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2:05 热度: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是贯彻“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共享,人道,博爱”的教育理念,确立“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全体教师和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国家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基地,是先进文化重要的创造和传播基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学生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要求,是历史的选择,是现实的需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是贯彻“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共享、人道、博爱”的教育理念,确立“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打造团队精神,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学校建成全体教师和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
  一、以“和谐”为教育教学理念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它源于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让学校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
  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学应有大爱,大学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三、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另外工作中倡导“和”,讲究“人和”,一切都是“和为贵”。强调人自我的身心和谐,强调人与人的人际和谐,强调遵守规范的社会和谐,强调与生存空间的自然和谐。浓郁而温馨的氛围,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其次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让学生知道无论你是多么完美总是有不足的地方,谁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帮助,逐步树立起有理想的群体。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
  四、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社会文化为背景,对师生起到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的文化形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校园环境建设,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愉悦身心,净化心灵,熏陶学生行为,促进文明,焕发师生青春激情,启发学生美好的想像作用。例如,创建校园文化走廊,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学生的作品,又让校园充满活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风格。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教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格。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达到自身各方面和谐的发展。极力营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氛围。倡导人与环境良好相处的理念,开展适合全体师生文明向上、健康活泼的主题活动,广开校园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不断开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创建更为和谐的校园文化。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规范、激励、调节、稳定、创新等作用,进一步发挥和谐的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道德素质推动和谐,以真爱感染和谐,共建我们和谐的校园文化家园,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宗国.从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03
  2、朱权。关于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6
  3、卢美华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02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