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3:27 热度:

  摘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重过去、轻未来的问题,提出建立以“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先导、构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内容为基础、组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为中介的高校体育教学新体系,为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9)07-30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心,长期以来偏重于过去,对未来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高等体育不能大批量培养创新人才,不能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这与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极不相符的.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学重心由过去转向未来,构建面向学生未来终身体育的、增进健康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创新精神和贯彻全教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学要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思想创新
  建立面向未来“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其“内涵有二:一是掌握过去和现在的体育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体育;二是掌握未来终身的体育和健康的知识技能.过去,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为了过去而教而考,其重心偏后.如果掌握过去的知识仅是为了解决过去和眼前的问题,而不是面向学生未来终身体育的需求,那么,这样学习过去的体育知识技能又有什么用呢?这显然对学生解决未来体育的新问题十分不利.实践证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精力过于用在单纯记忆过去的知识上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这不仅是一种精力浪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教学长期不能融入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行列,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而存在的共性问题.传统的重过去、重眼前的功利主义教学是限制提高民族创新素质的症结,也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桎梏.在功利主义教学中,学生学到的旧知识,除部分有用以外,其余的不是他们不想学,就是学而忘之.这样的教学,不能促进学生习旧创新,这与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精神是不相符的.当然,学生掌握过去的体育知识技能,有利于求新.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习旧并不是为了创新,没有把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教学内容纳入课堂,更缺少引导学生创新的教学方法.更确切地说,我们“求知创新”的教学意识极为不强.因此,为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建立为增进学生现实与未来的健康而教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其重心向未来转移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改革思想与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思想的统一.其中,高校体育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向健身为中心转移,这实质是把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体育)有机结合的表现,也是增强体质与增进健康的统一.因为未来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为迫切。
  2教学内容体系创新
  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要根据这个精神,力求满足3个需求:一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满足增进学生健康的需求;三是满足学科完整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加强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
  2.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现代体育教学已从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转向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新方式.体育从生物学角度增强体质,在劳动力密集的重体力劳动时代是十分可取的,但是,在未来劳动强度日趋降低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对于全面增进健康是极为有限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人的生物、心理、社会三者达到完满的状态.因此,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系统地从生物、心理、社会3个层面增进大学生的健康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符合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这就需要我们
  “把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系.传统的健康教育和过去的身体教育一样,偏重于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的生理健康或生物体能的提高,现在二者又转向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两个方位研究增进人的身心健康等,但仍不全面.因为从体质和健康的概念分析,二者都有“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一内涵就是个体在群众中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常的互助、协作、交往和理解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促进个体主动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是“社会健康”的基本内容之一“社会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健康是指采取科技与人文措施,抵制世界“公害”(自然与社会的)增加、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地生存与发展.狭义的社会健康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能
  够具备关心理解、宽宏大量、互助利他、团结协作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健康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因为健康的人,必须要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缺一不可.不但未来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社会层次的健康,而且体育面向未来改革与发展,更需要结合健康教育,研究增进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健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颇有潜力的重要课题.
  2.2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内容
  过去,高校体育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注重运动铸型教育,忽略了体育方法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未来,重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新型体育教学,在不忽视运动技术教学的同时,要十分重视体育方法教学(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体育方法教学,对学生而言,它包括学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等.健康养护法是配合身体锻炼需要的、合理的饮食、睡眠、卫生、心理调节等保健方法.加强体育方法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运动技术,而且还要把运动技术的健身原理学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等终身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能力,增进其健康是颇有价值的.可以说,重视体育方法教学,实质是由重“结果”(技评、)的教学转向了重“过程”的教学,从而找到达标了现代体育教学面向未来的延伸点,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健康的中心环节.
  2.3增加面向未来的教学内容
  过去,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解决过去和现实体育问题为重点.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在探索中解决学生未来健身需要的问题.例如,体育理论课不但要传授现实体育锻炼、养护和观赏的知识,而且还要积极探索传授未来社会所需的相关内容,找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连接点.其中,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可以超前,这样能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新需求,真正使体育教学更富有前瞻性.例如,体育实践课,应在每一项基本技术教学后,师生侧重研讨其终身的身心锻炼、身心健康养护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要认真研讨增进社会层次健康的问题.因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地球村的好公民”中国高等教育及其体育,若求主动适应改革,必须要关心和重视增进人类“社会健康”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只重研究微观的健康,忽略对宏观健康问题的探索,即使微观健康搞得再好,也不能抵制因社会大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致命危害.因而,未来高校的健康教育一定是宏观与微观并举,这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水平之所需.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是体育向综合性学科发展所需,是提高其自身“全面”增进人的健康的可能性、可信性所需.教学内容改革,把有关内容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始终处在社会对体育需求的前沿位置上.这是高校体育在新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3教学方法体系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这是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体系包括教法、学法和考法.其中,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先导,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3.1考试方法创新
  过去,高校体育教学考试以考技术、测“达标”为主,这实质是一个考“结果”的办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研究证明,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的考试方法,是考“结果”与考“过程”相结合的“整体考试法”它是在考“结果”
  基础上,让学生回答或操作有关运动项目的健身原理,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锻炼方法和健康养护方法及其未来发展的动向等.以此来培养学生体育操作和健康养护能力及其创新能力,这实质是理论与实际、过程与结果、记忆与创新多方位组合的“整体考试法”.这种与学生未来体育生活密切相关的考试,与过去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创造的考成(考试成绩)所要考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考查学生应着眼“创造”和“与时代俱进”等有关思想是相近的“整体考试方法”的确定,必将促进体育教学思想由重过去、重眼前的功利主义思想,转向重现实、更重未来的“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也将促进其教法和与学法的配套改革.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颇有作用.
  3.2教法和学法的创新
  为了适应新的考试方法,教法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师教好不是目的,学生有创见地“学好”、“用好”和“探求好”,即“三好”才是应追求的.实践证明,大学教师若求实现“三好”,就不能做“讲”师,而应做“导”师.教师应像“节目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导游者”,学生应成为学习过程的“探险旅游者”.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少讲、,学生能明白的,可精讲以自讲,提高其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应提倡“三给”的教学方法,即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时空,给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具体方法是,教师应在每次新授课的前一节课的结束部分,给学生留一点下次课有利于启发他们主动思考或创新的思考题,并在下次课前或课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批判、主动实践.关于学习方法改革,教师首先要采取鼓励学生自学的考试办法,促进他们主动查阅资料.其次,在课上的间歇时间,教师要给学生提问、讨论或敢于向权威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提出质疑的机会,以调动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动创新的积极性.这是高等教育和体育从传统的“填鸭式”向素质教育的“探索式”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由重过去、轻未来的“传习式”向未来“求知创新”的“探索式”变的分水岭.过去,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每次课的90分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一灌到底;实践课也是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在教学上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形式与方法创新,必须要解决这种“填鸭式”,研究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学科学出版社,1996.
  3〕刘道玉.知识•创造力——谈创造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创新教育研究[M].1999.

文章标题: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9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