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等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以学校教育为主,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为辅,通过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该项工作真正成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阵地。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思考
未成年人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日益显现出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众所周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成长过程要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的一个核心课题就是如何确保未成年人在接受上述良性影响的同时,避免其受到不良影响的伤害。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针对上述三方面影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产生最佳效果。
一、以学校为支撑点,充分发挥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系统教育,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的学校德育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上。
首先,品德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同于知识,其教育方法与考察方法也应该与普通学科有所区别。学校应当将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德育的载体,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领域,使之普遍具有德育教化的功能,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通过上思想品德课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做法。再进一步说,有没有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或者学生这门课考了多少分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要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并使其思想观念产生良性的变化。这不会削弱思想品德教育,而恰恰是一种加强,它将促使德育从“有形而无效”向“无形而有效”的良性转变。
其次,由于学校教育对象的年龄跨越度很大,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他们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也大不一样。过去那种不分年龄,统统的按照一种模式进行德育教育的做法,其实是无的放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时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分别对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分层次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
最后,德育教育要注意与新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这个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开放性,许多过去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新概念、新事物、新思想都冒了出来,其中良莠不齐,瑕瑜互见,这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加了很大压力。如果我们对新时代、新变化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依旧针对过去的情况,使用过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不但不会产生效果,反而会使德育工作越来越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进而被学生视为老古董抛弃掉。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永远将自己放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之上,与时俱进,进而引导其形成符合时展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道德。
二、以社会为前沿阵地,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社会发生着联系,并受到社会的影响,未成年人当然也不能例外。“社会是个大课堂”,而这个“课堂”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育效果上既可能是“相生”,又可能是“相克”的。也就是说,社会教育搞得好,它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助力;搞得不好,它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反动力,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
首先,我们应该把社会教育当成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虽然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但根源在我们成人社会。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把德育失败的板子仅仅打在学校的身上,而应该视其为全社会的普遍责任。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呼唤道德意识,要求每一个成人都严格按照道德标准陶冶自己的情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给未成年人做好表率。只有当我们每个成人都行动起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真正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才能建立起来。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净化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近些年,由于商品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娱乐场所大量出现在学校的周围,歌舞厅、游戏厅、台球厅、网吧甚至发廊都把未成年人当作营业对象来极力吸引,只顾赚钱根本就不考虑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的孩子一出校门,立即就陷入不良社会影响的包围之中,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加大对社会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洁净的校园周边环境。
最后,要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与课外活动专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未成年人的过剩精力总是要找到挥洒的地方,如果他们找不到适合他们年龄的、积极健康的活动场所,就非常容易被那些低级庸俗的不良场所吸引走。所以,政府要下大力气建设一些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社区活动场所,如篮球场、游泳馆等;同时,那些已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少年宫、校外基地等,应该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等,要精心选择适合未成年人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积极的介绍给未成年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夏令营等学生素质训练活动制度化、正规化,使之成为锻炼未成年人身心素质的重要形式。
三、以家庭为大后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配合学校与社会的德育教育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未成年人除了在校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里度过的。相对于学校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这一点,家庭教育则应侧重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高尚的思想品德、文明的行为举止,而这些对于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更加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应当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会与子女进行平等的沟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家长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认识新现象,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了解新时期未成年人教育的规律,才能对子女进行更加有效的教育。
其次,家长们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子女们模仿的楷模。我们不允许子女做的事情,自己就首先应该不做,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有效的配合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我们不能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教育孩子不能赌博,回到家父母整夜打麻将,那样,学校教育的效果将会被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冲淡。
四、要建立健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要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要求,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保障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抓好组织建设。中小学校要建立校领导牵头,思想品德教师密切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委员会,担负起组织、协调、监督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责。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工会、团组织、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民道德意识,引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员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同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与解决当前师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既发挥经济物质基础的作用,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最后,要善于探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从“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教、育”上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同时要赋予传统教育以时代内容。
综之,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不是学校、家庭、社会某一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它需要我们在坚持学校教育为主的前提下,把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以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本着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自觉的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在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上下功夫,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周之良《德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版
[2]王北生赵传江《德育艺术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版