其次是改革外语课程模式,除英语外,我们还要兼顾其他语种的教学,各语种学习可以采取选修制的方式,尽量给学生增加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在今后工作中的需要选择要学的语种。例如,哲学专业可以侧重学德语,因为许多哲学经典原著都是德文;医学可以侧重拉丁语;数学专业学生可以侧重选择法语,等等。最后是改革评价制度,给予“小语种”相对平等的地位,适当淡化英语至上的评价导向,为“小语种”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改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中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入学后已经基本具备英语语法和阅读等基本技能,因此,对目前以公共英语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体制进行变革条件比较成熟,时机已经具备。笔者认为,首先应改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变目前一统天下的教学大纲,分别编写适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英语教材,鼓励使用原版教材;其次,大力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改变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鼓励青年英语教师跨专业攻读学位或进修,鼓励英语专业学生跨专业攻读研究生或攻读学位,鼓励跨专业的学生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加快引进归国留学人才到英语教师队伍;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大力提倡双语教学,多开设情景英语视听教学、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英语应用写作、外文信息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转换思路,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创新在本质上是兴趣推动和非竞争性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语言学习本身应当是快乐的,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考试应当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而不应该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如果说高考需要某种统一标准、有利于公平的话,那么在大学阶段,只要是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方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考核方式,那么为什么不能采纳呢?文秘专业学生的函电写作,新闻专业的英语采访,旅游专业的英语导游,商学院学生的英语商务谈判,法学院学生的涉外纠纷处置等,都可以成为考试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展示个性;这种模式下,考试并不是目的,答案并非唯一,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容许失败,灵活多样的检验和评价模式,形成百花齐放、鼓励创新的自由探索局面。

  4.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开设“课程超市”。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教师重点讲解精读课本为主的“大课堂”模式,教师不顾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不顾学生今后实际需求,采取“满堂灌”的讲授模式,是造成目前“费时低效”英语和“聋哑”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特点不同,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同,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和发展方向,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才是省时高效的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打破当前精读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听说读写教学,而且要对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教学进一步加以细分,加大选修课力度,开设经贸谈判口语、影视听力、报刊阅读、论文写作、函电写作等灵活多样的“课程超市”。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需要自由选择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教学实际场景,让学生实践,如医学类学校可把背景定为医院,模拟就诊、入院、治疗等一系列活动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施展才华、张扬个性、体验成功提供机会。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和奋斗目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和研究的战略课题。英语教学改革作为这个战略课题中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引起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思考,不断以创新的理念引导英语教学改革,使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长周济解读十一五中国教育事业三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5.

  [2]会诊“英语四六级考试综合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2005.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

文章标题:教师论文发表创新教育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399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