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凡是那些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一定是爱琢磨、爱思考的老师。他们当中有的人不仅课上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发表的也多,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成了特级教师或名师;但他们中更多的只是课上得好,但因为没有什么像样的“科研论文”发表,虽然他们深受学生的爱戴和领导、学生家长的认可,因此并没有得到太好的发展,甚至远远不如那些不能教书、不会教书却不断有论文发表的老师发展得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的基本要素。我认为,能教好书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而不在于他会不会写文章,是不是有所谓的论文发表。
摘要:中小学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他们的研究应当立足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在课堂上实践应用的教科研成果才是有价值的教研成果。
关键词:教育技术论文,课堂,教科研
否定或淡化论文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否定或淡化教师的教科研要求,相反,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生活阅历、学习力、理解力、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同的个性,每个教师都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呈现不同的兴趣、爱好、愉悦、痛苦等个性心理特征。“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他将要教授的知识是他早已熟知的,但是他的学生将怎样理解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境中都不相同的。因此,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教师永远要年复一年地迎来新的学生,并且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特定的、具体的、每日每时在每一种情境中都不相同的,这正是教师研究的所在。”[1]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当是研究者,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不是指学术性研究,而是指一般性探究活动,一种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不是建构新的理论,而是从实践的层面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通过研究改进具体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享受各得其所的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高呈现,也是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拥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上,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形成文字并发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这是锦上添花。如果教学水平一般甚至很差,只埋头于撰写所谓的教科研论文,那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最近,新浪教育[微博]联合《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对“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展开调查,调查表明,只有45.4%的教师是通过投稿发表的。其余都是通过花钱买版面、托关系、学校统一解决或其他方式发表的。教师之所以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花钱发表论文,而不是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源就在于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师评优评先标准中对教师教科研要求的比重过大,并简单把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等同于教师的论文发表。我认为,教科研比重过大并不是问题,因为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教学,就没有教师的成长进步。问题在于当把教科研简单地等同于发表论文时,所谓的教科研就开始与教育教学相脱离。相关调查表明,论文与教科研的关系远远比不上论文与金钱的关系紧密。实践证明,当论文成为某些部门、团体和教师追逐利益的工具时,论文就与教育教学貌合神离了,教育教学就成了促销“狗肉”的“羊头”。
教师的第一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们支持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进行的一切教科研活动,更鼓励教师通过研究,把取得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时,我们也允许为了教研而教研的活动存在,允许有的教师想方设法发表论文,因为现实需要它,教师需要它晋升职称,学校需要它妆点门面。为了保护那些辛勤耕耘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于脱离教学的单纯的教科研活动,我们允许,但不鼓励。
在当前教师评价体系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东海县第二中学大力度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制度化推进人人开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系列活动;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为教师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修订学校教师晋级考核办法,加大课堂评价比重,把教师关注的焦点由单纯的论文创作转向课堂,同时鼓励教师把课堂教学反思文字化、精品化,并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实现“教学即研究”,逐步消除教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层皮现象,有效地促进了教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
课堂因教研而精彩纷呈,教研因课堂而生机焕发。这才是基础教育阶段教科研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比较教育研究,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