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赏识,但是一味地无原则的赏识让老师无所适从,也让学生不能直面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从牛瑞锋老师的教育案例中领悟对学生“不一样”的赏识。
关键词:教育案例,“不一样”的赏识,慧眼,慧心,慧爱
优秀班主任牛瑞锋老师曾有一个教育案例《无原则的赏识是毒药》,现摘抄如下: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就是虚荣心太强。一次数学考试后,我发现他最后两道选做题没做,就把他找来想问个究竟。没想到没等我开口他就说:“老师你找我肯定是问我最后两道选做题为什么没做,是吧?”我很机智地反问道:“你不会告诉我你是故意的吧?”更没想到的是,他根本没有理会我的反问,仍大言不惭地说道:“是,我是故意的,我怕给第一名增加压力。对我来说,考得低一点没什么。”我不露声色地对他说:“那你给我做一遍,我看一下,好让我心里有底。”我的话刚说完,他脸一下就红了。他的表情印证了我的猜想,这两道题他不会做。为了根治他这种虚荣的心理,我拿出了笔和纸,对他说:“你现在利用30分钟的时间把这两道题做一下。”
事已至此,他只好在我旁边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10分钟过去了,他没写一个字。又过了5分钟,他还是一个字也没有写。看着他那狼狈不堪的样子,我把他手中的笔拿过来,在他那张纸上写下了两个字:虚荣。他看见这两个字,一下子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似乎要和我争论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见状,我决定趁热打铁,于是我说道:“这两道题的难度,我早已向数学老师打听过啦,就你现阶段的数学能力是无法将这两道题做对的,今天找你,我本来是想和你探讨一下如何将你的数学成绩提上来,没想到你给我来这么一手。难道你不知道吗?前三次的月考成绩,你每次都是第二名,并且每次与第一名的差距都是30多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死要面子活受罪。以前我暗示过你好几次,希望你改掉这种不良的心理,你却不思悔改。坦诚地面对一切有什么不好呢?”他低着头走出了办公室。一个星期后他给我写了一张纸条:
尊敬的牛老师:
当面具被撕破后,原来是那么可怕。这一周我是在煎熬在度过的。说实在话,我既恨您又怕您,恨您的毫不留情,怕您再也不理我。您说的对:我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呢?因为虚荣。我为什么虚荣呢?还是因为虚荣。但请老师相信,虚荣不是我的本质,我一定要将这一心魔赶跑。希望老师和我能够笑脸相对。
看着他的纸条,我一下子释然了。我在他的纸条上写了一句话并将纸条还给了他。这句话是:明天我依然爱你!
此案例正可谓是“一语唤醒梦中人”。“唤”在于牛老师的“稳、准、狠”。稳,我们从案例中不难看出班主任对该生是观察已久,历经三次月考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而且在此次考试后又与数学老师进行了沟通;准,正是有了老师长期的观察,“虚荣”二字的精准才直击学生问题之根本;狠,班主任曾经多次的暗示对该生的教育力量不够,不足以让学生性格缺点根本改善,但却已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此时的狠才有了“唤醒”的效力。“醒”则在于学生的回应。学生通过纸条表达了自己面对“虚荣”的痛苦,也表达了自己战胜“虚荣”的信心,同时更期盼老师的继续关注。诚然此案例中的一“唤”一“醒”体现了牛老师的教育艺术,但案例最后的“释然”所体现出的牛老师对学生的“不一样”的赏识才是本案例的要旨。
如果说近来的“虎妈”和“猫爸”才引发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讨论,那么学校如何进行赏识教育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且心理问题初期呈隐性发展,部分老师的教育更是成了“蜻蜓点水”,表面上是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实则已成了无原则的赏识。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从这条规定中不难看出合理的批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赏识。如何做好对学生“不一样”的赏识呢?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赏识要“慧眼”
慧眼又称灵眼,泛指敏锐的眼力。
1、班里有一个虚荣的学生。我们的班里有这样或那样的学生,你是否真正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也知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呢?一个爱学生的老师会的。他一定会用自己的“慧眼”耐心地长久地观察他们,找到他的成长问题,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帮助他,这样的关注就是一种赏识的过程。
2、以退为进。老师的“慧眼”还体现在对这个有虚荣心的孩子的心理特点的洞察力上。三次月考中最后的几道数学题不太会做,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想让成绩再好一点的心还是有的,但是又碍于面子不想问别人真是有苦说不出,这时老师适时的谈话和现场做题以退为进自然有效。当老师深入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质时,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让批评点石成金——“不一样”的赏识要“慧心”
慧心,指聪慧之心。
2、一份特殊的试卷。找到好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教育的效果离不开老师独具“慧心”找到的切入点。几次的暗示未见成效,一份特殊的试卷让老师其后的教育顺理成章。一直以来学生的缺点总是老师说的多,而学生改的少,这里既有老师没有给学生自我改正的时间,也有老师没有给学生适时创设情境去直面自己的不足的机会。
2、声声唤尔归。“虚荣”二字一出,学生想站起来争论却又沉默,他的这种被人窥破心事后的反应再次印证老师对他的判断的精准,。成长的过程必然会经历一些痛苦,但这样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拥有一颗“慧心”的过程,只有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慧心”,教育怎能没有效果。
三、让学生自信起来——“不一样”的赏识要“慧爱”
慧爱,也是一种大爱。
1、护短之后。老师把学生叫来谈话,当面对试卷时学生不但主动出击而且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和深层的掩饰,如果此时老师直接点出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肯定会加以反驳并认为老师小题大做了,而牛老师却顺着学生找了个“好让我心里有底”的理由让学生当场做题。这难道不是“慧爱”吗?老师在抱怨学生难管理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既能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又把学生教育好呢?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却不会爱也同样没有教育。
2、一张深思的纸条。一个星期后学生写给老师的纸条,与其说是老师教育的效果,不如说是老师爱的回馈。牛老师看到学生的纸条后“释然”了,这种“释然”不在于学生表达了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改正的决心,而在于那一句“希望老师和我能够笑脸相对”,正是这一句让老师看到了学生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只要老师有“慧爱”,学生从不缺乏感受爱的能力。
3、重新扬起灿烂笑脸。培根曾说: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而应当对所事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牛老师的“明天我依然爱你!”一定会成为学生自信的源泉、行动的动力。学生在成长阶段的认知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当老师们能正视这一点时,不仅对自己的教育效果不会急于求成,而且会领悟到“慧爱”根本是一种守望。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和一片“慧爱”,给每一个学生以“不一样”的赏识,那必将让学生拥有不一样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